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瞪眼、咧嘴、手舞足蹈,62岁的李勤勤在《灼灼韶华》中的夸张表演,让观众直呼“简直是场灾难”。央视八年来的最低评分,就这样被一部原本备受期待的年代剧刷新了。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央视《灼灼韶华》遭网友群嘲恶评,这位老戏骨全责
瞪眼、咧嘴、手舞足蹈,62岁的李勤勤在《灼灼韶华》中的夸张表演,让观众直呼“简直是场灾难”。央视八年来的最低评分,就这样被一部原本备受期待的年代剧刷新了。
“看了两集就忍不下去了!”这是许多观众对央视八套新剧《灼灼韶华》的共同评价。这部剧开播第一天,就因脱离现实的剧情设计和浮夸表演引发大规模吐槽。
作为国家级媒体平台,央视播出的剧集一直以高品质、正能量的形象深入人心。《人世间》《山海情》等作品更是凭借扎实的剧情、精湛的演技成为现象级佳作。然而《灼灼韶华》却打破了这份期待,开播即遭遇口碑滑铁卢。
01 收视率飙升,口碑却断崖式下跌
《灼灼韶华》在央视八套开播后,收视率竟然飙升到2.6%-2.8%,这个数字确实不俗。毕竟有热依扎领衔主演,加上杨祐宁、丁勇岱等实力派加盟,观众自然愿意给面子。
这部剧改编自晋江文学城作家石头与水的小说《野心家》,背景设定在1916年。故事讲述中药商贾之女褚韶华(热依扎饰)为救兄长嫁入陈记药铺,并凭借自己的商业才能重振家业的经历。
制作阵容看起来也很强大。导演余丁曾凭《鸡毛飞上天》入围白玉兰最佳导演,编剧苏晓苑的代表作是《那年花开月正圆》。这样的组合本该是质量保证。
然而收视率高开不代表口碑好。豆瓣上很快涌现大片差评,评分一路下跌至5分区间,甚至被网友列为“央视近年最令人失望剧集”。
02 剧情离谱,年代剧秒变“武侠神剧”
观众们吐槽最厉害的,是这部剧脱离现实的剧情设计。这哪是年代剧,简直是武侠片啊。
开篇不久,女主褚韶华就上演了一出“马蹄救险”的戏码。看到马受惊冲过来,她直接冲过去救小孩——在真实的年代背景下,这种毫无防护的冒险行为几乎不可能成功。
更离谱的是后面遭遇土匪的戏份。女主竟然徒手抢夺枪支,还带领众人轻松突围,整套动作行云流水。观众怒骂:“这比抗日神剧还离谱!”
剧情的逻辑也让人摸不着头脑。女主对婆婆的态度转变堪称“断崖式”:前一天早上还保持冷静克制,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就突然情绪失控摔砸物品,既没有心理铺垫,也没有矛盾触发原因。
03 一位老戏骨,成为整部剧的“灾难现场”
如果说离谱的剧情是《灼灼韶华》的“硬伤”,那么李勤勤的表演则让这部剧的口碑雪上加霜。
李勤勤在剧中饰演陈母,一个大户人家的当家主母。按理说这种角色应该有威严有城府,但她却演成了一个咋咋呼呼的“纸老虎”。
她的表演充满了程式化的“用力”。表达愤怒时必瞪眼咧嘴,面部肌肉紧绷如“僵尸脸”;走路姿势刻意僵硬,仿佛在刻意模仿“大家长”的威严。
在儿子结婚的场合,她不仅要对菜品指手画脚,还把自己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她的一句“你像我们这种大户人家的媳妇吗?”本该彰显身份,却因夸张表现失去了一切威严。
04 反差巨大,好演员也救不了场
相比之下,剧中其他演员的表现还算可圈可点。热依扎虽然年近四十扮演少女引发一些争议,但她凭借真实细腻的演技,尤其是动人心魄的哭戏,让观众看到了经典角色“水花”的影子。
老戏骨丁勇岱的表现更是沉稳内敛。他甚至不需要做什么,只用一句话,一个眼神,就能瞬间将李勤勤那上蹿下跳的表演状态拉回“正常”轨道。这种反差感简直是公开处刑。
遗憾的是丁勇岱和唐曾等实力派演员的戏份少得可怜,开播不久便“下线”,根本无法撑起整部剧的口碑。观众无奈表示:“本来以为有丁勇岱和唐曾在,还能撑着看几集,结果他们没几分钟就没了”。
05 路径依赖,“恶婆婆专业户”的困境
李勤勤这次的表现,让人不禁思考:那么长时间被固定在某一类角色里,对演员来说究竟是福是祸?
作为圈内公认的“恶婆婆专业户”,她似乎陷入了一种表演上的“路径依赖”。这种依赖让她在面对陈母这个角色时,下意识地调动了自己最熟悉、也最省力的表演模式。
回想她曾在《亲爱的小孩》中扮演的婆婆,那个角色之所以能打动观众,关键就在于“生活化”。她演的不是一个标签,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市侩、有计较,但更有对家庭的牵挂。
但在《灼灼韶华》中,她仿佛是把过往所有“恶婆婆”的表演经验做了一次拙劣的复制粘贴,并且还按下了“放大”键。她只保留了“恶”的表象,却把“人”的复杂性与真实感彻底丢掉了。
06 观众质疑,央视选剧标准受冲击
《灼灼韶华》的口碑崩盘,不仅让剧集本身成为众矢之的,更对央视的平台公信力造成冲击。
长期以来,央视凭借《人世间》《山海情》《觉醒年代》等优质剧集,在观众心中建立了“品质保障”的形象。但《灼灼韶华》的出现,打破了这种信任。
许多老观众直言“没想到央视也会选这种剧,这次真是看走眼了”。更有观众表示“以后央视播新剧,得先等两天看看评论,再也不敢直接追了”。
为了缓解信任危机,有网友发现央视近期开始招募“观众代表”,计划让观众参与选片环节。这一举措被解读为对《灼灼韶华》口碑崩盘的回应。
07 个人形象,演员与角色的负面共振
观众对李勤勤表演的极度不宽容,仅仅是因为演技吗?恐怕不全是。
更深的原因,在于她强烈的、充满争议的个人公众形象,与她所扮演的这个“不讨喜”的角色,形成了一种致命的负面共振。
许多观众对李勤勤的印象,早已被她戏外的种种言行所定义。她曾扬言“只嫁老外,不嫁中国人”,这句惊人之语,让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背负着“崇洋媚外”的标签。
她的两段婚姻也确实践行了她的诺言,第一段嫁给了日本人山根,据说此事曾激怒了她身为退役老兵的父亲。随后她又嫁给了一位美国人,最终也因各种分歧而离婚。
这些早已成为公众谈资的过往,在她身上刻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当一个戏外本就因个人选择而不被部分观众所喜爱的演员,去扮演一个戏内惹人烦躁的角色时,观众便很难做到“人戏分离”。
豆瓣评分从开播初期的6分左右一路下跌至5分区间。各大社交平台上,“最失望央视剧”的榜单中,《灼灼韶华》稳居第一。
观众们说以后挑剧得看评分和预告,不能光信央视的牌子了。这场由一位老戏骨引发的口碑风暴,不仅给演员本人提了个醒,也让央视的选剧标准面临质疑。
在我看来:演技再好,也抵不过悬浮剧情和浮夸人设的拖累。《灼灼韶华》的翻车,不只是一个人的失败,更是整个创作团队的失职。观众的眼睛越来越雪亮,靠几个名演员和央视招牌就能糊弄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来源:雨洁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