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知各位当年在看《甄嬛传》之时,是否有被华妃最后的退场有所触动:不愧是年羹尧的妹妹,走都走的这么体面。但其实小编最近重温《甄嬛传》原著才发现,原来宜修皇后才是最悲情的人物。她的一生都在被算计,被太后打压,被皇帝冷落,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一开始就是乌拉那拉氏的一步弃
不知各位当年在看《甄嬛传》之时,是否有被华妃最后的退场有所触动:不愧是年羹尧的妹妹,走都走的这么体面。但其实小编最近重温《甄嬛传》原著才发现,原来宜修皇后才是最悲情的人物。她的一生都在被算计,被太后打压,被皇帝冷落,其实归根结底还是一开始就是乌拉那拉氏的一步弃子。
如今的皇帝在当年和宜修初相识的时候,还只是一个不受宠的阿哥。在九子夺嫡中更是可以说毫无希望,更没有大臣会把筹码压他身上。而宜修本就是一个庶出,在一个这样的家族中,庶出的女儿,可谓是一抓一大把了。所以最开始将宜修嫁过来本来就是抱着探探路的意思,而宜修和四阿哥的感情也日渐增长,算是相濡以沫了一段时间。
后来宜修怀上了孩子,四阿哥这边也许诺,只要你能生下儿子,你便是我的嫡福晋。宜修这边自然也是认为自己二次投胎的机会来了,无比欢喜。却不曾想到此时的四阿哥在朝堂上渐露锋芒,饱得圣心,甚至一度要超过八爷一党。而这时候四阿哥这边最缺得是什么,就是强有力的后援,而乌拉那拉氏也看中了这一点。
于是便向四阿哥抛来橄榄枝,这自然就是纯元了。而据原著中纯元不管是相貌还是才情都是无人可比的。如若当时的四阿哥还是和之前一样不得圣心,那么即便是俩人再怎么一见钟情都是无用的。作为乌拉那拉氏的底牌,纯元一定要发挥最大的作用。
所以随着纯元借着照顾宜修的名头到来,什么嫡福晋什么患难夫妻早就被抛掷脑后了。嫡福晋当然只能是纯元,而也正是这一举也彻底导致了宜修后半生的悲剧。
不要小看了九子夺嫡的含金量,能爬到那个位置的人,四阿哥怎么可能看不出乌拉那拉氏的那些小心思?所以后来宜修生下的儿子英年早逝,加上后来纯元怀孕难产。这都是当时的四阿哥和乌拉那拉氏博弈中的牺牲品罢了。
不然皇后之位是她们家族的,太子也是她们的,将来自己两腿一蹬撂挑子,那么定然外戚干政,后患无穷。所以若不是嫡母将纯元送来,或许宜修可以守着自己的儿子安度余生,即便只当个嫔妃,也不至于最后落得如此下场。
来源:聊点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