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之《梅长苏全传》从林殊到梅长苏再回到林殊,踏雪留痕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7 13:09 1

摘要:从北境吹来的风卷着雪沫,扑打在金陵城巍峨的宫墙上,发出呜咽般的低吟。梅长苏独立廊下,白狐大氅在风中微微拂动,望着漫天飞雪,恍如隔世。十二年前的梅岭,也曾有这样的大雪,却掺杂着烽火与血腥,将天地染作猩红。

《琅琊榜》之雪覆琅琊:《梅长苏全传》

文/鼎客儿

楔子 寒梅初绽

从北境吹来的风卷着雪沫,扑打在金陵城巍峨的宫墙上,发出呜咽般的低吟。梅长苏独立廊下,白狐大氅在风中微微拂动,望着漫天飞雪,恍如隔世。十二年前的梅岭,也曾有这样的大雪,却掺杂着烽火与血腥,将天地染作猩红。

他轻声咳嗽,苍白修长的手指将大氅拢紧了些。氅上已沾了几点雪花,很快融化成水珠,顺着银狐毛尖悄然滑落,如同无声的泪。

“宗主,该服药了。”身后传来轻柔的女声,伴着细微的脚步声。

他没有回头,只微微颔首。宫羽端来的药碗冒着热气,苦涩的气息在寒冷的空气中弥漫开来,与梅香交织成一种奇异的气息。

这便是梅长苏,江左盟宗主,琅琊才子榜首。世人皆知他病骨支离却智计无双,却少有人知,那单薄身躯里承载着怎样的过往。他曾经是另一个名字——林殊,赤焰军少帅,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

而今,那少年已死在梅岭的烈焰中,活下来的,是一缕为昭雪沉冤而不肯散去的魂魄,在爱与恨、生与死之间徘徊。

第一章 将门联姻

大梁元隆年间,帝国虽表面太平,四方边境却时有战事。那年春日,林燮奉召返京。金陵城中桃花正盛,护城河畔柳絮纷飞,宛如漫天碎雪。

宫中夜宴,灯火辉煌。林燮一身戎装,风尘仆仆却难掩英气。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掠过席间,定格在一位女子身上。她不是倾国倾城之貌,却自有一番气度,眉宇间透着书卷清气与不凡智慧。此乃当朝太傅之女,晋阳长公主萧溱潆。

晋阳察觉目光,抬头对上林燮双眼。四目相对,竟一时难以移开。烛光在她眸中跳跃,仿佛星河落入凡间。

“林将军似乎对朕这位堂妹颇有兴趣?”梁帝笑问,声音中带着几分戏谑。

林燮忙起身行礼,铠甲铮铮作响:“陛下明察,臣失礼了。”

晋阳长公主微微垂首,面颊染上淡淡红晕,如晚霞映雪。

此后数月,林燮常借故拜访太傅府。有时是请教兵法谋略,有时是探讨古今典籍。太傅心知肚明,却也不点破,只由得他们去。

这日午后,林燮与晋阳在太傅府后园亭中对弈。春风拂过,梨花如雪般飘落,点缀在棋盘上。

“将军又输了。”晋阳落下一子,唇角微扬,眼中闪着狡黠的光。

林燮摇头苦笑:“公主棋艺高超,臣自愧不如。”

“非我棋艺高超,是将军心不在此。”晋阳抬眼看他,目光如炬,“边关可是又有战事?”

林燮怔了怔,随即叹道:“公主慧眼。大渝近日频频犯边,陛下已命我三日后率军出征。”

亭中一时寂静,只闻风吹竹叶沙沙作响,几片梨花悄然落在晋阳的发间。

“待我归来,”林燮忽然开口,目光灼灼,“便向陛下请旨赐婚,不知公主可愿下嫁武夫?”

