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赴山海》中,柳随风是暗藏在萧秋水身边的反派。他顶着风朗的马甲、冒充福袋的设定,从一开始就轻轻松松地骗取了萧秋水的信任,成了他的心腹之一。
在《赴山海》中,柳随风是暗藏在萧秋水身边的反派。他顶着风朗的马甲、冒充福袋的设定,从一开始就轻轻松松地骗取了萧秋水的信任,成了他的心腹之一。
作为权力帮的副帮主,柳随风卧底在萧家,对于萧秋水的想法一清二楚,对于萧家人的应对心知肚明。因此,在柳随风的眼中,一切等于明牌开局。正是有了上帝视角的优势,他才能在双方的对决中提前布局、占据上风。
内鬼在身边,迟早被看穿。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柳随风冒充风朗并不是天衣无缝、无懈可击。例如,柳随风出现在萧家的第一天,萧母就对他的身份产生了怀疑。她东拉西扯、旁敲侧击地一番试探,并未让柳随风露出破绽。
只是,假的真不了。随着剧情的推进,柳随风身上的疑点越来越多。
例如,在权力帮的内鬼邱伯暴露之前,他最后见到的人偏偏是假风朗和唐方;又例如,在萧秋水假扮柳随风时,假风朗手中的白色折扇绘有一柄素扇五瓣兰的图案,这是权力帮副帮主的专属LOGO;再例如,在面临权力帮爪牙查验身份时,假风朗居然祭出了流云水袖的帮主夫人经典招式。
世上所有的人和事,一次是意外,两次是巧合,三次就是必然。假风朗接二连三地露出破绽,萧秋水为什么却始终没有发现他身上的诸多疑点呢?
一切很简单,只有两个字——时机。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就像是在荒郊野外遇到了顺风车,在睡意袭来的时候遇到了枕头,大多数人都会满心欢喜、放松警惕。萧秋水与柳随风的相遇,正是天时地利人和叠加之下的必然结果。
在杀死傅天义之后,玩过系统、看过剧本的萧秋水已经知道了接下来的剧情——惹怒权力帮、萧家被灭门。为了逆天改命、再写剧情,萧秋水开始寻找自己之前改编原作时加入的各种道具外挂。
然而,天不遂人愿,事常逆己心。萧秋水满世界地找外挂,却发现一切都不是自己笔下的设定——大宝剑变成了修脚刀,白狼变成了黄狗,加特林变成了竹桶。
萧秋水渐渐地失去了信心,陷入了绝望。偏偏在这个时候,他遇上了柳随风假扮的风朗。柳随风既有玉佩、又有宝剑,手臂上还有伤疤,在这样的巧合面前,萧秋水自然认为这就是他的福袋。
毕竟,从萧秋水的视角来看,风朗没有处心积虑地接近自己,反倒是神州结义的兄弟们千辛万苦寻得的外挂。在这样的心理暗示下,他自然会对风朗的身份深信不疑。
萧秋水陷入了迷之自信,既是风朗出现的时机过于巧合,更重要的是,风朗是他改编原著时原创的人物。
在大熙的江湖里,从浣花剑到权力帮,从吴老夫人到朱大天王,所有的江湖体系和秩序都是原著框架内的产物,但风朗却完全不同。
在萧秋水看来,风朗是自己增加的设定,因此,在大熙的宇宙里,没有人知道风朗的存在,自然不会有人冒充一个原本不存在的人物。
不过,事出反常,必有妖孽。虽然萧秋水与风朗之间,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但是,自从权力帮现身、报复萧家人开始,所有人都能看出,权力帮的行动有计划、有落实,环环相扣、步步紧逼,做局的痕迹过于明显。
名为复仇萧秋水,实为抢夺英雄令。在整场行动中,始终有人在暗中操控着一切。萧家内部有奸细,剑庐之中有内鬼,是闭着眼睛都能猜到的结果,萧秋水为什么还是对假风朗信任有加呢?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柳随风潜伏期间,萧家父子也确实产生过有内鬼的想法。
巧合的是,在每一次出现意外后,萧秋水总能找到一个内鬼——前有潜伏多年的邱伯,后有父亲的挚友康出渔。每当萧秋水产生怀疑,总能找到一个货真价实的内鬼,接连成功的抓内鬼经历,让萧秋水产生了自始至终、尽在掌控的错觉。
柳随风正是利用了萧秋水心理上的盲区,这才能瞒天过海、浑水摸鱼。
何况,每一个大侠都是从菜鸟开始起步。与久历江湖、奸邪狡黠的柳随风不同,此时的萧秋水空有侠义精神、江湖经验不足。他像是出入江湖的一张白纸,虽然心怀正义、满腔热血,但是在面对人心和伪装时,却很难察觉到背后的猫腻。
自古江湖如职场,不交学费不成长。萧秋水初入江湖,自然少不了要被江湖毒打,这是所有英雄成长的必经之路。
总有一天,历经风雨、经验满级的萧秋水会明白,江湖险恶,终不及人心难测。
来源:烟花五月下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