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到绝世美女的代表,许多观众第一时间脑海里会闪现许多人的脸,但说起《西游记》,许多观众脱口而出会说“女儿国国王“。
5个版本女儿国国王对比:有人成经典,有人埃及风,有人欧美风
提到绝世美女的代表,许多观众第一时间脑海里会闪现许多人的脸,但说起《西游记》,许多观众脱口而出会说“女儿国国王“。
原著中关于这个人物的介绍并不多,除了突出了她的“淫“,再一个就是美貌,说她高贵典雅如瑶池王母,神采照人。
所以影视剧中关于这个角色的选择,首要条件就是“美女“,不过因为个人塑造再加上剧组妆造等多方面原因,导致出来的效果也不一样。
朱琳(86版《西游记》)- 无法逾越的经典,端庄典雅
说到女儿国国王,绝大多数人脑海中第一个浮现的,一定是朱琳老师的身影。她的演绎之所以被奉为经典,远不止于美貌。
朱琳的长相是标准的东方美人,面若银盘,眉眼含情,既有一国之君的端庄大气,又有面对心爱之人时的温柔妩媚与娇羞。
她将国王的威仪与女子的柔情完美融合,真正诠释了什么是“柔情似水,艳而不俗”。
另外,她的妆容是那个时代最经典的古典审美。柳叶细眉、柔和眼线、近乎裸色的唇妆,一切都旨在突出她本身优越的骨相和饱满的深情。
服装上,鹅黄色凤袍、轻盈的头纱和精致的珠钗,营造了一种高贵、典雅又浪漫的氛围,非常符合国宝级的身份。
“烛下诉情”和“泪眼送别”两场戏,她无需过多言语,仅凭眼神就将女儿的娇羞、帝王的克制、爱而不得的心痛演绎得淋漓尽致,成就了永恒的荧屏记忆。
赵丽颖(电影《西游记女儿国》)- 清纯灵动,不谙世事
赵丽颖版本则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更现代化的解读,她的圆脸大眼睛赋予了角色少女的纯真和灵动感。
这个版本的女儿国国王更像一个刚刚情窦初开、对爱情充满美好憧憬、不谙世事的“少女国王”,而非一个成熟稳重的统治者。
她的表演重点在于那种未经世事的纯粹和勇敢。
另外,妆造明显更现代化、更精致。眉毛是流行的落尾眉,唇色是温柔的西柚或豆沙色,发型是简单的编发和头饰。
整体造型非常精美,像从画里走出来的精灵,但少了一丝帝王的威仪,多了一份仙气和少女感。
不过许多造型也被吐槽偏欧美风,缺乏了中式审美的美感。
舒畅(张纪中版《西游记》):诠释了一个更加天真烂漫、甚至有些俏皮的国王
妆造上带有一些异域风情,更像一个被保护得很好的贵族少女,对爱情是一种直接的崇拜和向往。
不过观众认为“像公主而非女王”。
胡静(《齐天大圣孙悟空》):真正得到唐僧的女儿国国王,还跟对方生了一大堆孩子,改编比较大胆。
胡静本身就是古典美女的代表人物,自带一种温婉端庄的气质,她的扮相明艳照人,妆容相对浓丽,更突出其五官的立体和美艳,气质上带有一丝冷艳和高贵。
王力可(浙版《西游记》):其造型见证了影视剧的创新与更迭,比较大胆。
她的造型可能是最大胆的,头饰极具分量感,妆容也较为浓重,试图塑造一种雍容华贵、气场强大的女王形象,但造型偶尔会显得有些“压人”。
综上所述,细看每位“女儿国国王”的塑造,都融合了演员自身特质、时代审美和创作团队的理解:
经典代表:朱琳的经典在于“神形兼备”:她不仅美,更用精湛的演技演活了国王的“威”与“柔”,她的妆造完美服务于角色,成就了时代经典。
她演绎出了角色身为女王的端庄、面对爱情时的真挚与克制,以及最终放手时的深明大义。
后世版本的差异在于“时代审美”和“解读角度”:赵丽颖的“清纯”、舒畅的“天真”、胡静的“美艳”、王力可的“贵气”,都是不同创作团队基于当时审美对“女儿国国王”这一形象的重新解构。
她们的妆造也更倾向于视觉冲击力和时尚感(如王力可版的埃及风),有时会稍显脱离“国王”的稳重身份。
当然,除了这5个版本,还有其他版本的女儿国国王,剧组和演员都在诠释这一形象上加入了自己的解读和思考,但视觉效果吗?就看观众的反馈了。
总之,历代“女儿国国王”的扮演者都各具特色。
而朱琳的版本因其神形兼备的演绎和与时代经典的绑定,成为许多人心中不可逾越的经典。
其他版本的尝试,也让观众看到了不同时代对同一角色的多元解读和审美变化。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
来源:书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