摘要:要问最近哪两部国剧最戳中观众的泪点,那无疑是央视一套播出的《我们的河山》和《归队》两部抗战剧了。
要问最近哪两部国剧最戳中观众的泪点,那无疑是央视一套播出的《我们的河山》和《归队》两部抗战剧了。
两部剧都是为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献礼剧,题材意义重大,但除了题材之外,两部剧都有相应的泪点和燃点,不仅质感不一般,剧中的演员也有不俗的演技,比如雷军、李乃文、张天阳等人。
不过,自从两部剧大结局完结后,我的心里总感觉空落落的,好像少了点什么没有了追剧的欲望。
好在,就在昨晚,央视一套又放出一部抗战剧《阵地》,让我再次走了追剧的欲望,而《阵地》首播收视也不错,峰值收视高达1.98。
熬夜追完两集后,我敢说:这是《归队》后我最想追的抗战剧!
同样是抗战剧,《阵地》和《归队》却有点不一样,它主要讲述的是“文化抗战”,正如剧中毛主席(佟瑞欣饰)说的那样:
“抗战需要两支队伍,一支是武的,一支是文的。”
1935年,夏衍(冯绍峰饰)回到上海,刚好听到田汉(张博饰)等人正在演奏《义勇军进行曲》,门外的他听得情绪激动、热泪盈眶。
进门后就表示要把这首歌传唱到祖国的大江南北,而这首《义勇军进行曲》,也必将成为永恒的经典。
当然,文化抗战不止于此,为了让更多的人,像鲁迅先生一样以笔为枪,加入到文化抗战、民族救亡的阵营中,凝聚共同抗战到底的精神力量,中央决定在上海创办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报纸《救亡日报》。
而夏衍,在当时就被任命为总编。
报社的社长也有人选,就是当时中国文化界影响力数一数二的郭沫若(王劲松饰),只不过他在日本流亡十年,等他回国后才能担任。
而等郭沫若回国后,周恩来(刘劲饰)就马上约见了郭沫若本人,两人相谈甚欢,郭沫若也是义不容辞的担任起了《救亡日报》的社长。
有社长,有总编,《救亡日报》的班底终于可以搭建起来了。
而《救亡日报》的首刊发行,就影响到了一大批的爱国青年,比如还是学生的韩大勇(赖艺饰)和任素宁(徐璐饰)。
特别是韩大勇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而任素宁的文章《希望岁月永远静好》,也成为了报纸上的素材。
正如剧中韩大勇所说:“一篇好的文章,可以唤醒沉睡的灵魂,一次好的演讲,可以点燃激情的火花。”
两人灵魂上的交流,早已在电光火石间,完成了无数次的碰撞。
演员阵容强大作为一部文化抗战剧,《阵地》的演员阵容十分强大,比如佟瑞欣饰演的毛主席,刘劲饰演的周恩来等。
但除了这些特型演员和老戏骨,剧中的主演也是一个比一个会演。
第一位:冯绍峰。
冯绍峰早年凭借俊朗的外形吸引了无数粉丝,如今又凭借《知否》等多部正剧转型。
新剧中他饰演的夏衍是《救亡日报》的总编,责任重大,而他自己也是一位为国为民的爱国人士,刚出场时听到《义勇军进行曲》慷慨激昂的旋律,瞬间为之动容,脸上的表情由平静转为愤怒,恨不得立马把小鬼子赶出中国。
后来见到了仰慕多年的周恩来,他的表情又成了欣喜和高兴,嘴脸也露出了许久不见得笑容,那种发自内心的敬佩之情无以言表。
冯绍峰的演技,真是越来越好了。
第二位:王劲松。
王劲松早就用无数个角色证明了自己的演技。
新剧中他饰演的郭沫若,逃亡日本十年,仍然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他刚回国就看到小鬼子无耻的行径,瞳孔微缩,表情沉重,当场内心发出感叹:“国贫积弱,就会被人欺辱!”
随后见到夏衍和周恩来,他发表自己内心的看法,语速平静却带有感染力,一旁的周恩来都不自觉得点头赞同他说的话。
可以说,王劲松在新剧中演出了文人的气质。
第三位:李晨。
李晨近两年的剧不多,但每个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比如《六姊妹》中的汤为民,《扫毒风暴》中的谷风等。
新剧中他饰演的李克农,在我党中担任着重要职务,看起来儒雅随和,具有大气沉稳的气质。
第四位:王丽坤。
王丽坤人美演技好,新剧中饰演的安娥是我党地下情报人员和剧作家。
刚出场时穿着一身中式旗袍、戴着一顶白色的帽子,完美的将自己的身份隐藏在大街小巷。
第五位:徐璐。
没想到,三十出头的徐璐竟然这么像学生。
新剧中她饰演的任素宁是一名学生,穿着干净整洁的学生服饰,留着长长的双马尾,一眼看上去好像一名真正的学生一样,让人忽略了她的年纪。
除了以上几位,张博、生港帅等人在剧中也有着精彩的表演。
《归队》讲的是抗战中的“武”,而《阵地》讲的则是抗战中的“文”。
虽然剧情上有所偏重,但都让我们看到了为抗战做出了卓越贡献的先辈们,不知道大家觉得这部“文化抗战剧”好看吗?
来源:影视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