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视率2.8!央视新剧全员演技在线,她一出场弃剧声一片差评满天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2 18:40 2

摘要:一部剧集能火到什么地步?央视出品的年代大剧《灼灼韶华》一开播就给出了答案,收视数据直接突破2.8,目前来看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这部剧是真的火了,但是如果你打开评论区,评价却是两极分化。

[浮云]《灼灼韶华》这部剧直接是收视率断档领先,2.8的收视率一骑绝尘,最初的几集也是饱受好评,局势一片大好。

但偏偏所有的好评被一个演员的出现彻底逆转,不少网友高喊着“弃剧”,差评也是随之而来。

为什么《灼灼韶华》的口碑这么容易就被逆转?影响一部剧的人到底是谁?

一部剧集能火到什么地步?央视出品的年代大剧《灼灼韶华》一开播就给出了答案,收视数据直接突破2.8,目前来看是当之无愧的第一,这部剧是真的火了,但是如果你打开评论区,评价却是两极分化。

一开始都在夸,那叫一个“好评一片”,后来是都在骂,那叫一个“差评满天飞”,这就奇怪了,一部剧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种变化,问题就出在演员的表演上,这部剧集结了一批让观众能瞬间入戏的实力派,也“混”进了个别让观众只想快进的存在。

一部年代剧要想成功最关键的是什么?是“真实感”,它得让观众相信,那个时代、那些人,都是真实存在的,这份真实感得靠演员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地“演”出来,《灼灼韶华》的好评基本都给了那些能把观众“拽”进戏里的演员。

女主角热依扎,她演的褚韶华,命苦但骨头硬,所做的事也是恩怨分明,活脱脱一个乱世里的“拽妃”,她的表演给观众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一个字——“爽”,这种爽感不是“无脑乱爽”,而是能让人设身处地的感受到真实的情绪爆发。

教训占尽便宜的嫂子时她表情凶狠,气到脖子上青筋都暴起,那股狠劲儿隔着屏幕都能感受的到,面对需要她保护的弟妹她又能瞬间切换模式,变得轻声细语,像个最可靠的长辈,这种刚柔并济的层次感,让角色活了,也让观众信了。

丁勇岱也真亏是老戏骨,他的表演把整个故事都撑了起来,他饰演的陈记药铺大当家自带威严,却又不端着架子,他的表演妙在细微之处,当听到别人拍马屁时,他那嘴咧得快到耳根的喜悦,真实得就像邻家爱听好话的大爷。

可当看到不成器的儿子时,眼神里流露出的那种“恨铁不成钢”,又充满了中国式家长的复杂情感,还有饰演周燕的车永莉,一个溜须拍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强势角色,她的表演压迫感十足,让观众看得“牙痒痒”,恨不得冲进电视里跟她理论。

这些都说明了演员的成功,不论是主角的爆发,还是配角的个性,都被饰演出了灵魂,正是这些追求“真实”的表演,为《灼灼韶华》赢的好评如潮,这也是为什么这部作品又如此高收视率的原因。

就在观众沉浸在这个真实世界里的时候,一个突兀的表演让观众们彻底出戏,前脚还沉浸在剧情当中,后脚就被尴尬的演技一下踢了出来,这个“破坏者”就是饰演婆婆的老戏骨李勤勤。

她的问题不在于没演技,想当年她在《亲爱的小孩》里塑造的角色何其深入人心,可这次她的表演方法却成了人们口中的诟病,她演的本该是一个心机深沉、手段阴狠的“恶婆婆”,可呈现出来的效果却像个夸张的“疯婆子”,甚至有点搞笑。

观众感觉看到的不是一个宅门里的厉害角色,而是一个在街头撒泼打滚的大妈,她的表演几乎完全脱离角色,用夸张的肢体动作打破了所有角色设定,眼神不是阴狠而是使劲瞪着大眼睛,有时甚至挤得一大一小。

头像个拨浪鼓似的不停地摇头晃脑,肢体动作更是丰富,叉腰、跺脚、双手在空中胡乱比划,面部表情也极尽做作,故意低头瘪嘴使眼色,说话的语气忽高忽低,阴阳怪气,这种表演方式,充满了浓浓的“短剧感”,角色的深度完全看不到,表演的也一点都不自然。

观众的感受的就四个大字——太出戏了!感觉她不是在演角色,而是在告诉所有人——快看,我在演戏,之前所有演员辛苦建立起来的真实感在她这里瞬间崩塌,也难怪评论区有人喊着要“弃剧”。

演戏成了体力活

《灼灼韶华》的演技“断层”在中国影视剧当中并不是个例,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当前国产剧里总会有一个两个“戏混子”存在,这些演员的表演与角色严重不符,靠着糊弄学消耗着观众的耐心。

这种“戏混子”现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但给观众的感官大差不差,一类是“过度外放型”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在使劲,李嘉琪在《六姊妹》和《与凤行》里的表演就被吐槽太过夸张,哭戏基本靠干嚎,人物的情感没感受到,只觉得吵闹,活像个“市井泼妇”。

另一类则是“呆滞木讷型”,用一种表情演完一部戏,范丞丞在《小巷人家》里硬是把一个“学霸”演成了“呆瓜”,眼神呆板无光,让观众感觉有一种“痴傻”感,向涵之更是在《仙台有树》、《定风波》等多部剧中,被批评演技“呆若木头”,所有情绪都靠“瞪眼”来表达。

还有些演员本身形象就与角色气质八竿子打不着,杨幂在《生万物》里用那张“科技感满满的脸”去演绎质朴年代的角色,怎么看怎么违和,金晨在《凡人修仙传》里也被批评“整容脸”让人无法代入仙侠世界。

前者用夸张的肢体动作来掩盖表演的不足,后者干脆就放弃了了解角色、分析角色的过程,他们都没有或者说不愿去真正走进角色的世界,观众对李勤勤表演的猛烈批评,实际上是对“戏混子”现象的不满。

大家并非不能容忍表演上的瑕疵,而是无法接受这种对角色的敷衍与不尊重,《灼灼韶华》的口碑逆转,说白了还是演技出了问题,也同样说明了观众的审美日益挑剔,一部剧的口碑,不再由它最强的那块长板决定,而是由那块最让人无法忍受的短板来定义。

如今的观众越来越精明,眼睛里可揉不进沙子,演艺圈需要的是真正的好演员,而不是那些热衷于走捷径、靠糊弄过关的“戏混子”。

信息来源:

来源:陌上史无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