晋阳手中棋子险些落地,她稳了稳心神,指尖微微发颤。良久,轻声道:“将军且去,平安归来。我在这里等你。”

三日后,林燮披甲出征。晋阳立于城楼之上,目送大军远去,手中紧握一枚平安符,直到那抹身影消失在尘土飞扬的官道尽头。

战事持续半年,赤焰军大胜而归。林燮返京那日,梁帝亲自出迎,当场赐婚林燮与晋阳长公主。

次年春,林燮与晋阳成婚。婚礼极尽隆重,满朝文武皆来道贺。唯有一人面露不悦——宁国侯谢玉。他早已对晋阳有意,如今见心仪之人嫁作他人妇,手中酒杯几乎捏碎,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新婚之夜,红烛高照,林燮执起晋阳之手,郑重道:“我林燮此生,定不负你。”

晋阳微笑,眼中却有泪光闪烁:“愿与君携手,共白首,同安危。”

他们将携手走过十余年春秋,育有一子,历经风雨,直至那场改变所有人命运的惊天变故。

第二章 金陵少年

林燮与晋阳成婚的第二年,晋阳有孕。怀胎十月,于一个雪夜产下一子。

那夜金陵大雪纷飞,林府红烛高照。婴儿响亮的啼哭声划破夜空时,院中一株红梅恰在雪中绽放第一朵花,红得灼眼。

“好兆头!少将军出生,红梅报喜!”产婆喜气洋洋地禀报。

林燮小心翼翼地抱起儿子,见那孩子虽刚出生,却已眉目清秀,一双眼睛明亮有神,不由大喜:“此子便取名‘殊’,愿他此生非凡,与众不同。”

小林殊自出生便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祖父太傅大人视若珍宝,父母疼爱有加,更有宫中的太奶奶——太皇太后格外宠溺。

太皇太后是林燮的祖母,年事已高却精神矍铄。自小林殊能走路起,便常被接进宫中小住。太奶奶总把最好吃的点心留给他,纵容他在宫中“无法无天”。

春日御花园中,三岁的小林殊跌跌撞撞地追着蝴蝶,一不小心撞在一个人身上。

“哎哟!这是谁家的小不点?”一个温和的声音笑道。

小林殊抬头,见是一位衣着华贵的妇人,身旁还跟着一个比他稍大的男孩。那男孩眉目英气,神情却有些怯生生的。

“这是靖王殿下和静嫔娘娘。”宫女连忙提醒。

晋阳长公主闻声赶来,正要行礼,被静嫔拦住:“姐姐不必多礼。这便是林家小公子吧?生得真俊俏。”

小林殊却不管什么礼数,只盯着靖王手中的竹蜻蜓:“这个能给我玩吗?”

靖王——萧景琰,犹豫了一下,还是将玩具递了过去。从此,两个孩子的命运便交织在一起。

林殊日渐长大,展现出过人的聪慧。五岁能诗,七岁通晓兵法,十岁时已能与朝中大儒辩论经义。然而这般才华横溢的少年,性子却格外顽皮捣蛋。

这日,林殊带着一群世家子弟在宫中玩耍,其中包括言侯爷的独子言豫津和莅阳长公主与宁国侯谢玉之子萧景睿。两个孩子都比林殊小一两岁,成了他最忠实的“跟班”。

“林殊哥哥,等等我们!”小景睿迈着短腿,气喘吁吁地追着。

林殊回头狡黠一笑,突然闪身躲进假山洞中。等两个小家伙跑过去,他才悄悄钻出来,打算从另一边绕道吓他们一跳。

不料刚出假山,就撞见太傅正在与一位南境武将交谈。那武将身旁站着个小女孩,约莫七八岁年纪,穿着云南苗疆风格的衣裙,一双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像林中小鹿般灵动。

“林殊,来得正好。”太傅招手,“这位是穆将军,刚从云南府入京觐见陛下。这是穆将军的千金,霓凰。”

林殊规规矩矩地行礼,目光却与小女孩对上。霓凰不像京城闺秀那般羞涩,反而大胆地回视他,嘴角带着一丝挑战的笑意。

“听说你很会打架?”霓凰突然问道,声音清脆如铃。

林殊挑眉:“略通一二。”

