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剧还没开播,网上就吵吵开了,演员名单拉出来,王劲松、李晨、冯绍峰,一个比一个脸熟,抗战剧嘛,大家过去想的,就是战场上打打杀杀,硝烟弥漫,可这回的《阵地》,镜头一下就挪到了桂林,时间是1938到1944年,讲一帮文化圈里的大人物,还有些搞地下工作的,靠着笔杆子
今晚央视一套这台子,黄金档,直接就上了个38集的电视剧叫《阵地》。
这剧还没开播,网上就吵吵开了,演员名单拉出来,王劲松、李晨、冯绍峰,一个比一个脸熟,抗战剧嘛,大家过去想的,就是战场上打打杀杀,硝烟弥漫,可这回的《阵地》,镜头一下就挪到了桂林,时间是1938到1944年,讲一帮文化圈里的大人物,还有些搞地下工作的,靠着笔杆子,靠着纸,干抗战的事,文人抗战。
这种题材电视剧里确实不多见,那会儿的桂林,各路文化人都聚在那,郭沫若做演讲,夏衍写戏剧,安娥搞音乐,任素宁写文章,文化直接当武器使,编导把“阵地”这个词给弄出了新花样,阵地不光是开枪的地方,思想是阵地,文化是阵地,人心也是阵地,看着挺软的东西,在那个年代,文人手里就成了最硬的武器,这种多条线一起抗战的拍法,挺颠覆大家对历史剧的固有印象。
演员这块,王劲松演郭沫若,李晨演李克农,冯绍峰是夏衍,这配置够硬的,这几位演员,主旋律历史题材的戏没少演,演技都挺扎实,剧里那些历史人物的感觉应该能抓得住,制作上看,还是央视的老路子,服装道具,场景布置,都透着那个年代的味道,细节挺讲究,预告片里有几个镜头,王劲松站那演讲,那个气场一下子就起来了,李晨在那边运筹帷幄,人很安静,冯绍峰在舞台上表演,激情澎湃,几个镜头剪在一起,视听上确实是用了心的。
可一个剧能不能火,光有演员和制作还不行,还得看故事讲得好不好,这几年,央视出了不少主旋律剧,《觉醒年代》啊,《人生若如初见》啊,观众那么喜欢,不单单是把历史给还原了,关键是人物挖得深,时代那个劲儿给拍出来了,把人的精气神给掏出来了。
现在的市场,娱乐剧太多了,主打文化抗战这种剧,年轻人买不买账还不好说,观众都习惯了快节奏,情节冲突特别强的那种,《阵地》主要是文戏,得让观众坐下来慢慢看,慢慢琢磨,需要点耐心,其实央视拍这些剧,也是国家媒体的一种责任,市场上全是商业剧,总得有人把那些快被忘掉的历史给翻出来,文化抗战那段故事,值得大家去了解一下。
观众这边呢,看了预告片,就在想,历史的厚重感,艺术的感染力,文人的骨气,还有抗战的精神,这些东西能不能都给足了,要是真做到了,说不定就是《觉醒年代》之后又一个现象级的剧,今晚就开播了,大家都在屏幕前等着呢,就看《阵地》能不能用文化这点东西,把那段岁月给照亮,用艺术的法子,带给大家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来源:乍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