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观众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按时按点等更新,还觉得《灼灼韶华》要是按照这个路子继续往下播,说不准还真的能成行业的标杆。
文丨人参
最近《灼灼韶华》被一众网友捧上神坛,大家都觉得这部剧是可以接档《生万物》的年代大剧。
很多观众几乎每天晚上都会按时按点等更新,还觉得《灼灼韶华》要是按照这个路子继续往下播,说不准还真的能成行业的标杆。
但事实却和很多人的期待背道而驰,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柴碧云的出场。被不少网友批评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柴碧云演的康二妞几乎是一出场就引来了一片骂声,甚至还有不少观众直呼辣眼睛,看不下去,打算就此弃剧。
标标准准的网红脸往年代剧里那么一插,怎么看怎么不是那个味道。
难不成《灼灼韶华》真的要毁在一个配角手里?
《灼灼韶华》刚开播的时候口碑的确不错,能在央视8套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也不会差到哪去,大家还是比较相信央妈的眼光。
电视剧里的男女主分别是杨佑宁和热依扎,这俩人在圈子里混了这么多年,身上很少有绯闻,首先就保住了路人缘。
其次,热依扎身上还有《甄嬛传》里宁嫔的角色加持,很多观众都是等着看拽妃怎么带大家一路打怪升级才来的。
此外还有不少人在夸《灼灼韶华》没水剧情,里面不管是场景布局,还是很多小配角的衣裳都完美的贴合年代感这三个字。
但是坏就坏在柴碧云出来了,她演的是个被卖到青楼里的苦情角色,按理来说这个角色的人设还不错,演好了说不定能圈一波路人粉。
结果柴碧云不仅没圈到路人粉,反而把很多路人给吓了一大跳。
不少观众都表示她出场的那一瞬间实在太吓人了,笑的时候嘴角直接咧到耳根不说,眼角的褶子更是一层接着一层往上堆,不知道的还以为误入了什么鬼片。
而且她在表演情绪激动的时候,直接给大家呈现了什么叫做五官乱飞。
观众本来是抱着十二万分的热情来看的,结果没想到来了场十二万分的惊吓。
这就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归队》刚播出那段时间,被骂上热搜的袁姗姗。
要知道《归队》也算是未播先火的标准案例了,因为里面的演员,不是老戏骨就是实力派。
各个又敬业又能吃苦,就差拍着胸脯告诉观众,绝对不会有出戏的烦恼。
还有就是《归队》里面也没什么乱七八糟的感情线,大家可以放心大胆的往下看。
结果袁珊珊一出来,不少观众直呼,她跟其他演员往那一比看着简直不是一个图层里的。
那段时间的《归队》口碑的确因为她下滑了一些,但好在后来袁姗姗也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不堪大用。
其实这类现象在影视圈不少见,现在影视行业发展的速度特别快,作品往外推的速度也快,但部分演员的演技却没有办法跟上大众审美。
尤其是某些演员为了追求热度和流量,不断的去接戏,却拿不出充分的时间打磨演技。
而观众但是审美和鉴赏能力也在不断往上提,不愿意再去为那些表演差的演员买单,于是作品的口碑也就跟着被影响了。
要知道《灼灼韶华》现在能取得这样的口碑绝对不容易。
光是说热依扎在里边的演技就能撑起半边天,再加上杨祐宁、茅子俊、唐曾等实力派演员的加持才走到这个地步的。
而且这部剧的题材也非常妙,完美的迎合了当下市场最喜欢的大女主剧本。
在某种意义上有非常完美的教育意义,能让大家知道,哪怕在民国那样的背景下,女性只要想做,依旧能够完美的成长。
而且其中的女性成长史和商战元素也是两股绳交织成了一股,落魄千金到商业巨擘的逆袭故事视角也觉得新颖,按理来说应该会稳稳的走下去。
虽然个人角色的争议对具体口碑的确存在不小的影响,也存在会有一部分观众群体因为里面的一个角色而放弃整部剧的情况。
其实这种情况很正常,因为如今的观众看剧在意的早就不是里面有没有流量明星,而是自己的观剧体验。
但凡里面某个角色演技拉胯或者人设不讨喜,就很容易破坏聚集的整体氛围,导致沉浸感和连贯性彻底断裂。
到时候观众频繁的因为康二妞这个角色出戏,那时间一长,弃剧的可能性自然也是成倍的向上翻。
不说别的,就说前几年爆火的《破冰行动》,当时真的是全网都在讨论这部电视剧,关键是这部剧还是以真实缉毒案为蓝本创作的。
里边的王劲松,吴刚,还有任达华等老戏骨的演技一出让不少人一个劲的拍手大喊,真爽。
就连相比于这些老戏骨,演技不太成熟的黄景瑜都完美的贴合了自己的角色,但坏就坏在了他的感情线。
这些感情线不仅拖沓,还和快节奏的缉毒主线,格格不入。
以至于当时全网的观众看到感情戏就二话不说的快进跳跃,恨不得亲自钻到电视里去把这条感情线揪出去。
现在很多人再提起《破冰行动》时,第一反应都是觉得男主的感情戏拉低了整部剧的格调,否则《破冰行动》绝对能够一飞冲天,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现象级爆剧。
不管是创作方还是观众,都应该清楚电视剧是一个整体,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一定的概率,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创作者在打磨剧本的时候,需要反复斟酌每个角色的情节,同时要考虑好演员的演技,角色的塑造,剧情的走向等因素。
剧本弄好了之后,创作者也需要和演员进行沟通,根据其中的争议进行调整,最重要的还要参考那些前车之鉴。
毕竟你播出去的电视剧是要给观众看的,如果不尊重观众的反馈,也不想着去反思改进,那创作的意义又在哪呢?
来源:GONGSAM零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