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男频剧市场暗流涌动,成毅手握《英雄志》《长安二十四计》两部待播大剧,却也面临《赴山海》口碑争议带来的转型阵痛。这位凭借《琉璃》《莲花楼》稳坐“古装男神”宝座的演员,正站在男频剧突围的关键节点——如何在类型化创作中突破观众预期,实现从“流量演员”到“实
2025年男频剧市场暗流涌动,成毅手握《英雄志》《长安二十四计》两部待播大剧,却也面临《赴山海》口碑争议带来的转型阵痛。这位凭借《琉璃》《莲花楼》稳坐“古装男神”宝座的演员,正站在男频剧突围的关键节点——如何在类型化创作中突破观众预期,实现从“流量演员”到“实力担当”的质变。
成毅的男频剧转型始于对题材边界的主动突破。2024年《莲花楼》以“武侠+悬疑”的复合类型证明其驾驭复杂叙事的能力,而2025年待播的《英雄志》与《长安二十四计》则直接切入历史权谋赛道。前者改编自孙晓同名武侠小说,以“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唯有英雄志”的口碑为基底,要求演员在朝堂博弈与江湖恩怨中切换多重身份;后者聚焦唐代长安城暗战,需通过微表情与肢体语言传递权谋张力。这种选择暗合市场趋势——2025年男频剧大盘中,历史权谋类作品播放量同比增长37%,观众对“智商对决”的需求远超单纯武力值展示。
成毅的原始观众盘以女性为主,《琉璃》时期女性观众占比达72%,而男频剧核心受众为18-35岁男性。这种割裂在《赴山海》中暴露无遗:该剧女性观众评分6.1,男性观众评分仅4.8,争议焦点集中于“武侠逻辑薄弱”“打戏特效浮夸”。破局关键在于角色设计——需避免《大奉打更人》式“恋爱戏份注水”的妥协,转而学习《庆余年》范闲的“多线魅力”:既有朝堂辩论的智性闪光,又有市井插科的幽默感,更通过“保护家人”的底层动机引发共情。成毅在《底线》中饰演的青年法官周亦安已展现此类潜力,其将法律条文与人性温度结合的表演,为男频剧角色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
男频剧对演员的要求远超仙侠剧的“美强惨”模板。《英雄志》中卢云从书生到武者的蜕变,需成毅完成从文戏的台词爆发力到武戏的肢体控制力的双重进化。参考其在《怒海潜沙》中张起灵的打戏设计——通过“缩骨功”“发丘指”等细节展现角色特质,未来可进一步将传统武术招式与个人表演风格融合,形成“成毅式动作美学”。同时,需警惕《赴山海》中“手持剧本穿帮”引发的敬业性质疑,通过提前三个月进组训练、减少替身使用等行动重塑专业形象。
成毅的转型路径折射出男频剧市场的深层变革。当《凡人修仙传》因“修炼体系逻辑自洽”获男性观众好评,《风禾尽起张居正》凭借“历史细节考据”破圈时,证明观众对“硬核内容”的需求已超越明星效应。成毅团队需将资源向编剧与历史顾问倾斜,如《长安二十四计》邀请陕师大历史教授参与剧本打磨,确保权谋线的逻辑严密性。这种“内容护城河”的构建,或将帮助成毅在2025年男频剧混战中占据先机。
从横店群演到男频剧领军人,成毅的十年轨迹恰似中国男频剧的进化史。当市场回归理性,唯有像他在《莲花楼》中李莲花那样“看淡输赢,专注本心”的演员,方能在类型突围与观众破圈的双重考验中,走出一条属于实力派的男频之路。
来源:东东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