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褚韶华拿下三万大洋军需订单那场戏,观众席里一片“哇哦”——小门小户硬从北京大药行嘴里抢肉,确实带劲儿。可谁能想到,这块看似让陈家翻身的“肥肉”,最后竟变成毒饵,把陈大顺父子送进鼠疫疫区,命都搭进去。弹幕瞬间炸锅:有人喊她“财神奶奶”,有人骂她“扫把星”,吵得不
褚韶华拿下三万大洋军需订单那场戏,观众席里一片“哇哦”——小门小户硬从北京大药行嘴里抢肉,确实带劲儿。可谁能想到,这块看似让陈家翻身的“肥肉”,最后竟变成毒饵,把陈大顺父子送进鼠疫疫区,命都搭进去。弹幕瞬间炸锅:有人喊她“财神奶奶”,有人骂她“扫把星”,吵得不可开交。
先说本事——褚韶华的嗅觉和行动力,剧里独一档。 山西督军要采买军需,陈老爷和陈大顺一听“大单子”直接摇头,觉得小药庄没资格上桌;唯独褚韶华眼睛发亮,掰着指头算:这笔买卖最少净赚五千大洋。她先奔北京饭店堵人,堵不到就扮服务员混进套房;见采购团计受伤,顺手帮忙上药,几句话套出关键消息——闫将军两个亲戚为抢推荐权正斗得眼红。别人忙着巴结将军亲戚,她偏去找被忽视的副官,开口不谈钱,只说“想让前线弟兄少遭罪”,正中副官软肋,硬是把“没戏”谈成“成交”。这一波,称她“商界狼人”不过分。
可争议也在这儿——单子到手,她像被利润蒙了眼,完全没掂量陈家能不能接住这泼天富贵。小药铺既没大药行的人脉,也没应对突发状况的经验,她却执意让陈大顺父子亲自押货去疫情不明的山西。观众吐槽:“鼠疫是天灾,可人祸是自个儿踩进去的。”若非非要挣这单,父子俩安安生生待北京,怎会染上瘟疫?
更戳心的是陈大顺的选择——他本可缩在旅馆保命,却因医者良心,外出给流民看病,最终染上鼠疫。善良没错,可善良在巨大利益面前被无限放大,结局便格外沉重。
说到底,褚韶华并非“坑夫”恶女,她想帮陈家翻身的初心明明白白,能力也摆在那儿;她犯的错,是忘记“野心得先称称自个儿斤两”。现实里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一见高回报就眼红,忘了量入为出,最后机会没捞着,反把棺材本赔进去。
《灼灼韶华》这桩订单悲剧,哪是简单一句“好事”“坏事”能定性?它更像一面镜子——照见野心与实力不匹配的深坑,也照见小人物在名利场里的无奈:看似最香的大饼,背后可能藏着最贵的代价。观众骂也好,夸也罢,心里都清楚——换成自己站在那个位置,未必能做得比褚韶华更聪明。
来源:贝尔影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