“那比试比试?”霓凰摆开架势,竟有模有样。

穆将军哈哈大笑:“小女顽皮,让太傅见笑了。”

太傅却捋须微笑:“无妨,让孩子玩玩。”

林殊与霓凰便在园中过起招来。霓凰虽年纪小,却得父亲真传,身手不凡。林殊不敢轻敌,认真应对。最终林殊略胜一筹,将霓凰制住。

“我输了。”霓凰爽快承认,眼中却燃起斗志,“但下次我一定会赢!”

从此,霓凰成了林殊的小尾巴,每每入京,必找林殊比武切磋。而林殊也乐得有个能与他过招的伙伴,对这个小妹妹格外照顾。

时光荏苒,林殊长至少年,与靖王萧景琰、霓凰郡主以及言豫津、萧景睿等人的情谊日益深厚。然而他最好的朋友,始终是那个沉默坚毅的靖王。

这年夏日,几个少年在皇家猎场围猎。林殊与靖王并肩策马,追逐一头白鹿。阳光透过树叶洒下,在他们年轻的脸上跳跃。

“看我的!”林殊张弓搭箭,一箭射出。

几乎同时,另一支箭从对面林中飞来,两支箭竟在空中相撞,跌落在地。白鹿受惊,窜入深林不见。

“谁人坏我好事!”林殊恼火地望向对面。

对面林中转出一骑,马上坐着个锦衣少年,眉目骄纵,正是太子萧景宣。

“我当是谁,原来是林少帅。”太子语带讥讽,“箭法不错,可惜还差些火候。”

林殊冷哼一声,正要反驳,被靖王拉住。

“参见太子殿下。”靖王下马行礼。

太子却不理会,只盯着林殊:“怎么,林少帅见了本太子,都不下马行礼吗?”

林殊咬牙,终究下马行礼。太子得意一笑,扬长而去。

“何必与他计较。”靖王扶起林殊。

林殊愤愤道:“他分明是故意的!就因上次比武我赢了他,让他当众出丑。”

靖王摇头:“他是太子,我们终究是臣子。”

林殊看着靖王,忽然道:“若你将来做了皇帝,定比他强百倍。”

靖王脸色顿变:“慎言!这种话万万不可乱说。”

林殊却笑:“怕什么,这里又没外人。我说的是实话,你比太子强多了,若是你……”

话未说完,远处突然传来惊呼声。两人对视一眼,立即策马奔向声源。

到达现场,只见太子倒在地上,手臂鲜血淋漓,一旁站着不知所措的言豫津和萧景睿。太子的箭散落一地,其中一支插在他自己臂上。

“怎么回事?”靖王急问。

小豫津吓得语无伦次:“太子、太子殿下要射那只鹿,结果马惊了,箭就、就……”

这时大批随从赶到,见状大惊失色。太子疼得龇牙咧嘴,指着林殊和靖王:“是他们!是他们惊了我的马!”

林殊勃然变色:“你血口喷人!”

靖王却拉住他,上前一步:“殿下受伤严重,速传太医。此事乃意外,与林少帅无关。”

然而太子一口咬定是林殊和靖王故意惊马害他。事情闹到梁帝面前,梁帝虽不全信太子之言,却也不能不顾及太子颜面。

最终,靖王站出来承担了全部责任,称是自己不小心惊了太子的马。梁帝罚靖王闭门思过一月,扣除半年俸禄。

事后,林殊找到靖王:“为何要认?明明不是我们的错!”

