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莲花楼》才知李相夷化身李莲花,为什么百川院认不出自家门主?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3 14:00 1

摘要:在江湖的烟火中,有这样一个身影,他提着药箱,身着布衣,穿梭于乡野市镇之间,自诩为“能医死人、肉白骨”的江湖游医。他言语温和,总是带着似有若无、敷衍般的笑容,仿佛世间诸事皆不入他心。他,便是李莲花,一个名字普通、身份普通,乍看还有些像骗子的平凡人。

在江湖的烟火中,有这样一个身影,他提着药箱,身着布衣,穿梭于乡野市镇之间,自诩为“能医死人、肉白骨”的江湖游医。他言语温和,总是带着似有若无、敷衍般的笑容,仿佛世间诸事皆不入他心。他,便是李莲花,一个名字普通、身份普通,乍看还有些像骗子的平凡人。

然而,时光回溯十年,他曾站在江湖之巅。他是四顾门门主李相夷,是凭借一剑便能惊动九州、舞动红绸剑惊艳京华的少年传奇,是喊出“邪魔未尽,何以家为”的江湖正道之光。

令人诧异的是,他昔日最强的对手——金鸳盟盟主笛飞声,仅因偶然瞥见的一个身法,就认出了他;黄泉府主手下的牛头马面,也因他不经意间施展的步法而心生怀疑;甚至他的师娘,仅凭一句话、一个声音,就笃定他已归来。

如此一来,疑问便油然而生:那些曾经与他最亲近、最熟悉,曾与他一同出生入死的百川院旧部,为何竟集体“认不出”李莲花就是李相夷?这究竟是他们真的眼力不佳,还是……另有隐情?

一、非不能,实不为

百川院的核心成员,大多来自原四顾门。乔婉勉,是他曾经深情爱恋且即将迎娶的女子;纪汉佛、白江鹑,是与他一同订立门规、并肩作战的兄弟;云彼丘,更是他信任至极的军师与挚友。

这些人对李相夷的熟悉程度,远超常人。他反手持剑的习惯、对花生过敏的体质、说话时偶尔扬起的眉梢、思考时食指无意识敲击桌面的节奏……这些融入骨髓的细节,早已深深烙印在他们的记忆里。

实际上,他们已然察觉。乔婉勉在一次打斗中,看到他反手出剑的姿势,整个人瞬间如遭电击,眼神慌乱,欲言又止;纪汉佛在李莲花无意间拒绝吃花生后,神情剧变,久久沉默不语。他们并非毫无怀疑,也不是没有发现端倪,更不是真的“认不出来”。

他们只是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沉默,默契而一致地保持缄默。

二、后李相夷时代的“新生”

十年前的李相夷,光芒太过耀眼,锋芒也过于锐利。他追求纯粹的正义,行事却独断专行。他带领四顾门秉持正道、除奸去恶,却在无形中让众人的意志被他的光芒所笼罩。

他说向东,无人敢往西;他决定战斗,全门上下无人敢退缩。他是众人仰望的完美领袖,却也成为了他人难以挣脱的符号。

当他与笛飞声在东海一战后失踪,四顾门随之瓦解,这些人反倒获得了一种“自由”。

乔婉勉无需再活在他的万丈光芒之下,无需永远追赶他的步伐,她可以停下匆忙的脚步,去享受被人呵护与关爱的时光;云彼丘不必再生活在被门主支配的阴影中,能够在百川院安稳度日,甚至还能减轻曾给门主下毒的负罪感;纪汉佛和白江鹑终于能够按照自己的理念去践行正义,不再仅仅是“李相夷的手下”;而肖紫衿,这个一直活在他影子里的副门主,终于有机会走到台前,甚至接手了他曾经的爱人。

在曾经四顾门的废墟上,诞生了一个更具“人性”、更让人感到轻松,也更符合众人需求的百川院。所以,并非他们认不出李相夷,而是他们不愿打破眼前这来之不易的平衡。

三、跌落神坛后的世态炎凉

李相夷的一生,最沉重的伤痛并非来自东海之战,也不是碧茶之毒,而是源自那些他曾经最为信任的人。

云彼丘,仅仅因为一位女子的眼泪,就对他下了天下至毒“碧茶”;肖紫衿,在他生死未卜之时,迅速解散四顾门,还将门派的覆灭归咎于他一人之错;乔婉勉,在他大战前最需要支持的时刻,送去的不是鼓励与安慰,而是一封绝情的分手信;甚至那些普通门人,在事后也轻易地相信是他的“刚愎自用”导致了大战失败、门派解散。

他们并非不了解李相夷的为人,只是当他们突然发现,原来高高在上的神也会流血、也会倒下时,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弑神”。

人性便是如此,当你太过强大,他们会觉得压抑;当你倒下,他们却又觉得解脱。

四、李莲花的自我救赎

而李相夷呢?或许他早已看透这一切。所以他从不主动承认自己就是李相夷,宁可做李莲花,一个看似没什么大出息,却至少能活得轻松自在的游医。他并非没有能力重回巅峰,不是无法召集旧部、重整山河,而是他毅然选择了放下。这并非是对他人的宽容,而是对自己的救赎。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他亲手埋葬了那个不可一世的少年门主,而后牵着一条名叫“狐狸精”的狗,迈向江湖的远方。他不需要他人的认可,更不需要谁来忏悔。他选择成为李莲花,本身就是对过往的一种回应。

所以,百川院并非认不出李莲花,而是他们共同选择了一场心照不宣的告别仪式。他们需要李相夷成为一个遥远的传说,而非重归的现实。而李相夷,也配合完成了这场演出。他收敛锋芒、隐藏武功,甚至连生活习惯都刻意改变。

他给了众人一个“认不出”的理由,也给自己创造了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这便是《莲花楼》中深藏的悲剧,也是贴近现实的一则寓言:有时候,你最亲近的人,未必是最希望你过得好的人。而真正的放下,不是忘却,而是即便我依旧记得你,却再也不想与你重逢。

你瞧,并非每一场重逢都值得热泪盈眶。有些重逢,不见或许才是最好的选择。李莲花明白,百川院明白,我们,也应该明白了。 #百度影视巨星计划#

来源:品则悠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