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如懿传》:青樱三大失误致全后宫不和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3 07:36 2

摘要:在《如懿传》最初两集中,尽管如懿为女主,她在皇宫中的处境却异常孤独,甚至比乾隆更显形单影只。后宫女人们大多各有盟友,琅嬅至少能同高晞月和金玉妍谈天说地。然而如懿的身边,始终只剩下那个无条件支持自己的海兰,这份陪伴显得格外珍贵。

在《如懿传》最初两集中,尽管如懿为女主,她在皇宫中的处境却异常孤独,甚至比乾隆更显形单影只。后宫女人们大多各有盟友,琅嬅至少能同高晞月和金玉妍谈天说地。然而如懿的身边,始终只剩下那个无条件支持自己的海兰,这份陪伴显得格外珍贵。

若从如懿的角度审视,她之所以被太后和诸位妃嫔视为眼中钉,或许源于乾隆对她的偏爱。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乾隆并非独宠如懿,同样关照高晞月和金玉妍。追根溯源,如懿之所以在宫中人缘不佳,与她自青樱时期就频频表现出的高调、不合时宜的举止密切相关。这些举动无形间伤了太后、琅嬅及高晞月的心,关系逐渐疏远。

第一次让本可以成为同盟者的人转为对立,源于她在选福晋时迟到。虽然皇家选秀离现代人生活甚远,但与职场面试的场景何其相似。一家顶尖公司的面试,所有候选人守时唯独她迟到,若无特殊关系,她恐怕早被取消资格。如懿却仗凭乾隆的偏爱,插队面试甚至直接“抢”下琅嬅已臻手中的福晋之位。这种行为不仅让琅嬅难堪,旁观的秀女也免不了心生芥蒂。从太后的立场本就对如懿不满,如今伴着制度被破坏,新老成员间不满的情绪只会加剧。至于琅嬅、高晞月,被抢走机会后更难与如懿和睦相处。若如懿当时没迟到,或许她们只是心有嫉妒,而不会心存怨恨。

如懿不仅得罪了宫中的权力结构,还未曾考虑未来的处境。在注重等级的皇家生活,甚至在普通家庭,婚前便如此张扬并与潜在的亲友结怨,谁会觉得这是明智之举呢?她仗宠而行,似乎忘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和后果。

第二次让矛盾加重的,是与乾隆的圆房。乾隆作为亲王,初夜留给初恋,这在当时极为罕见。高晞月能体会琅嬅的失落,青樱却毫无共情,只一味欣喜自己的特殊待遇。丈夫选在新婚夜冷落嫡福晋,本身就是对对方的伤害。即使如懿无力阻止,但若能设身处地、主动修复与琅嬅的关系,或许情况不会如此紧张。事实上,她并未展现哪怕一丝关切,琅嬅做皇后后,她依旧对其不以为意,屡屡在聚会时态度懒散。再到后来姚黄牡丹的纷争,如懿始终不懂收敛。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琅嬅的宽容。虽然因乾隆的选择失了面子,在旁人的劝说下她没有采取激烈手段对付如懿,反而选择以嫡福晋的身份表现更高的气度。这种做法无疑更令人敬佩。

第三次让矛盾公开化的,是如懿逼太后喝鸡汤。雍正去世,丧礼期间,青樱为太后递上一碗鸡汤,被批评食材“喧宾夺主”。面对太后的暗示,她不仅没领会,反而坚持自己的想法。太后用婉转的话点出权力层级与规矩,而青樱却硬要让太后喝那碗汤。无论从尊重长辈还是权力角度来说,都显得不知进退。如此一来,她非但没获得认同,反而把太后推向敌对阵营。这种无视场合、不懂变通的做事方式,即使在现代职场同样惹人厌烦。

如懿在初入宫廷时,有些言行为自己树立了太多障碍。诸多可以化解的小事因其不懂世故而演变为日后的困境。从剧情发展来她倚仗宠爱却忽视人际关系的维护,最终的落寞也不能仅归咎于外界构陷。倘若她能在关键细节稍作转圜,或许结局不至于如此冷清。

来源:睡醒想见你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