靖王平静道:“总得有人担责。太子针对的是你,若你认了,他必不会善罢甘休。而我……他终究不敢太过分。”

林殊心中五味杂陈,既感激又愧疚。靖王拍拍他肩:“你我是兄弟,何必计较这些。”

少年情谊,在一次次共患难中愈发深厚。然而他们不知,命运早已布下棋局,只待时机一到,便将所有人卷入无法逃脱的漩涡。

第三章 梅岭雪红

元隆二十三年冬,大渝举兵二十万犯边,铁蹄踏破北境防线,烽火连天。林燮奉旨率七万赤焰军迎敌,林殊时年十七,任赤焰军前锋营副将,随父出征。

出征前夜,金陵飘起细雪。林殊与靖王、霓凰在城楼告别,三人身影在雪中若隐若现。

“不过三月,我必凯旋。”林殊笑得张扬,雪花落在他浓密的睫毛上,瞬间融化。

霓凰眼中含忧,将一枚护身符塞进他手中:“这是我娘留下的,保平安。”

林殊接过,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的掌心,两人俱是一怔。靖王默默看着,将一把镶宝石的匕首递给林殊:“锋刃新淬,小心使用。”

三个年轻人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谁也不知,这一别竟是永诀。

战事初起,赤焰军势如破竹,三月内将大渝军逼退至梅岭一线。决战前夜,北风格外凛冽,卷着雪粒拍打在军帐上,发出沙沙声响。

林燮在中军帐中凝视图纸,眉峰紧锁。谢玉作为监军,坚持分兵三路合围的战略。

“大将军何必犹豫?此计若成,必能全歼渝军。”谢玉语气平和,眼中却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冷光。

林殊立在父亲身侧,莫名感到不安:“父帅,梅岭地势复杂,分兵恐有风险。”

谢玉轻笑:“少帅年轻,未免过于谨慎了。”

最终林燮采纳了分兵之策。然而次日拂晓,当赤焰军三路深入梅岭,等待他们的不是溃败的渝军,而是十倍兵力的重重埋伏。

“中计了!”林燮怒吼,长剑出鞘,“全军突围!”

可惜为时已晚。山谷两侧箭如雨下,赤焰将士成片倒下,鲜血染红雪地。更可怕的是,一骑快马奔来,传令官面色惨白:

“金陵急报!祁王谋反,林氏同罪!皇命诛九族!”

林燮如遭雷击,长剑险些脱手。那一刻,他明白了一切——谢玉的诡计,夏江的谋划,皇帝的猜忌……

“父帅!”林殊策马奔来,脸上溅满血污,“东面谷口尚未合围,我带前锋营开路!”

林燮凝视儿子年轻的面庞,突然笑了:“好孩子,记住,无论如何,活下去。”

他猛地调转马头,率亲卫冲向敌阵最密处,为大军争取时间。林殊眼睁睁看着父亲的身影淹没在刀光剑影中,嘶吼着要追去,被副将死死拉住。

“少帅!大局为重!”

血战三日,赤焰军伤亡殆尽。林殊身中数箭,仍率残部死战不退。最后时刻,他被逼至悬崖边,谢玉的身影出现在高处。

“林殊,投降吧。陛下或可饶你一命。”谢玉声音平静,眼中却满是快意。

林殊啐出一口血水:“谢玉,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他纵身跃下悬崖,落入冰冷刺骨的雪河。谢玉冷笑着下令:“火攻。”

烈焰瞬间吞没梅岭,吞噬了无数尸体与尚未断气的伤员。浓烟滚滚,天地间只剩一片血红。

林殊顺水流淌,侥幸被冲至下游浅滩。他挣扎着想要爬起,却见一道熟悉的身影踉跄走来——那是赤焰军的老军医,浑身是血,手中还紧握着药箱。

“少帅……还活着……”老军医跪倒在地,用最后力气为林殊施针止血,“活下去……为……我们……”

银针落下,老人气绝身亡。林殊望着漫天大火,泪已流干。

就在此时,一队白衣人悄然而至。为首的少年公子眉目俊朗,蹲下身探了探林殊脉搏,面色骤变:“火寒毒入骨!快抬回去!”

