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征|谈谈30集电视连续剧《亮剑》为什么20年过后仍经久不衰?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5 14:01 1

摘要:‌ 从2005年30集电视剧《亮剑》闪耀荧屏,至今已二十年过去了,这部经久不衰的经典为什么仍然吸引着九零后、OO后的眼球,日前,著名品牌策划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和华南师范及西北大学兼职教授、文化学者李长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亮剑》核心原因在于其塑造的精神内核、真

‌ 从2005年30集电视剧《亮剑》闪耀荧屏,至今已二十年过去了,这部经久不衰的经典为什么仍然吸引着九零后、OO后的眼球,日前,著名品牌策划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和华南师范及西北大学兼职教授、文化学者李长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亮剑》核心原因在于其塑造的精神内核、真实历史还原、立体人物群像与时代共鸣的完美结合‌,自2005年首播以来已重播超3000次,网络播放量破10亿次,成为跨越时代的文化现象——

精神内核引发集体共鸣

‌ “亮剑精神”的普世价值‌。剧中“纵然敌众我寡也要敢于亮剑”的宣言,提炼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逆境求生的精神基因。这种精神既适用于战争年代,也映射当代社会竞争、科技攻关等领域的奋斗逻辑。‌‌

‌ 家国情怀的深度浸润‌。通过李云龙、赵刚等角色对国家的忠诚与牺牲,唤醒了观众对民族苦难史的集体记忆,并转化为对和平年代的珍惜与责任感。‌‌

艺术创作的突破性成就

‌ 人物塑造去脸谱化‌。李云龙打破“高大全”英雄模式,兼具草莽匪气与军事智慧,其“宁跟李云龙啃窝头,不随楚云飞享锦衣”的人格魅力形成强烈代入感。‌‌剧中配角如孙德胜(‘骑兵连进攻’)、楚云飞(亦敌亦友的军人风骨)均呈现立体人性,日军角色也避免丑化,山本一木等反派展现专业素养,增强戏剧张力。‌‌

‌ 剧本与制作的精良品质‌。30集篇幅紧凑无冗余,战争场面高度还原历史战术细节,八路军军服污渍、武器磨损等道具设计颠覆同期抗日剧“衣着光鲜”的虚假感。‌‌剧中李幼斌等演员的表演浑然天成,如“魏和尚之死”片段中李云龙含泪嘶吼“杀人偿命”的细节,将战友情谊推向高潮。‌‌

跨代际传播的文化生命力

‌ 经典台词与网络文化的融合‌。剧中“意大利炮”“二营长”等梗经二次创作成为B站等平台的热门素材,吸引90后、00后观众主动参与文化解构与传播。‌‌

‌ 常看常新的多维解读‌。年轻观众从剧中读出职场生存法则(“狼走千里吃肉”)、管理智慧(李云龙的团队凝聚力),实现经典价值的现代转化。‌‌

来源:梦回迷城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