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来自星星的你》到《暴风圈》,全智贤在中国观众心中的形象正经历一场崩塌式滑坡。这部由迪士尼投资的韩剧,开播即因涉嫌辱华陷入舆论风暴。一句“中国偏好战争”的台词,一个将大连拍成贫民窟的镜头,一群全员说中文的反派角色,为何能瞬间点燃中国观众的怒火?
从《来自星星的你》到《暴风圈》,全智贤在中国观众心中的形象正经历一场崩塌式滑坡。这部由迪士尼投资的韩剧,开播即因涉嫌辱华陷入舆论风暴。一句“中国偏好战争”的台词,一个将大连拍成贫民窟的镜头,一群全员说中文的反派角色,为何能瞬间点燃中国观众的怒火?
《暴风圈》作为全智贤暌违四年的回归之作,本应是她巩固“韩剧女王”地位的力作。然而剧中三大争议点——扭曲历史的台词、虚假的大连场景、符号化的中文反派,彻底激怒了中国观众。更讽刺的是,该剧宣传时曾标榜“真实还原中国都市”,实际呈现的却是香港老旧棚户区搭配暗色调滤镜的“阴间画风”。
“为什么中国会偏好战争?”这句由全智贤饰演的角色抛出的台词,直接将中国定性为好战国家。但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清楚,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的屈辱史,和平发展始终是国策核心。值得警惕的是,此类台词并非孤立存在——《苏里南》等近年韩剧屡次将中国与犯罪、战争捆绑,暴露出系统性意识形态输出的苗头。
标注“2025年中国大连”的场景里,繁体字招牌、大红灯笼与破败街景构成强烈违和感。制作团队特意选择香港底层社区替代现代化滨海城市大连,并通过阴郁滤镜强化“脏乱差”观感。这种操作与Netflix《三体》用文革场景代表当代中国的套路如出一辙,本质都是西方视角下的刻板印象再生产。
当剧中所有反派操着蹩脚韩式中文,会议室铺设红底黄星地毯时,制作团队的隐喻已昭然若揭。将中文设置为“反派语言”的做法,比《鱿鱼游戏》中符号化的中文角色更具挑衅性。更荒诞的是,演员中文发音之离谱,被网友调侃“像是用脚趾头抠出来的台词”。
这不是全智贤首次卷入争议。2016年《王国》贬低中医文化,2013年代言恒大冰泉时因“长白山”名称争议闪电解约,都暴露其“去政治化”人设的虚伪性。中韩合拍剧《雪降花》因歪曲历史遭抵制的前车之鉴犹在,《暴风圈》制作方却仍执意触碰民族底线。
当艺术创作沦为意识形态工具,市场反噬就是必然结局。全智贤用20年积累的中国观众缘,正随着《暴风圈》的争议镜头逐帧崩塌。这给跨国影视合作敲响警钟:真实与尊重,才是跨越文化鸿沟的唯一桥梁。
来源:行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