蔺晨脱下白氅裹住林殊冰冷的身体,一行人迅速消失在雪夜中。

梅岭一役,七万赤焰军全军覆没。消息传回金陵,举朝震惊。

晋阳长公主闻讯,不哭不闹,只静静梳妆更衣,以血书“冤”字于素绢,悬梁自尽。

祁王府被围,萧景禹饮下毒酒前,对泣不成声的王妃轻笑:“告诉景琰,好好活着。”

靖王跪在宫门外三日三夜,为林氏和祁王辩白,最终昏倒在雪地中。醒来时兵权已被夺,软禁府中。

霓凰带亲兵直奔梅岭,徒手挖掘焦土,十指鲜血淋漓,只找到林殊破碎的战甲。她抱着那染血铁衣痛哭三日,立衣冠冢于云南。

言豫津和萧景睿尚且懵懂,却知他们最喜欢的林殊哥哥再也不会回来,那个会带他们爬树掏鸟窝、会替他们背锅受罚的少年,永远留在了十七岁。

太皇太后一病不起,弥留之际仍喃喃喊着“小殊”,溘然长逝。

一朝风云变,金陵城再无那个明媚耀眼的少年郎。唯有宁国侯府张灯结彩,庆贺谢玉平叛有功,加官进爵。

雪依旧下着,覆盖了梅岭的焦土与血迹,却掩不去那冲天的冤屈与悲怆。

第四章 琅琊重生

琅琊山终年云雾缭绕,有如仙境。林殊被救回后,在生死线上挣扎了整整三个月。火寒毒发作时,忽如坠冰窟,忽如遭火焚,痛楚钻心刺骨。

当他第一次清醒时,已是半年之后。映入眼帘的是陌生的竹顶,药香萦绕鼻尖。

“我……在哪?”声音嘶哑陌生,几乎认不出是自己的。

旁边传来清润男声:“琅琊阁。你已经死了,现在活着的是另一个人。”

林殊艰难转头,见一白衣公子正在捣药,姿态闲适如在做风雅事。

“你是谁?”

“蔺晨,琅琊阁少主。”公子抬眼,目光清明,“你中了火寒奇毒,我能把你从阎王手里抢回来,可是费了好大功夫。”

林殊试图起身,却浑身剧痛,咳嗽不止。蔺晨扶他躺下,递上一碗药:“别急,你全身筋骨尽碎,我能把你拼回来已属不易。”

接下来的日子,林殊在剧痛中度过每一天。蔺晨以金针渡穴,药浴蒸熏,才勉强压制毒性。

这日,他终于能下床行走,蹒跚至镜前,看见镜中人,不由怔住。

镜中人身形消瘦,面色苍白如纸,唯有一双眼睛,仍依稀可见昔日神采,却深藏了太多痛苦与沧桑。

“火寒毒改变了你的容貌。”蔺晨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如今的你,与从前判若两人。”

林殊抚摸着自己的脸,忽然问道:“我家人……如何了?”

蔺晨沉默片刻,终将实情相告。听到全家惨死,赤焰军蒙冤,林殊跌坐在地,泪如雨下却无声无息。

那一夜,他房中的灯亮至天明。次日清晨,他找到蔺晨,目光决绝:“我要报仇,要为七万忠魂昭雪。”

蔺晨叹息:“以你如今的身体,能活下来已是奇迹,报仇雪恨……难如登天。”

“那就逆天而行。”林殊语气平静却坚定,“从今日起,林殊已死。我名梅长苏,梅岭之长苏,浴火重生之意。”

蔺晨注视他良久,终于点头:“好,我助你。”

