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难得糊涂——在电视剧里,当郑板桥书提笔书写这四个大字后,其妾饶室提醒,世人只当你真糊涂,于是板桥提跋语:“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
难得糊涂——在电视剧里,当郑板桥书提笔书写这四个大字后,其妾饶室提醒,世人只当你真糊涂,于是板桥提跋语:“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
提跋中点出了为官一任的艰难,如何从清醒到“装糊涂”,官场之中有太多腐败,做为一位好官要懂得在无奈中自我调节。
板桥的瘦竹特别出名,学书画的不可不了解他的生平故事。于是点开了这部2016年的作品《糊涂县令郑板桥》
郑板桥,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是“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剧中,应该是把真实郑板桥在河南范县和山东维县做县令的故事进行了合并。他独自牵驴上任,来到河南范县。他整治贪官污吏,带领百姓兴修水利,把范县的水稻种成贡米,展现了他智慧与仁爱、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公正无私的品质。任期满后,他牵驴回乡,范县百姓依依不舍地送别。
剧中,郑板桥在面对灾民时的艰难抉择,要不要开皇仓放皇粮?
当看到灾民们面黄肌瘦,他眼神中满是心疼,心中不禁一阵酸楚。他深知开仓放粮的后果非常严重,没有皇帝的命令,私自开仓放粮是要治罪的,甚至可能丢掉乌纱帽、掉脑袋。然而,当他看到灾民们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听到他们那微弱的哀求声时,皇帝的批注奏折却迟迟未到,再等下去,饿死的灾民越来越多。
他等不住了,提笔在瘦竹图旁书一首:
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
一枝一叶总关情。
他抬起头,望着天空,眼中闪过一丝决绝,转身对身边的衙役们说道:“开仓放粮,救百姓于水火!”衙役们面露难色,小声提醒道:“大人,这可是要掉脑袋的罪过啊!”郑板桥微微一笑,语气坚定地说:“百姓饿死,难道不是更大的罪过吗?我宁愿丢掉乌纱帽,也不愿看着他们饿死。”说完,他率先走向粮仓,亲自打开粮仓大门,救济了城里的数万名灾民,使他们免于饿死。
然而,奸佞小人却以此为由治他的罪。在牢中,他坐在冰冷的牢房里,他轻轻吟《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忘年之交慎郡王来看望他,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敬意。经过慎郡王和百姓们的举证,最后私自放皇粮的罪名不成立,危机解除,乾隆爷释放了郑板桥这位清官。(剧终)
郑板桥真实的人生经历,1963年生于兴化,家贫,亲人离别,39岁客居扬州,40岁中举,50岁任县令,61岁开仓得罪权贵,罢官。67岁再次客居扬州,1765年73岁病逝。晚年卖画为生,坚守清贫,以诗书画“三绝”闻名于世。
这部剧情节生动,演员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活,是一部值得一看的佳作。
(另最近在追《雍正王朝》,意外发李卫竟是饰演“郑板桥”的演员出演,那些年错过的宝藏老剧,慢慢追。)
来源:影视热议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