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追《人民的名义》时,不少人都有个疑问:汉东省的刘省长明明是排名第二的大官,掌管着全省的财政经济大权,可为啥总像个“背景板”?开会时很少说话,大事上不见踪影,再碰上沙瑞金这种手腕强硬的空降省委书记,他最后能平安落地吗?
追《人民的名义》时,不少人都有个疑问:汉东省的刘省长明明是排名第二的大官,掌管着全省的财政经济大权,可为啥总像个“背景板”?开会时很少说话,大事上不见踪影,再碰上沙瑞金这种手腕强硬的空降省委书记,他最后能平安落地吗?
先说说刘省长这“薄弱的存在感”到底是咋来的。按说省长是实打实的二把手,本该在省委班子里很有分量,可剧中的他连个正经名字都没留下,关键场合还总缺席。就说丁义珍出逃那回,省委开紧急碰头会,本该由他代为主持,结果愣是没露面,反倒是政法委书记高育良挑了头。这背后其实藏着三层门道:
一是职责不搭界。这部剧的核心是反腐,沙瑞金一上来就盯着“九一六事件”背后的腐败问题,开会时把红蓝铅笔一拍,放话“不管涉及谁都要查”,矛头直指赵立春的利益集团。可刘省长管的是经济民生,不直接掺和反腐和政法那摊子事,自然戏份就少,显得没存在感。
二是沙瑞金太强势。沙瑞金刚到汉东就立规矩、树典型,开会时狠批“某些干部素质低于国民素质”,还直接点了祁同伟“挖地当花农”的名,气场全开。刘省长本就不是爱争爱抢的性格,碰上这样强势的一把手,干脆选择低调,不抢话、不挑事,存在感自然就弱了。
三是年纪到了无欲无求。从剧中镜头能看出,刘省长头发都白了,眼看就要退休。对他来说,这会儿最要紧的不是争权夺利,而是安稳熬到退休,只要不沾腐败、不犯错误就行,犯不着在风口浪尖上出头。
那面对沙瑞金的强硬反腐,他真能全身而退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他的“隐身术”恰恰是最聪明的自保招。
沙瑞金的火力从来没对准过他。沙瑞金要收拾的是赵立春留下的烂摊子,像高育良、祁同伟这些拉帮结派、贪赃枉法的人,才是重点打击对象。刘省长既没投靠赵立春的山头,也没参与任何腐败活动,压根不在反腐名单上。就像常委会上,沙瑞金批评“花帅”干部、调侃祁同伟时,其他常委要么插言表态,要么暗自紧张,只有刘省长闷头坐着,完全没被波及。
他的“不作为”其实是最安全的作为。汉东官场本来就盘根错节,高育良和李达康明争暗斗,祁同伟四处钻营,刘省长选择“不站队、不掺和”,反而成了最安全的选择。沙瑞金要的是整顿政治生态,只要干部干净、不添乱,就不会刻意针对。刘省长刚好踩准了这个节奏,做好本职工作,不多说一句话,不做错一件事。
到剧终时,刘省长也没出现任何负面消息。没有被纪委谈话,没有牵扯进任何案子,安安稳稳地走完了最后一段任期。比起高育良被查、祁同伟自杀的结局,这位“隐形”的省长,反而成了汉东官场风波里的“幸存者”。
说到底,刘省长的全身而退,不是靠运气,而是看懂了官场的门道。在反腐的风暴里,不碰红线、保持低调,有时候比争强好胜更管用。
来源:春天好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