自此,梅长苏开始了艰难的重生之路。他本就聪慧过人,经此大难,心性愈发沉静深邃。在蔺晨帮助下,他博览群书,研习谋略,武功尽失便以智谋补之。

三年后,梅长苏身体稍有好转,开始暗中组建江左盟。他以琅琊阁为依托,广纳天下英才,逐渐织就一张庞大的情报网与势力网。

这年冬日,他在东海救下一个少年。那少年被海盗掳至中原,浑身是伤,心智受损,却武功奇高。梅长苏为他取名“飞流”,带在身边亲自教导。

飞流不言不语,却似雏鸟认亲,时刻紧随梅长苏左右。有时夜半梅长苏毒发咳嗽,飞流便整夜不眠,用内功为他缓解痛楚。

又一年春,他在江南救下一个孤女。那女子名宫羽,父母被奸人所害,孤苦无依。梅长苏收留了她,发现她精通音律,便请人教她武功,成为江左盟的重要一员。

宫羽心思细腻,常默默为梅长苏熬药煮粥。她不知宗主为何总是蹙眉,只知他咳疾发作时,自己心头也会跟着揪紧。

江左盟日渐壮大,梅长苏的声名也随之传开。世人只知江左盟宗主梅长苏病体支离却智计无双,位列琅琊公子榜榜首,却无人知他真实身份。

十二年磨一剑,梅长苏等待时机,重返金陵。

启程前夜,蔺晨与梅长苏对坐饮酒。说是饮酒,梅长苏杯中只是温水。

“此去凶险,你的身体……”蔺晨欲言又止。

梅长苏轻笑:“十二年筹谋,不就为这一天么?”

“你若死在金陵,我可不来收尸。”

梅长苏望向窗外明月:“放心吧,大仇未报,我不会死。”

次日,梅长苏带着飞流和几个心腹,乘舟前往金陵。船行江上,烟雨朦胧。他独立船头,望着渐行渐近的金陵城,恍如隔世。

十二年过去了,金陵城依旧繁华,却已物是人非。

第五章 风云再起

梅长苏以养病为名,租下宁国侯谢玉旧宅一角——苏宅。安顿妥当后,他开始一步步实施计划。

首先引起靖王注意。此时靖王已被封为靖亲王,但因不参与党争,被梁帝边缘化,手中并无实权。

梅长苏借兰园藏尸案,巧妙地将一桩证据送到靖王手中,助他破获大案。靖王因此得到梁帝赏识,开始接触朝政。

这日,梅长苏受邀参加宁国侯府的赏梅宴。宴上权贵云集,包括谢玉、夏江等仇人。言豫津和萧景睿也已长成青年,见到梅长苏,莫名感到亲切。

最让梅长苏心潮起伏的,是见到了霓凰。十二年过去,她已不再是那个跟在他身后的小女孩,而是威震南境的云南穆府掌舵人,眉宇间添了英气与沧桑。

霓凰见到梅长苏第一眼,便怔在原地。那双眼睛……太熟悉了,像极了那个人。

宴席间,突然有刺客出现,直扑谢玉。梅长苏看似无意地挡在霓凰身前,这个细微的举动让她心中的疑惑更深。

事后,霓凰多次拜访苏宅,试探梅长苏身份。梅长苏强忍相认的冲动,始终以礼相待。

一次霓凰到访时,正值梅长苏毒发。他强撑病体相见,额角渗出细汗。

“先生脸色不好,可是旧疾复发?”霓凰关切道。

梅长苏勉强一笑:“无妨,老毛病了。”

霓凰突然道:“我认识一个人,也常这样强撑。明明痛极了,却总笑着说无妨。”

梅长苏手中茶盏微微一颤。就在这时,飞流突然出现,警惕地盯着霓凰。梅长苏轻咳一声:“飞流,不得无礼。”

霓凰看着飞流护主的模样,心中一动:“这少年……倒让我想起从前林殊哥哥捡回的那只小狼崽,也是这般不让生人近身。”

梅长苏垂眸掩去眼中情绪:“郡主说笑了。”

霓凰起身告辞,行至门前忽又回头:“先生可知,今日是他忌辰。”声音微颤,“十二年过去了,我仍记得他跃马扬鞭的模样,仿佛昨日。”

门扉轻合,梅长苏终于支撑不住,咳出一口鲜血。宫羽慌忙上前搀扶,却见他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喃喃自语:

“凰儿,对不起……”

与此同时,靖王也与梅长苏越走越近。虽不知梅长苏真实身份,却欣赏其才华谋略,开始请教政事。梅长苏趁机引导靖王关注民生军政,树立威信。

一次深夜对谈,靖王突然道:“先生让我想起一位故人。”

梅长苏心头一跳:“哦?”

