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场景: 建康宫城,永元三年(501年)深秋。暴君东昏侯萧宝卷正在宫中戏耍,命宦官以金箔铺地,令宠妃潘玉儿步步生莲。殿外杀声渐起]
(画面开场)
[场景: 建康宫城,永元三年(501年)深秋。暴君东昏侯萧宝卷正在宫中戏耍,命宦官以金箔铺地,令宠妃潘玉儿步步生莲。殿外杀声渐起]
萧宝卷 (停戏蹙眉): “何处喧哗?岂不知朕与贵妃正在作乐?”
宦官连滚带爬来报: “陛下!雍州刺史萧衍已破朱雀门,禁军皆降矣!”
旁白: 公元501年,南齐最后一位暴君东昏侯萧宝卷的统治已至末日。远在襄阳的雍州刺史萧衍,这个出身“竟陵八友”的文人武将,趁机起兵直指建康,一场改朝换代的大戏已然揭幕。
(剧情展开: 萧氏崛起)
[萧衍率军围建康,城中内应开城迎降]
萧衍 (一身戎装,策马入台城): “吾非为富贵,实为除暴君、安社稷耳!”
[萧衍杀东昏侯,立其弟萧宝融为帝,自封大司马、录尚书事,总揽朝政]
萧宝融 (形同傀儡,对萧衍颤声道): “一切……但凭大司马处置。”
[两年后,时机成熟]
公元502年四月,受禅台筑成。萧衍仿齐高帝故事,逼齐和帝禅让
萧衍 (登坛祭天,诏告天下): “齐德已衰,天命归梁。改元天监,朕即皇帝位!” (是为梁武帝)
[梁武帝即位后,截然不同于前朝暴政]
萧衍 (下诏): “自今以往,废‘肉刑’,宽徭役,兴儒学,弘佛法!” (又召集群臣): “朕当以佛法治国,建人间净土。”
(北朝惊变: 六镇烽火)
[镜头转向北朝。宣武帝元恪驾崩,六岁的孝明帝元诩即位,胡太后临朝称制]
胡太后 (奢侈淫逸,宠信奸佞): “天下承平,正当享乐!” (大修佛寺,耗尽府库)
[北方边镇将士怨声载道]
沃野镇兵士 (饥寒交迫,愤而言曰): “洛阳贵人锦衣玉食,我等戍边苦寒,衣食无着,天理何在?!”
[公元523年,沃野镇匈奴人破六韩拔陵聚众起事,杀镇将,揭竿而起]
破六韩拔陵 (挥刀高呼): “杀尽洛阳贪官,均田免税!” (六镇军民云集响应)
[起义迅速蔓延,义军连克武川、怀朔等镇]
洛阳朝廷大震,急派大军镇压,然屡战屡败
(双雄并起: 尔朱崛起)
[乱世之中,契胡酋长尔朱荣于秀容川趁机崛起]
尔朱荣 (散家财,募勇士,谓左右): “朝廷无能,致使天下大乱。此正英雄用武之时也!” (麾下很快聚集了高欢、宇文泰、侯景等一代豪杰)
[尔朱荣助北魏朝廷镇压起义,却借机壮大实力]
尔朱荣 (对高欢密语): “北魏气数已尽,天下当有德者居之。”
[公元528年,胡太后毒杀孝明帝,另立幼主。尔朱荣以为帝复仇为名,率兵南下]
尔朱荣 (于河阴之陶渚,沉胡太后及幼帝于黄河,围杀北魏王公大臣两千余人,史称“河阴之变”):“魏室腐败,皆因此辈!”
(南北对峙: 不同的道路)
[南朝,梁武帝萧衍潜心佛法,朝政渐弛]
萧衍 (于同泰寺舍身出家,群臣以亿万钱赎之): “朕已看破红尘,唯愿长伴青灯古佛。”
大臣朱异 (擅权弄政,朝纲日坏): “陛下安心礼佛,国事自有臣等。”
[北朝,尔朱荣立元子攸为帝,自封天柱大将军,掌控朝政]
尔朱荣 (虽居晋阳,遥控洛阳): “顺我者生,逆我者亡!”
[然其暴虐很快激起反抗。孝庄帝元子攸不甘为傀儡,设计诛杀尔朱荣于明光殿]
元子攸 (手刃尔朱荣,持其首级示众): “国贼已诛,百官各安其位!”
[尔朱荣侄尔朱兆闻讯,率兵攻入洛阳,绞杀孝庄帝,北魏彻底陷入军阀混战]
旁白: 公元6世纪初的南北大地,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乱象。南朝在梁武帝的“佛系治国”下渐趋萎靡;北朝则在六镇烽火与军阀混战中走向彻底分裂。一个更加混乱却也更加精彩的后三国时代,即将来临。
[镜头掠过南北山河:建康城中香烟缭绕,寺庙林立;洛阳城外烽烟四起,铁骑纵横]
下集预告: “北魏分裂,高欢、宇文泰双雄对峙,东西魏并立!梁武帝萧衍晚年昏聩,引狼入室,收纳北朝叛将侯景。一场几乎摧毁南朝文明的浩劫——‘侯景之乱’,即将爆发!南北朝的历史,即将迎来最惨烈的终章!敬请期待《南北朝那些事儿》第十二集:北魏裂东西双雄对峙,侯景乱江南梁室崩。”
来源:灾难记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