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部让谍战剧迷翘首以待的作品《暗夜深海》即将亮相。 这部由于和伟、吴越领衔主演的40集谍战大剧,最硬核之处在于它完全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和人物改编,讲述了1950年台湾隐蔽战线“四烈士”吴石将军、朱枫烈士等英雄的故事。
一部让谍战剧迷翘首以待的作品《暗夜深海》即将亮相。 这部由于和伟、吴越领衔主演的40集谍战大剧,最硬核之处在于它完全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和人物改编,讲述了1950年台湾隐蔽战线“四烈士”吴石将军、朱枫烈士等英雄的故事。
剧组投入1.2亿元制作经费,从场景搭建到道具设计均参照史料,甚至演员于和伟为了贴合角色原型,特意留长指甲以还原吴石将军用指甲敲密码的习惯。 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该剧未播先火,预告片全网播放量已破3亿。
《暗夜深海》聚焦1949至1950年台湾隐蔽战线的斗争。 1949年8月,原本在福州准备迎接解放的我党地下工作者吴石(于和伟饰),突然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政府国防部次长。 为了获取更多情报,他按照组织指示毅然前往台湾就职。
吴石原来的交通员牺牲后,朱枫(吴越饰)放弃了回上海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只身赴台配合吴石工作。 二人利用工作便利,向中共华东局提供了金门岛兵力图、西南战役调动等重要情报8。 1950年2月,由于叛徒蔡孝乾(喻恩泰饰)出卖,吴石、朱枫、聂曦(魏晨饰)、陈宝仓(那志东饰)等1800多名地下党员不幸被捕,牺牲于台北马场町刑场。 他们牺牲前传递的舟山兵力部署图,直接助力了解放军解放舟山群岛。
剧组在制作上力求还原历史质感。 服装造型严格考究历史,于和伟的将军制服,肩章上的梅花星数、领章颜色都严格对应1949年国民党军队编制。 台北街头场景是1:1重建的1949年基隆港,连电线杆上的“剿匪标语”都找书法家用民国简体字手写。
剧组还复刻了7处台北地标建筑原貌,包括已拆除的延平北路钟表行。 剧中出现的37套西装均按老照片定制,连袖扣样式都与历史人物遗留物品一致。 道具组埋设了许多悬念细节,例如吴石办公室的挂钟始终快15分钟,直到结局才揭晓这是当年特工用于警示“行动必须快敌一步”的暗号。 情报传递的细节也来源于真实资料,如摩斯密码旗袍、鱼竿藏胶卷等,都源自朱枫后人的回忆。
《暗夜深海》的演员阵容堪称“演技天花板”。 于和伟饰演的吴石将军,将高层官员的压抑感和内心挣扎刻画得入木三分。 预告片中他有段28秒的雨中独白戏,拍摄时NG了47次,成为剧组流传的“最难镜头”。
吴越饰演的朱枫,全程素颜出镜,眼角的细纹都被视为“历史的勋章”。 她仅凭一场无台词镜头,就将赴死决心刻画得直击人心。 配角阵容也同样耀眼,余皑磊饰演阴鸷多疑的特务头子谷正文,曾黎饰演吴石的妻子,魏晨诠释从冷血军人蜕变为信仰追随者的聂曦。 该剧采用全员原声台词,据说“连呼吸声都透着历史的厚重感”。
多线叙事与真实历史交织
剧情围绕多条线索展开。 除了吴石与朱枫的主线,还有吴石与妻子信任危机的家庭悬疑线8、特务头目谷正文的反派压迫线8、以及聂曦的成长线等。 剧集开篇便将吴石置于被怀疑的险境,着重刻画“在绝境中求生”的紧绷感。
剧中融入了大量真实历史人物与事件,如“假葬礼真接头”的巧妙设计,朱枫被捕前将最后一份情报缝进贴身内衣,针脚里藏着“速撤”的暗语等。 这些情节大多源自真实历史档案,剧组查阅了超过3000页台湾历史档案,并邀请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专家担任顾问,每句台词、每个情报传递方式都经过12道史实审核。
《暗夜深海》直面历史的残酷性。 吴石明知赴台九死一生,却在给党组织的信中写下“台湾未解放,吾等何以为家”。 朱枫在就义前写下的绝笔信,展现了信仰高于生命的升华。 剧中有段戏是于和伟念遗书,用的就是烈士的真实遗言,“台湾的解放,必将在我们身后实现。 ”
截至1950年,台湾地下党牺牲者达1800余人,多数身份至今未知。 这些真实发生过的牺牲,让剧集充满了悲壮感。
来源:桃桃说剧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