“他也如先生般聪慧,却比先生……鲜活许多。”靖王眼中闪过痛色,“若他还在,见到先生,定会引为知己。”

梅长苏掩袖轻咳,借以掩饰情绪:“殿下说的,可是那位赤焰军的少帅?”

靖王颔首,沉默良久方道:“我始终不信他会叛国。这十二年来,我没有一日放弃查明真相。”

梅长苏指尖微颤,茶汤荡起涟漪:“殿下重情重义,令人敬佩。”

“不是重情义,”靖王抬眼,目光如炬,“是求一个公道。”

四目相对,仿佛穿越十二年光阴,再度交汇。梅长苏几乎要脱口而出,最终却只是垂下眼帘:“天道昭昭,自有公理。”

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梅长苏却日渐衰弱。金陵冬日寒冷,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时常咳血。蔺晨从琅琊阁赶来,为他诊治后面色凝重。

“你必须停止操劳,静心调养,否则……”蔺晨没有说下去,但梅长苏明白。

“大仇未报,我不能停。”梅长苏语气平静。

时机成熟,他开始收网。先是设计让谢玉与夏江反目,继而利用兰园藏尸案牵扯出谢玉更多罪证。

在一个雨夜,梅长苏与靖王、蒙挚、霓凰等联手,将谢玉逼至绝境。激战中,谢玉欲杀梅长苏灭口,霓凰挺身相护,险遭毒手。千钧一发之际,梅长苏下意识喊出只有林殊才会叫的小名:“凰儿!”

霓凰猛然回头,难以置信地看着梅长苏。四目相对,一切尽在不言中。

谢玉最终被制伏,在铁证面前无从辩驳。梁帝下旨将谢玉革职查办,谢府被抄。然而夏江却逃脱了制裁,仍在暗中活动。

当晚,霓凰闯入苏宅,直面梅长苏:“你到底是谁?”

梅长苏再也无法隐瞒,轻声道:“凰儿,是我。”

霓凰泪如雨下,十二年思念与痛苦在这一刻爆发。她扑进梅长苏怀中,痛哭失声。梅长苏轻抚她的头发,眼中亦有泪光闪烁。

然而相认的喜悦很快被现实冲淡。梅长苏的身体日益衰弱,火寒毒频繁发作。蔺晨从琅琊阁赶来,为他诊治后面色凝重。

下一步目标是夏江。这个老狐狸比谢玉更难对付,手握悬镜司大权,深得梁帝信任。

梅长苏设计让夏江自露马脚。他放出风声,称有赤焰军旧部掌握当年梅岭真相,引夏江出动。夏江果然中计,派人灭口,却被靖王和蒙挚当场擒获。

梁帝得知夏江罪行,震怒不已。然而当梅长苏提出重审赤焰军旧案时,梁帝却犹豫了。

梅长苏早料到如此,已做好万全准备。他请出言侯爷、纪王爷等老臣,联名上奏。言豫津和萧景睿也得知真相,毅然站在梅长苏一边。

最关键的是,莅阳长公主——谢玉之妻,萧景睿之母——站出来指证谢玉与夏江的罪行。她手中握有谢玉生前留下的忏悔书,详细记录了当年构陷赤焰军的经过。

朝堂上,梅长苏拖着病体,直面梁帝:“陛下,七万忠魂埋骨梅岭,十二年沉冤不得昭雪。今日若不能还他们清白,臣愿血溅金殿!”

