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的热搜真是离了大谱!一部号称“武侠剧天花板”的《赴山海》刚开播,就被网友集体改名“山海关”——不是因为取景地在秦皇岛,而是它烂得把国产长剧的大门直接焊死了!这部剧首日热度破纪录,广告商笑得合不拢嘴,观众却看得脚趾抠出三室一厅:这哪是“赴山海”,分明是“赴刑
最近的热搜真是离了大谱!一部号称“武侠剧天花板”的《赴山海》刚开播,就被网友集体改名“山海关”——不是因为取景地在秦皇岛,而是它烂得把国产长剧的大门直接焊死了!这部剧首日热度破纪录,广告商笑得合不拢嘴,观众却看得脚趾抠出三室一厅:这哪是“赴山海”,分明是“赴刑场”!
图片来源于xxx今天看书了吗
开播当天,网友直接把“诈骗山海”“成毅古装丑男”等词条刷上热搜。瞧瞧这灾难级制作:绿幕抠图假到能看见像素块,悬崖飞马的特效像十年前页游,娜扎的“吸血鬼红唇”和粉纱戏服被嘲“七彩老哈基米”,成毅的“腰粗大爹扮娇娘”造型更是让观众集体呕吐。更绝的是打戏,慢动作占比80%,网友吐槽:“导演是不是把《甄嬛传》的剪辑师挖来了?”
剧情更是离谱到姥姥家。现代社畜穿越成武侠废柴,本以为是逆袭爽剧,结果全程被“系统”操控,男主像提线木偶一样闯关打怪。配角全员工具人,台词堪比初中生作文:“吓死宝宝了”“你礼貌吗”等现代梗乱飞,观众怒骂:“这剧本是不是ChatGPT写的?”最让人崩溃的是成毅的台词——气声黏糊到不听字幕根本听不懂,网友笑称:“建议剧组直接改成默剧,还能省点配音钱。”
图片来源于xxx今天看书了吗
这部剧的魔幻之处在于:口碑崩成筛子,商业数据却异常亮眼。首日云包场破2.4万场,广告植入超80个,品牌方笑得合不拢嘴。更讽刺的是,成毅粉丝豪掷千万搞线下应援:高铁专列、无人机灯光秀、商场“痛楼”……甚至逼得官方连夜下场联动。但观众不吃这一套:“粉丝把广告费都氪了,剧方能不能把钱花在刀刃上?”
这让我想起去年的《某古偶》,同样是顶流+大IP,结果口碑票房双扑街。现在的资本真是病得不轻:以为请个流量明星,买几个热搜,就能把观众当韭菜割。可他们忘了,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把观众当傻子,观众就把你当笑话。
图片来源于口不择言嘻嘻
《赴山海》的惨败,撕开了国产长剧的遮羞布。看看隔壁《灼灼韶华》,没有顶流加持,没有铺天盖地的营销,却靠扎实的剧情和演技拿下收视第一。热依扎饰演的女主褚韶华,从被家人逼婚的弱女子成长为商界女强人,每一场戏都让人共情。网友感慨:“这才是真正的大女主剧,比那些披着‘独立女性’皮的悬浮剧强一万倍!”
更讽刺的是,导演汪俊早在上海电视节就痛批长剧乱象:“不是短剧拉走观众,是我们把观众赶走了!”现在的长剧要么注水到50集起步,要么用“主角光环”侮辱观众智商。反观短剧,12集讲完一个完整故事,节奏紧凑、反转不断,《逃出大英博物馆》《二十九》等爆款直接把长剧按在地上摩擦。观众的时间越来越宝贵,谁愿意花50集看主角谈一场弱智恋爱?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赴山海》的失败,本质是流量经济对内容的反噬。资本迷信“顶流+大IP”的万能公式,却忘了观众要看的是故事,不是PPT式的特效和明星的脸。更可笑的是,剧方一边用粉丝经济割韭菜,一边宣称“弘扬武侠文化”——你家武侠文化就是靠慢动作和现代梗?
好在政策已经出手。广电总局刚发布“21条”,明确鼓励优质长剧创作,打击注水、粗制滥造。但政策再好,也架不住资本继续“摆烂”。看看《山海情》《觉醒年代》这些口碑爆款,哪一部不是靠扎实的剧本和演技出圈?观众不是傻子,你糊弄他们,他们就用脚投票。
图片来源于一颗小虎头
《赴山海》的惨败,给国产长剧敲响了警钟: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靠流量和营销收割观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观众要的不是“皇帝的新衣”,而是能打动人心的好故事。如果资本继续把观众当韭菜,那国产长剧的“山海关”只会越焊越死。
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口碑才是最好的流量!你觉得这部剧还有救吗?评论区聊聊,看看谁的吐槽更狠!
来源:玖玖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