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武侠剧上一次让人心口发热,大概是《莲花楼》里李莲花那句“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武侠剧上一次让人心口发热,大概是《莲花楼》里李莲花那句“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
可热闹散去,大家又缩回沙发,对着满屏古偶滤镜叹气:刀呢?
酒呢?
那股半夜翻墙去听人说书的冲动去哪儿了?
直到《雨霖铃》的片花突然蹦出来,一刀劈开夜色——展昭没站在开封府大堂,而是血渍斑斑地靠在破庙门槛,手里攥着半截火把,眼神像刚被世界背叛过。
弹幕瞬间炸了: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位“御猫”吗?
剧方这次胆子够大,直接把展昭从“公务员”拉进“通缉犯”行列。
襄阳王的谋反账本落在他手里,黑白两道同时发狠,朝廷要灭口,江湖要夺货。
编剧没给他开挂,第一集就被追杀到跳崖,连佩剑都断了半截。
观众忽然意识到:哦,原来武侠也可以这么狼狈。
更带劲的是组队逻辑。
霍玲珑不是等救的闺秀,她出场就在黑市卖假情报,算盘打得噼啪响;白玉堂更离谱,堂堂锦毛鼠,第一次见展昭就坑他背锅,理由是“你长得像个好人”。
三个各怀鬼胎的人被迫捆在一起,像极了职场里被拉进同一个项目组的甲乙丙——谁都不想干活,但谁都不敢先辞职。
动作戏终于摆脱了“慢动作+鼓风机”。
西樵渡那场夜战,展昭用断剑挑飞三支弩箭,镜头跟着他的喘息声晃,血滴在青苔上像墨点。
武术指导说设计灵感来自《清明上河图》里的市井斗殴,“要乱,要脏,要让观众觉得下一秒可能真的会被捅”。
服化道也偷偷卷出了细节:展昭的官服袖口磨出了毛边,霍玲珑的刺绣裙摆沾着泥渍,连白玉堂那把骚包的折扇都有裂痕。
美术指导在采访里笑:“北宋人也要过日子,大侠不可能每天穿新衣服去打架。
”
最戳人的是预告里一句台词。
展昭问霍玲珑:“若朝廷与江湖皆容不下我,你当如何?
”姑娘没接话,只是往火堆里扔了块炭,火星溅起来,像无声的答案。
那一刻突然懂了:武侠的魂从来不是轻功水上漂,而是“明知不可为仍要为之”的那口气。
当然,也有人担心——正午阳光+大IP+流量演员,会不会又是一部“精致但无聊”的样板戏?
可看到杨洋为一场坠崖戏摔了十七次威亚,章若楠在片场跟武术指导吵“霍玲珑不会这么扎马步”,又觉得或许这次真能赌对。
毕竟,当武侠开始认真讲“人”的故事,观众是能闻到血腥味里那丝酒香的。
年底上线,现在只盼它别烂尾。
毕竟我们等的从来不是下一个爆款,而是某天夜里突然听见一句“剑未佩妥,出门已是江湖”,然后心甘情愿把睡眠交给屏幕。
来源:潇洒青山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