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羊头卖狗肉!央视《灼灼韶华》被观众强烈要求下架,理由很一致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9 00:54 2

摘要:说起来大家最不服气的,还是“年代剧”这仨字。这类电视剧为什么受欢迎?有些人经历过那段历史,有些人没经历过,都想透过电视把那些事再看一看,感受一把家长里短、时代更替的感觉。《灼灼韶华》里头,观众翻来覆去都找不出几分想象中的“那种味儿”。

央视亲自监制的《灼灼韶华》竟然会被一群观众要求赶紧下架?一部新剧,能招来如此整齐划一的反对声音,也算是不太常见了。

说起来大家最不服气的,还是“年代剧”这仨字。这类电视剧为什么受欢迎?有些人经历过那段历史,有些人没经历过,都想透过电视把那些事再看一看,感受一把家长里短、时代更替的感觉。《灼灼韶华》里头,观众翻来覆去都找不出几分想象中的“那种味儿”。

看剧时有些事特别让人出戏,比如女主一上来就“救哥哥”,然后被迫嫁人。观众纳闷,怎么又是拿男的当开局的道具?本以为能看到女主成长的故事,结果总夹杂着依靠男性的影子。能不能别再用这种方式给大女主铺路了?这样的转折太熟了,甚至有人都觉得,这怎么像是在连续复刻模板。

李勤勤这个角色,戏不多。有人发现,原先的戏份都和男性角色有关,被一刀切掉了。看到这儿观众只说一句:剧本真没啥心血。还有,婆媳矛盾在这剧里还是重头戏,转了一圈没新意。仿佛每家每户都只剩婆媳吵架这一活儿。

再说演员。有点岁数的观众看到热依扎饰演少女,直摇头。不怪她本事不行,就是岁数写在脸上,演未嫁小姑娘显得太勉强。有人还举例,说以前刘晓庆演少女被吐槽,现在热依扎这样,也叫观众无话可说。娱乐圈嘛,演员换得快,但演技和角色得配啊。柴碧云和李勤勤这回表现也被网友挑剔,不是演得太用力,就是气质像男的。

细节让人困惑。比如说,剧集里的年代背景设定,有人一张嘴就喊“爱情自由”。问问那个年代的人敢不敢明目张胆说这种话?很可能连自己都不信。观众只好自己出戏。

大家还吐槽钱的问题。民国时期一户人家一年能花几个大洋?电视剧里动不动就上千大洋给出去了,家里人都跟财神爷转世一样。把经济条件当儿戏,说白了,是编剧没做好功课。

疑问来了——到底是怎么拍的?年代剧讲时代,给不了观众代入感,就是失败。大女主不是不能塑造,可用现在的思维直接往过去套,把历史味道都冲淡了。

褚韶华这个女主,明明能大展身手的地方不少,可剧情总在琐碎的桥段上打转。好不容易男配角陈大顺下线了,女主的成长还没真正开始,主线一直没推进。

演员和内容的搭配很难得。观众本来喜欢热依扎、喜欢这几个“老戏骨”,一开始还觉得能出经典。现在回头一看,评价却是“流水线”出品。服装道具仿佛都是批量铺货,剧情漏洞一大堆。

一开播就2。7+的收视,没想到剧情播下去后,越来越多人开始抵制——这收视率到底怎么来的?观众心里打起了问号。在社交网站上,要求下架的声音越发一致。

大家说这里的“年代气息”少得可怜,剧情里根本没法让人感受到传统故事的厚重,包括家族、变迁、生活,这部剧都拍成快进模式了。

现在有那么多好剧在拍,为啥这种剧还能被央视看中?观众真有些想不通。有的网友说,不换个角度拍,年代剧被搞砸了以后,观众看啥?原本这个类别是用来怀旧的,结果连最基础的历史还原都没做到。

对某些细节,观众也憋不住了。有些人说服装太新、道具不像真的旧物,一眼就看出“现代痕迹”。用现在人的思路写过去的人物,历史和细节出了戏。

不少人就是冲主角去看的,一看演员表,还有好多熟悉的面孔,结果随便点开一集,看了就不敢再追下去。甚至丢下一句:“央视的眼光,真有点看不懂了。”

为什么观众会这样统一意见要求下架?还真不是因为演员本身,大家共同的声音是“别拿偶像剧情来凑年代剧的名头”,普通人都能看出这问题。

曾经有那么多年代剧拍得像模像样,老观众一直追着央视看。如今播出来这部,剧情、演员、服装、道具,没一样能让人信服。观众一时间都有些无奈。

最后其实观众要的是“真年代”,不是“流水线”上的大女主模式,也不想看演员太用力表演、剧情过度套路,最怕看到“羊头狗肉”的伪装出现。谁还能假装无所谓呢?

大家眼睛都是雪亮的。对过去的好作品还念念不忘,只是希望以后别让这种剧糊弄了大家的情怀。要不然,“年代剧”三个字本身,也就没啥分量了吧?

来源:霏霏推热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