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一个月连发编剧、演员新政,红果短剧想“定制”行业秩序?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9 15:12 1

摘要:分别是在8月6日,红果官宣了剧本政策端的全面升级,提升了短剧剧本的最高保底金额和分成比例,还将针对编剧工作室纳新、带新、扩容等情况进行限时激励,并针对个人编剧创作进行专项扶持。

搜狐娱乐专稿(胖部/文)过去差不多一个月里,红果短剧在行业里释放了两颗重磅炸弹。

分别是在8月6日,红果官宣了剧本政策端的全面升级,提升了短剧剧本的最高保底金额和分成比例,还将针对编剧工作室纳新、带新、扩容等情况进行限时激励,并针对个人编剧创作进行专项扶持。

再到9月4日官宣“演员合作计划”,宣布引入专业的演员机构服务短剧演员,为演员提供分账激励、项目匹配和系统化运作;对入驻的演员运营机构,提供入驻激励和孵化支持;并为全行业制作方开放合作演员档期,视情况给予创作激励,帮助匹配优质演员。

而从后续的影响来看,两项新政所希望达成的效果是,红果短剧凭借其突出的行业影响力,打造一个适配平台未来需求的新行业秩序。

结合具体的措施来看,这种新秩序可以理解为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是打造生产集群,形成若干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头部厂牌。

这种变化的益处是不言而喻的,如果原本散布各处、零敲碎打的微短剧作坊,被整合为几个直接对接平台的大公司,对于平台搭建内容生态、降低环节成本会直接形成效率革命;同时,这些与平台形成强绑定关系的厂牌,也会进一步贯彻平台的内容要求。

通过若干机构整合行业人才,是本轮新政的主基调。

红果明确提出对编剧工作室拉新、扶持创作者成长、总分账规模端的三重激励,在这样的机制下,作品产出慢、品质差异大的个体编剧需要加入工作室,才能实现较高的分账评级;而演员加入运营机构,平台承诺入专业的演员运营机构,承接相关服务发展事宜,促进其演艺生涯更高效长远发展。

演员层面还不清楚,但这条新政对微短剧编剧的影响已经表现出来,新规发布后,个体编剧纷纷在社交平台求大工作室挂靠,整合效能初见分晓。

从行业角度看,这种资源集群式的主体增加,显然会提升行业的专业化、规范化。而围绕红果平台的生产生态,会在这种产业链路完善之后,获得全新的效率。

其次,打造分账机制,让演员和编剧等行业工种加入利益分配,刺激行业创作端发展,并推动精品化进程。

为演员“引入分账激励”,即演员也将享有短剧上线后全周期的分账收入,这是目前国内长视频产业都未落实的政策。其带来的影响一是行业走向专业化、精品化;二来,也会进一步增加腰尾部公司的运营成本。

已经有小公司表示,这轮新政将带来演员等用工成本飙高。

而这也表现为平台希望打造的第三重秩序,即推动行业的精品化生产趋势,让短剧不再是一个低门槛的捞金场,加速部分非头部玩家的离场。

就在短短一年多以前,微短剧行业还是到处跑马圈地的草莽时代,《无双》单剧投入过亿的财富神话刺激着更多从业者入场,希望从这个风口分得一杯羹,在导致行业迅速红海化的同时,也出现了收费纠纷频出,内容同质化、低质化,行业内频繁劳资纠纷等一系列乱象。

伴随着行业格局逐渐稳定,类似的乱象已经逐渐减少,但大量残留下来的中小平台、制作公司依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本轮红果短剧通过建立自制体系,打造生态产业链的同时,也意在进一步压缩这些乱象因子的利益空间,并推动他们加速离场。

在微短剧行业逐渐步入深水区的当下,红果短剧本轮新政推动产业正向发展的价值,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诚然,在这个过程中必然存在争议。

比如红果短剧的新政本身,实则是在新产业阶段下的又一轮资源“圈地”,也依然会遭遇某些竞争手段上的争议;同时,个体从业者或中小微短剧公司,在这轮新政中一定程度上会存在上升难度加大的问题,也需要向行业头部让渡利益。

红果短剧这轮新政的最终目的,是降低平台的运营成本和生产难度,但还是应该认可其推动行业发展的初心和格局。在此之后,这一年的微短剧行业,或许还会有更多变数发生。

来源:搜狐娱乐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