梁帝看着殿下众人,终于意识到大势已去。更重要的是,他看到靖王——这个他一直忽视的儿子——眼中有着他从未见过的坚毅与正气。

“准奏。”梁帝仿佛一瞬间老了十岁,“赤焰军一案,重审。”

朝堂之外,雪花纷纷扬扬落下,覆盖了金陵城。梅长苏走出大殿,望着漫天飞雪,恍如隔世。

靖王跟出来,站在他身边:“谢谢你,小殊。”

梅长苏转头看他,微微一笑:“景琰,接下来就看你的了。”

第六章 殊途同归

赤焰军昭雪后,靖王威望日隆。梁帝年老体衰,终于下旨传位于靖王。

靖王登基那日,梅长苏站在观礼人群中,面色苍白却带着欣慰的笑容。他的使命完成了,七万忠魂得以安息,明君登基,天下将太平。

然而他的身体也已到了极限。火寒毒深入骨髓,蔺晨竭尽全力也只能延缓,无法根治。

新帝登基后不久,北境烽烟再起。大渝趁大梁新君初立,举兵来犯。朝中无人能挂帅出征,情势危急。

梅长苏毅然请缨:“臣愿往北境,退大渝之兵。”

新帝震惊:“你的身体如何能征战?”

“臣是林殊,赤焰少帅。驰骋沙场,马革裹尸,是林殊最好的归宿。”梅长苏语气平静却坚定,“请陛下成全。”

新帝眼中含泪,最终准奏。

出征那日,金陵万人空巷。百姓们得知梅长苏就是当年的林殊,纷纷前来送行。

霓凰一身戎装,来到梅长苏面前:“我与你同去。”

梅长苏摇头:“南境需要你坐镇。答应我,好好活着。”

霓凰泪如雨下,知道这是诀别。

言豫津和萧景睿也来送行。言豫津依旧话多,却句句真情;萧景睿沉默寡言,只深深一揖。

蔺晨将一瓶药交给梅长苏:“最多三个月。”

梅长苏接过,微笑:“足够了。”

大军开拔,奔赴北境。梅长苏——此刻已是林殊——重披战甲,虽病体支离,却目光如炬。

北境风雪凛冽,一如当年的梅岭。林殊运筹帷幄,用兵如神,三月内连破大渝军。最终一战,他亲自率军冲锋,大败渝军主力,却也油尽灯枯。

战事结束那日,林殊站在梅岭之上,望着茫茫雪原。这里曾是他葬送青春的地方,如今也将是他生命的终点。

“父亲,母亲,我来了……”他轻声呢喃,缓缓闭上眼睛。

远处,凯歌高奏,大梁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

林殊走了,如一片雪花融化在梅岭的雪地中,无声无息,却永远烙印在活着的人心中。

新帝得知噩耗,罢朝三日,亲自为林殊题写碑文:“赤子之心,永生不灭。”

霓凰在南境设衣冠冢,年年清明,必亲往祭扫。她终身未嫁,守着那个永远停留在十七岁的少年。

言豫津和萧景睿常常相聚,回忆那个曾经照耀他们童年的少年。

宫羽回到琅琊阁,终身未嫁,守护着关于梅长苏的一切记忆。

飞流由蔺晨照顾,虽仍痴傻,却常对着北方发呆,仿佛在等待那个永远不会回来的人。

许多年后,大梁国泰民安,史称“靖王中兴”。史书记载了这一时代的风云人物,其中最为传奇的,莫过于那个病骨支离却智谋无双的江左梅郎,以及那个十二年前葬身梅岭却奇迹归来的赤焰少帅。

很少有人知道,他们是同一个人。

雪覆琅琊,寒梅依旧年年绽放,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勇气、牺牲与重生的故事。而那故事的主人公,早已化作传说,活在每一个相信正义与公理的人心中。

【全文完】

本文为《琅琊榜》同人衍生作品,人物设定取自原著,故事情节为原创。

提醒:凡对本文标题、图片、内容,进行抄袭搬运洗稿者,一经发现,立即举报!

来源:鼎客think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