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灼灼韶华》里,褚韶华的人生转折,从嫁入陈家那天就埋下了隐患,但真正将她推入深渊的,不是不成器的小叔子陈二顺,而是看似懦弱糊涂、实则心狠自私的陈太太。直到被陈二顺强行玷污、女儿萱萱惨死,褚韶华才撕开陈太太“老好人”的伪装,看清她才是所有悲剧的始作俑者。
在《灼灼韶华》里,褚韶华的人生转折,从嫁入陈家那天就埋下了隐患,但真正将她推入深渊的,不是不成器的小叔子陈二顺,而是看似懦弱糊涂、实则心狠自私的陈太太。直到被陈二顺强行玷污、女儿萱萱惨死,褚韶华才撕开陈太太“老好人”的伪装,看清她才是所有悲剧的始作俑者。
褚韶华初入陈家时,日子本有过短暂的安稳。她是带着“救哥哥”的目的嫁进来,成了陈家药铺的管理人,凭借精明能干,把药铺打理得井井有条,连公公陈老爷都对她格外认可。可变故来得突然:公公病逝,丈夫(陈二顺的哥哥)也意外离世,偌大的陈家,只剩她、刚出月子的女儿萱萱,以及婆婆陈太太、小叔子陈二顺。没了顶梁柱的约束,陈太太的偏心与封建执念彻底暴露,陈二顺的恶也开始肆无忌惮。
陈二顺本就是个游手好闲的混子,接手家业后更是变本加厉——赌钱输光药铺流动资金,欠了一屁股高利贷,还对褚韶华心怀不轨。早在褚韶华刚坐完月子时,陈二顺就敢趁着酒劲对她污言秽语,伸手拉扯她的衣裳。褚韶华当场反抗,闹到陈太太面前,可陈太太的反应,却是和稀泥般的“他是你小叔子,就是喝多了胡来,你别往心里去”。她不仅不训斥儿子,反而暗里劝褚韶华“女人要懂忍,陈家不能没面子”——这是陈太太第一次纵容陈二顺的恶,也是她“护短”的开始。
后来陈家败落,只能从城里搬回乡下,褚韶华没被困境打垮,反而凭着眼界和韧性找出路:帮表兄做瑕疵布生意赚第一桶金,说服陈太太开裁缝铺,又打通县里布铺的渠道,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可她的能干,没换来陈太太的感激,反而招来了更深的忌惮。陈太太满脑子都是“女人太强会克夫”“媳妇是陈家的人,就得守陈家的规矩”,她见褚韶华能赚钱、还和旧识夏初有联系(夏初是褚韶华曾以为去世的心上人,后来重逢),便认定褚韶华“想带着陈家的钱跑”“要给陈家戴绿帽子”。
为了把褚韶华牢牢绑在陈家,陈太太开始变本加厉地帮陈二顺“拿捏”她。陈二顺染了脏病,不敢告诉外人,陈太太就逼着褚韶华“照顾小叔子”,理由是“你是陈家的媳妇,就得管家里人的死活”;陈二顺想把裁缝铺的钱拿去赌,褚韶华拦着,陈太太就哭哭啼啼地劝她“二顺是陈家唯一的男丁,他要花钱,你就得给”。褚韶华一次次妥协,以为能换来安稳,却没料到陈太太早已盘算着更恶毒的主意——她怕褚韶华真的和夏初走,就想让陈二顺“生米煮成熟饭”,用“失身”把褚韶华彻底拴在陈家。
悲剧发生的那个晚上,陈二顺喝得酩酊大醉,揣着陈太太偷偷塞给他的房门钥匙,摸进了褚韶华的房间。褚韶华惊醒后拼命反抗,喊着“娘,您快管管二顺”,可隔壁房间的陈太太,却像没听见一样,连门都没开。褚韶华的女儿萱萱被吵醒,吓得哭喊“娘,别打我娘”,丧心病狂的陈二顺怕孩子吵到邻居,竟用枕头死死捂住萱萱的口鼻。褚韶华眼睁睁看着女儿没了呼吸,自己也被陈二顺强行玷污,那一刻,她才彻底明白:陈二顺的恶,是摆在明面上的蠢;而陈太太的恶,是藏在骨子里的毒——是她一次次的纵容,让陈二顺越来越胆大包天;是她的封建执念和自私,亲手把自己、把萱萱推向了死亡。
更让褚韶华寒心的是,事后陈太太的第一反应,不是愧疚,而是逼着她“认了”:“事都这样了,你再闹出去,陈家的脸就没了,你也落不得好。萱萱没了是命苦,你好好跟二顺过,以后还能有孩子。”直到这时,褚韶华才彻底清醒:陈太太从头到尾都没把她当家人,也没把萱萱当亲孙女,她眼里只有“陈家的名声”“陈家的男丁”,为了这两样,她可以牺牲任何人,包括褚韶华的尊严和萱萱的性命。
后来褚韶华在绝境中反杀陈二顺,为女儿报了仇,自己也因“杀人”被判了两年刑。出狱后她离开家乡去上海,重新开始人生,可那段被陈太太间接毁掉的日子,成了她一辈子的伤疤。回头看这场悲剧,陈二顺是挥刀的人,而陈太太,却是递刀的人——她用封建礼教当借口,用母爱当遮羞布,纵容恶、催生恶,最终把所有人都拖进了地狱。褚韶华的醒悟来得太晚,但也让她彻底断了对陈家的念想,从此只为自己而活。
来源:欢快百香果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