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出炉片单,几乎全是圈钱烂片,古装剧是重灾区,网友:求放过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7 19:10 1

摘要:当月备案电视剧40部、1012集,备案重点网络剧37部、675集,两类剧集合计77部1687集,这一数量在2025年各月备案情况中处于平均水平,反映出行业生产节奏未出现大幅波动。

2025年7月全国电视剧和重点网络剧拍摄备案公示情况正式公布!

当月备案电视剧40部、1012集,备案重点网络剧37部、675集,两类剧集合计77部1687集,这一数量在2025年各月备案情况中处于平均水平,反映出行业生产节奏未出现大幅波动。

值得关注的是,主管部门释放出将尽快统一电视剧与重点网络剧拍摄备案管理流程的信号,未来两类剧集的公示片单可能合二为一,重点网络剧也有望像电视剧那样,完整公示内容提要、拍摄日期、制作周期等关键信息。

仅看备案数量无法全面衡量行业发展质量,对“大概率”项目的筛选与分析更具参考价值。

所谓“大概率”项目,是指依据行业经验判断,有较大可能顺利开机、完成制作并最终实现播出的剧集。

考虑到备案公示片单实际“上线率”有限,若不进行这一步筛选,便难以准确评估题材分布的真实情况。

经梳理,7月备案的两类剧集中,可纳入密切关注范围的“大概率”项目共22个,按题材可划分为古代、现代、近代、当代四大类。

在这22个重点项目中,古装剧的占比高达50%,共11部,成为绝对主力。

但从创新维度审视,这11部古装剧的表现却喜忧参半,甚至还有不少网友高呼:求放过!

其中,真正可归入泛历史剧范畴的仅有1部,由某影业备案、辛爽执导,改编自马伯庸《三国配角演义》中汉乐府《孔雀东南飞》考据章节的《孔雀》。

这部剧的原著并非传统小说,而是一篇关于东汉乱世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爱情悲剧的考据说明文,这意味着其二度创作空间极大。

再加上以“叙事创新”著称的辛爽担任导演,《孔雀》成为7月备案剧中创新潜力最突出的作品,也承载了观众对古装剧突破套路的期待。

除《孔雀》外,尝试在真实朝代背景下展开叙事的古装剧还有5部,包括《清明上河图密码之匹夫之怒》《清明上河图密码之背水一战》两部系列化套拍作品,以歌舞元素展现大唐盛世的《飞天》,以及聚焦清宫群像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其余6部古装剧则均带有较强的架空属性。

与古装剧的“数量优势”形成对比的是近代、现代题材的“稀缺性”,两类题材各仅有1部重点项目入围,占比不足10%。

近代题材的《归向》是经典革命剧《我的团长我的团》的续篇,根据备案信息,该剧将延续前作叙事脉络,聚焦国民党军官龙文章、孟烦了及其部下在抗日与解放战争时期的经历与转变。

由于前作在观众心中地位极高,《归向》自备案起便承载着巨大期待,目前行业最关注的问题集中在创作班底,能否请回编剧兰晓龙、导演康洪雷,以及张译等原班主要演员,直接决定了这部续作能否延续前作的艺术水准。

现代题材的《天骄》则聚焦上世纪60年代末清华附中知青赴陕北农村插队的故事,其题材与群体选择具有极强的特殊性。

这类作品既要还原特定年代的历史背景与人物状态,又要在主题表达上实现“精深”与“通俗”的平衡,创作难度极高,也因此酝酿多年才正式立项。

当代题材在重点项目中占比相对合理,共9部,涵盖都市、科幻、奇幻、悬疑、司法等多个分支。

但细究之下,真正聚焦当下社会现实议题的剧集仅有1部,腾讯影业备案的《此刻的生活》。该剧以北京中产家庭为切入点,讲述其因买房“爆雷”陷入生活失序,又凭借上进与坚韧重新振作的故事,精准触及了当代都市人群面临的现实困境。

在所有备案剧集中,真正具备创新性的“大概率”项目可能连10个都凑不齐。

其余剧集要么在题材、叙事上与过往“爆款”高度相似,陷入“跟风创作”的窠臼。

要么仍停留在几年甚至十几年前“卫视剧”的题材轨道中,未能跟上观众审美与市场需求的变化。

还有一部分则如前文提到的《宫墙内禁止偷听》般,将短剧的成熟设定“移植”到长剧中,看似新鲜实则缺乏原创性。

当前,影视行业已进入“减量”发展阶段,“增效”成为核心目标。但从7月备案剧片单来看,剧集的创新比例与绝对数量均未达到“增效”的要求,若不能在创新上实现突破,“减量”便可能沦为单纯的“数量收缩”,而非“质量提升”。

7月备案剧片单所折射出的创新焦虑,并非单纯针对某一部剧或某一类题材,而是整个行业需要面对的共同问题。

期待国剧创作者能跳出“跟风”“搬运”的舒适区,真正在题材、叙事、视听上深耕创新,让“创新”不再是行业口号,而是落实到每一部剧集的创作细节中,唯有如此,国剧才能在“减量”的基础上实现真正的“增效”,真正赢得观众与市场的认可。

来源:易霄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