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甄嬛刚踏进宫门的那天,天还没亮。御花园里冷得要命,宫人们端着补曙色的灯,走来走去。她站在那儿穿着新做的粉色衣裙,手指都要冻青了,还努力朝陌生的地方张望。没人会想到,这个刚过十七岁的秀女,后来能让皇帝神魂颠倒。皇帝倒没露声色,他喜欢装深沉。可甄嬛满眼的憧憬,他一
甄嬛刚踏进宫门的那天,天还没亮。御花园里冷得要命,宫人们端着补曙色的灯,走来走去。她站在那儿穿着新做的粉色衣裙,手指都要冻青了,还努力朝陌生的地方张望。没人会想到,这个刚过十七岁的秀女,后来能让皇帝神魂颠倒。皇帝倒没露声色,他喜欢装深沉。可甄嬛满眼的憧憬,他一眼就看得清楚,心里头有块最软的地方被轻轻碰了一下。也许这才是真的“宠爱”的起点?
彼时的甄嬛,心里明明白白想着“喜欢就喜欢”,那点清澈甚至有些傻气,正是皇帝最没法拒绝的。可皇后呢?皇后从不羡慕别人有情有义。在她看来,所有女人不过宫闱争斗的对手。皇后是个极其复杂的人,没人能说得清她的心思到底有多深。那年甄嬛进宫,皇后正在后宫里和华妃死掐——她和华妃之间,那真是一代人的过节。
说来也是,华妃和皇后,谁不想把自己变成皇帝唯一的女人。只是皇后背后的那些故事,不是甄嬛一时半会能明白。皇后有个姐姐,叫纯元。纯元生得好,是个正经嫡女。按理嫡出就是天生的优势,可就是这身份,决定了皇后永远没法和姐姐比。偏偏皇帝最心疼的就是纯元。皇后到底是怎么把亲姐姐推下深渊的?
那些旧账,皇后说得不多。甄嬛和纯元长得太像,这不是巧合。后来还有人说,皇后用甄嬛的“这张脸”,拨掉了华妃这根钉子。谁也没想到,当甄嬛穿上纯元旧衣时,背后的算计全是皇后一手布的。可甄嬛不是傻子,她也没什么后盾。那时的她,被皇后设计、被华妃围攻,没想到最后就连皇帝也信不过她。大家都说甄嬛命好,可那会儿她的命真的好得起来吗?
有意思的是,皇后是真的怕了。她怕的不是甄嬛成为第二个华妃,而是怕甄嬛成为第二个“纯元”。皇后田小姐出身低微,是庶女,这事在中轴线两边早就传遍了。她爹有点官威,奈何母亲地位不高,小时候连个正经身份都没有,何谈未来。所以在争宠这件事上,她是拼劲力气的,有时候狠得自己都怕。只是,命运偏偏又给她留了个小口子。
甄嬛出宫那年,去甘露寺修行。说好听叫修行,其实是变相流放。皇后本该趁机收拾她,但是偏偏没能下死手。这事想起来有点蹊跷,不是她慈悲,是时机不对?有人说,她想让甄嬛自生自灭;有人却觉得,皇后是看不起甄嬛的能耐,觉得一个没靠山的小女子闹不出多大风浪。说到底,皇后选的路,就是把所有人往死里逼,最后自己却走进死胡同。
那场甘露寺的风波,其实幕后牵线的远不止一个皇后。有那么一回,皇后和安陵容、祺嫔说要去甘露寺祈福,还特地安排了些试探。她本想借机羞辱甄嬛,谁承想安陵容反而担心皇帝旧情复燃。皇后不是没想明白这个逻辑,只是赌气觉得——甄嬛如今已经孤立无援,无需多虑。她家里出事,全家受罚,甄嬛却不得不咬牙硬撑。进退维谷也是一种现实,那时的甄嬛,简直像个待宰的羔羊。
偏偏后宫一众人,都觉得某种意义上,甘露寺这盘棋,皇后稳赢。她派人去督查,弄得甄嬛在殿前“擦地板”。抬头那一刹那,皇后甚至有点满足。可世间事就这么奇怪,你以为别人会倒下,其实只是别人慢慢学会了怎么咬牙。
不能不说,这时候太后忽然插了一脚。沈眉庄替甄嬛跑了腿,太后对这事看在眼里。其实太后一直阔绰,这种小动作根本不在话下。派人到甘露寺送点吃穿用度、安排甄嬛每月抄佛经,还非得让人见证。表面上看着没什么,实际上是再明白不过的信号——皇后,别以为你说了算。后宫的规矩,太后永远在上头。
不过也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觉得太后并不是针对皇后,而是单纯觉得甄嬛可怜。可太后什么时候心里只想可怜人?她打的算盘,外人真猜不透。也许那一天沈眉庄到甘露寺,不光是为甄嬛,也是在传递什么消息。不管怎么说,甄嬛没倒下,反倒因为受难更坚韧了。很多时候,人都说太后心狠,其实她有自己的打算。
再说皇帝。他隔三差五去看望敬妃、胧月公主,就是避着沈眉庄。这不是没来由,皇帝其实不太放心甄嬛过得咋样。他爱的人死一个伤心,死两个崩溃。皇后偏不信这些,总觉得自己才是真爱。所以她曾经说出那句让人不寒而栗的话,“我真想让皇上见见姐姐年华老去的样子”。她嫉妒所有可以留下青春的人,却没办法阻止自己变老。
这样的宫廷,人有几个活得通透?皇后高高在上,却成了最没有安全感的人。她以为只要把喜欢的女人逐个清扫掉,就能留下她的地位,偏偏事实不是这么回事。有人喜欢把一切归咎于出身,皇后庶出的身份确实让她自卑又敏感。但更多的时候,她失败是因为把敌人看得太简单,也把自己估计得太高。可换个角度看,有些事也不能全怪她。大家都为自己而活,有人藏刀,有人示弱,没有人天生就是局外人。
在甘露寺事件上,皇后明明有机会,却没下狠手。这一手留情,没换来善果,只让她落得个被反咬的下场。甄嬛不是真的心慈手软,她心里多清楚所有人的路数——只是她还想给自己争点气面吧。有人说,若是皇后狠心一天,甄嬛就再没回头的机会。但你说,她真的能狠到最后一步吗?可能她自己后来都想不明白。
后宫这地方,讲究的是“活下去”。但又有谁真活得光明磊落?每个人都怕成为第二个纯元,怕死得过于体面。皇后不想让皇帝一辈子都想不通,这也算是她的执念。可有一说一,皇后那晚的忏悔像极了她年轻时的固执。她嘴上说自己无情,心里可能枯得厉害。她没有输给别人,只输给了自己的偏执。
甄嬛后来的沉浮,更多是先被逼到绝路,才有了后来的东山再起。皇后的防范,某种角度上也促成了甄嬛的坚韧。可说不定呢,要是没有太后、没有沈眉庄,这种历劫未必就能熬出头。其实有时候,像皇后这样的人,也未必是天生的反派。只是生不逢时,做了最难的那个选择。
到底宫里的路,不是每个人都能走到底。没有谁是赢家,甭管你是甄嬛这样的贵妃,还是皇后。她们都得在一步步试探、怀疑、计较当中活下去,不管最后结局是不是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仔细一想,那些看似偶然的转折,都是一场必然。
每个人都不完美,可谁还不是耗尽气力想留住一点曾经的东西。谁还能说清,到底什么是真正值当的?
来源:热情精灵0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