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暑气蒸腾的午后,空调外机嗡嗡作响,我随手点开《莲花楼》的播放键。谁曾想这一指轻触,竟推开一扇通往江湖的竹扉。屏幕里李莲花手持竹杖涉水而来,青衫被风掀起一角,恍惚间有草药清香穿透电子屏幕。这部2023年红极一时的热播剧,就这样闯入我的视野,让我在这部非典型武侠剧
暑气蒸腾的午后,空调外机嗡嗡作响,我随手点开《莲花楼》的播放键。谁曾想这一指轻触,竟推开一扇通往江湖的竹扉。屏幕里李莲花手持竹杖涉水而来,青衫被风掀起一角,恍惚间有草药清香穿透电子屏幕。这部2023年红极一时的热播剧,就这样闯入我的视野,让我在这部非典型武侠剧里品出了人生三味?
李莲花放下天下第一的身份时,弹幕里飘过满屏"不值得"。可看他蹲在药圃里侍弄三七的模样,指甲缝里嵌着泥,额角沁着汗,倒比当年立于武林之巅时更显筋骨。剧组妙就妙在没把"放下"拍成苦情戏——没有借酒消愁的慢镜头,没有痛彻心扉的独白,只有他驾着小舟穿过晨雾的背影,船尾荡开的涟漪恰似岁月抚平执念的痕迹。想起豆瓣某篇剧评说得好:"李相夷的剑能劈开山河,李莲花的锄头却掘开了观众心里板结的土壤。"
方多病闯进莲花楼那集,弹幕都在笑他"江湖菜鸟"。可当这个少年抹着眼泪给李莲花煎药,笨拙地包扎自己伤口时,弹幕渐渐变成"像极了我第一次租房的样子"。这个莽撞少年像面镜子,照见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史:初入职场时把方案摔在领导桌上的意气,失恋后蹲在便利店门口啃饭团的狼狈,直到学会把锋芒藏进妥帖的西装里。剧中他夜宿破庙啃冷馒头的镜头,弹幕突然飘过一行:"当年住地下室啃泡面的兄弟,你现在过得好吗?"——原来江湖不远,就在我们跌撞前行的脚步里。
笛飞声月下舞刀那段,刀光织成银网罩住满地落花。这个武痴让我想起大学室友,为研究机器人连续三天泡实验室,出来时走路都在飘。当代人太擅长计算性价比,反而忘了痴迷本身就是光。微博上有段拍摄花絮,笛飞声演员为练刀法磨破十副手套,评论区有人留言:"突然想把落灰的吉他擦干净。"你看,好的角色就像火石,能擦亮观众心里将熄未熄的火种。
《莲花楼》的叙事节奏像极了李莲花煮茶——第一泡苦涩醒神,第二泡回甘悠长。没有为虐而虐的多角恋,没有注水的回忆杀,连反派都坏得坦荡。这种清爽反倒让侠义精神愈发清晰,就像弹幕说的:"终于有部剧不把观众当恋爱脑了。"爱奇艺的纪录片里,武术指导提到设计打戏时特意去掉了浮夸特效,让招式带着生活质感。难怪李莲花用烧火棍挡剑的画面,比那些金光乱炸的神功更让人血脉偾张。
最触动我的却是处闲笔:李莲花在集市买葱,顺手帮老农扶起翻倒的菜筐;方多病蹲在河边给流浪狗包扎伤口;笛飞声默默把酒葫芦放在故人墓前。这些碎片拼凑出真正的江湖——不在门派之争里,而在市井烟火中。知乎上有篇分析贴统计过,全剧出现37次吃饭场景,几乎都是粗茶淡饭。这大概就是剧组想说的:侠之大者,也要先好好吃饭。
暴雨突至的傍晚,屏幕里李莲花在檐下煮姜茶,热气模糊了他的轮廓。我忽然想起昨日下班路上,那个在便利店门口借伞给我的陌生人。原来我们不必登上武侠世界的客船,寻常日子里自有江湖气脉流动。关掉平板时,发现窗外蝉鸣不知何时停了,暮色中的城市像幅洇开的水墨画。《莲花楼》给的从来不是逃离现实的幻梦,而是一把打开生活禅意的钥匙——你看那卖煎饼的大爷收摊时,抹布甩出的弧线,可不就是一招流云袖?
来源:定时针音乐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