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9 月 10 号那天,影视圈突然炸出个大瓜 —— 原本定好虞书欣当女主的 S + 级剧《一念江南》,网传因为虞书欣深陷舆论风波,剧组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夜找陈都灵救场。这消息一出来,粉丝和路人都炸了锅,结果当晚陈都灵团队就火速辟谣,说 “就是粉丝人脉传的谣言
9 月 10 号那天,影视圈突然炸出个大瓜 —— 原本定好虞书欣当女主的 S + 级剧《一念江南》,网传因为虞书欣深陷舆论风波,剧组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连夜找陈都灵救场。这消息一出来,粉丝和路人都炸了锅,结果当晚陈都灵团队就火速辟谣,说 “就是粉丝人脉传的谣言,没任何接触”,可这事儿还没完,更乱的在后头。
先把时间线理清楚:一开始《一念江南》传的是虞书欣和王安宇二搭,粉丝早就开始盼着开机,结果 9 月 10 号突然有人说虞书欣这边出了舆论问题,剧组怕受影响,紧急联系陈都灵接盘。有网友晒出所谓 “剧组内部聊天记录”,说 “已经给陈都灵发剧本了,就等她点头”,评论区瞬间吵翻,虞书欣粉丝说 “没实锤别造谣”,王安宇粉丝更懵:“我们家连开机应援都没收到通知,这是要黄了?” 当晚陈都灵工作室直接发文字辟谣,明确说 “相关传言不实,仅为粉丝人脉传言,团队未与剧组有任何接触”,态度干脆得被网友夸 “人间清醒”。
可这边辟谣了,剧组那边又出状况:9 月 11 号,制片人杨启明重发了原阵容海报,可仔细看就发现不对劲 —— 海报上只标了虞书欣的女主位置,男主王安宇的名字没了,标注成 “男主待定”,而且之前说的 9 月中旬开机,现在连个具体时间都没提。更离谱的是,有业内人士爆料,这部剧的评级疑似从 S + 降到了 A+,原因是 “女主舆情风险 + 男主未定,平台对项目信心下降”。网友看了都调侃:“这哪是拍剧啊,分明是玩真人版《鱿鱼游戏》,一步错就可能全剧凉!”
其实这种 “流量艺人出事,剧组跟着遭殃” 的事儿,在圈里早就不是新鲜事了。前两年有部 S + 剧《风起长安》,都快开机了,原定男主突然陷舆论风波,剧组临时找别的演员救场,结果拍摄延期 3 个月,成本多花了 2000 多万,最后播出时因为剧情剪得乱七八糟,口碑票房双扑街;还有去年的《锦绣令》,女主开播前被曝问题,平台紧急把她的戏份剪得只剩 10 分钟,硬改成群像剧,观众看得一头雾水,直接打了 2.8 分。这些案例都说明,现在的 S + 项目太依赖流量艺人,抗风险能力弱得像纸糊的。
咱就说《一念江南》这事儿,最冤的是谁?是普通观众啊!多少人从去年就等着虞书欣和王安宇二搭,毕竟之前他俩合作的剧口碑挺好,结果现在整这出,期待值直接砍半。再看剧组的操作,一边怕虞书欣的舆情影响项目,想 “去虞书欣化”,一边又找不到能撑起 S + 剧的替代人选,只能临时拉陈都灵出来溜一圈,被辟谣后又重发原阵容海报,可男主又待定了 ——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明眼人都看出来,剧组根本没拿定主意,就是在 “死扛” 和 “放弃” 之间反复横跳。
更让人无语的是行业里的这种 “病急乱投医” 的风气。一遇到流量艺人出事,第一反应不是想办法稳住项目,而是先找个别的艺人 “溜粉”,制造 “救场” 话题,生怕热度降下来。可陈都灵团队偏不按这个套路来,不蹭热度、不搞暧昧,直接辟谣,既保护了自己,也没给剧组添乱 —— 这对比下来,那些趁乱炒 “备选女主” 话题的艺人团队,真该学学什么叫 “专业”。
还有个关键点:为啥 S + 项目这么脆弱?因为很多片方选角时,只看艺人的流量和粉丝量,根本不做 “备选方案”。就像《一念江南》,当初定虞书欣,大概率是看中她的热度,可没考虑过万一出舆情怎么办,现在出了事才发现,能接下这个女主、还能让平台认可的艺人,根本没几个。这就跟做生意不准备备用资金一样,一旦遇到风险,直接就慌了神。
说到底,影视项目的核心应该是作品质量,而不是单一的流量艺人。如果剧本够好、制作够扎实,就算换个演员,也未必会差;可如果只靠流量撑场面,那艺人一出事,整个项目就跟着完蛋。希望《一念江南》这次的风波,能给行业提个醒:别再把宝全压在流量身上了,多花点心思在剧本和风险管控上,才是长久之计。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觉得《一念江南》该坚持用虞书欣,还是换角重新开始?如果换角,你觉得谁最适合这个女主?还有你有没有追过因艺人问题黄了的剧?来评论区聊聊你的经历和看法吧!
来源:百影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