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韶华》:娘家不行婆家行,商业天才韶华为什么救不了褚家?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2 23:52 2

摘要:在《灼灼韶华》中,褚韶华是一个不世出的商业天才,自从加入陈家、经营药铺开始,她的一切像极了爽文的经历——金牌导购、全店销冠、科技研发、市场开拓,韶华凭借一己之力,将外来户陈记药铺变成了京城里的网红店铺。

在《灼灼韶华》中,褚韶华是一个不世出的商业天才,自从加入陈家、经营药铺开始,她的一切像极了爽文的经历——金牌导购、全店销冠、科技研发、市场开拓,韶华凭借一己之力,将外来户陈记药铺变成了京城里的网红店铺。

惊喜满满,创意多多。自从陈家搬到北京城之后,韶华的一身本领、金牌点子终于有了用武之地。在陈记药铺的平台加持下,韶华开始了开挂一般的人生,她天生头脑灵活、手握核心科技,总能有奇思妙想的生意经。

送货上门,提前百年实现了同城快送;夜间营业,开创7×24小时的先河;代客煎药,一站式服务方便顾客;研发新品,打造药铺产品矩阵……桩桩件件、点点滴滴,都是韶华的创意。

站在21世纪的今天,这一切不过是稀松平常、司空见惯,但在一百年前的民国,韶华却是引领潮流、遥遥领先。

这女性成长、草根逆袭的剧情,简直让人惊呼过瘾。只是,在惊叹过后,我们不禁会产生疑问——既然褚韶华是商业奇才,为什么在出嫁之前,她还是无力挽救自家的迟春堂呢?

墙里开花墙外香,娘家不行婆家行。同样是有技术、有能力的天才,出现韶华身上的反差,是平台优势带来的必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婚后的韶华,之所以驶入了事业的快车道,离不开陈记药铺平台的加持。事实上,在结婚之前,对于玉容粉的产品配方,韶华早就一清二楚。只是,既然科技创新、研发新品,必然要有真金白银的投入,这恰恰是褚家人最大的短板。

在嫁给陈大顺之前,韶华在娘家过着贫苦的生活。和阿Q一样,褚家的祖上也曾阔过,但是家族事业的接力棒传到了韶华父亲这一辈,却被他吃喝嫖赌、疯狂败家。最终,褚家从大户人家变成了破落门户。

在韶华出嫁之前,褚家有多落魄,我举个例子,大家自行体会。

在褚建中误买赃物时,他花了四百大洋买了八担的黄芪。这四百块中,褚建中掏空了全部的家底,最终也只是拿出了四十块——剩下的三百六十块都是借的高利贷。

以褚家的财力,即使韶华有研发新品的能力,但是却始终缺少项目启动的资金。事实上,对于科技研发而言,迟春堂缺的不只是资金,更是试错的空间和底气。毕竟,采购原料、试制新品需要大笔的资金,对于褚家来说,无异于一场冒险。

就像是年轻人创业,富二代们总能背靠家族资源,大胆试错、四处撒钱,因为他们有容错的空间;但是普通人却往往输不起,因为他们没有足够强大的资金实力,一旦创业失败,就是万劫不复。

这就是褚韶华在娘家面临的处境——她缺少的不是研发新品的能力,而是允许失败的资源底气。

在陈家,公公大笔一挥,就能先免费赠送产品小样一百五十盒,这样的场景换作褚家,永远都不可能出现。

平台,对于韶华来说,是娘家和婆家最直观的区别。但是,真正让韶华在陈家大展拳脚、绽放光芒的却是家人的支持。

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

在褚家,韶华从来都是毫无话语权。褚家是最传统的封建家庭,母亲、哥哥才是全家的话事人,在家庭决策、药铺经营上,韶华始终都是边缘的角色。所以,纵然她有经商天赋,却始终没有施展才华的空间。

婚后的韶华,在陈家获得了丈夫的支持和公公的赏识。大顺对她言听计从,公公对她明贬暗褒,韶华所有超越时代、版本领先的想法,都得到了父子两人的支持。

事实上,和宠妻狂魔大顺相比,公公的站台发声才显得更加难能可贵。在彼时的中国,女子抛头露面、开店经商并不是被世俗所能理解和支持的事情。韶华的公公嘴硬心软,和一般的封建家长相比,他更加开明和进步,所以,他才会把舞台交给儿媳妇,让她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无论是送货上门,还是柜台卖药,无论是产品试制,还是赠送试用,韶华的所有创意从头脑风暴到落地执行的背后,都离不开公公的影子。这种被信任的权力,让韶华能够实施自己的商业理念,而不必处处掣肘。

一个人的潜力,往往需要在被肯定的环境中才能被激发。韶华在婆家有多自由,在娘家就有多憋屈。对比资源有限、观念落后的迟春堂,陈记药铺是妥妥的降维打击。

好的平台,是能力的放大镜;好的环境,是天才的孵化器。自始至终,韶华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展示能力的舞台。

来源:烟花五月下苏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