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山河新闻、澎湃新闻、观察者网】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山河新闻、澎湃新闻、观察者网】等(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一部好的电视剧,往往能带来让人意想不到的收获。
《生万物》的爆火,也让不少演员直接升咖,女主杨幂更是口碑逆转,摘掉偶像剧的标签。
这不,近日生万物的研讨会又在北京召开,又再一次冲上热搜。
可是杨幂估计做梦也想不到,这次研讨会,竟然让“女二号”实现了口碑暴涨。
《生万物》算得上是暑假的一匹黑马,从剧情到演员表现都十分优秀。
演员们用表演将人物的情感与那个时代链接。
观众在追剧的过程中,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烟火气的世界,与剧中人一同经历喜怒哀乐。
但其实,一开始《生万物》并不被外界看好。
一方面,农村题材在流量当道的市场中本就属于“小众赛道”缺乏天然的话题热度。
大家对农村剧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土味”“浮夸”的表象上。
另一方面,饰演女主的杨幂之前演的剧基本上都是偶像剧。
“少女感”“甜宠剧”等标签深入人心,不少观众对她能否驾驭农村女性角色持怀疑态度。
但剧组用“笨功夫”打破了质疑。
为还原最真实的乡村风貌,团队深入临沂、日照等地实地取景。
从斑驳的土坯墙、院子里的老槐树到灶台上的铁锅、竹编筐。
每一个场景道具都力求贴近生活原貌。
相信很多中原的朋友,看到剧中的细节就好像看到了自己小时候的家。
更难得的是,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抱着“沉下心演好戏”的态度投入创作。
就比如秦海璐饰演的“费左氏”,将一个被封建礼教驯化的女性完美的诠释。
林永健饰演的“封二”,更是把抠门刻进了骨子里。
但也让观众们看到他内心中的善良与朴实。
他们用专业素养把这部剧撑了起来,观众们久久难以忘怀。
但是最让人忘不了的还是迟蓬饰演的“大脚娘”。
在《生万物》的演员阵容中,迟蓬并非最受关注的那一个。
但她却是最“懂角色”的那一个,甚至连指甲缝里都是戏。
她的表演没有夸张的肢体语言,但却胜在“真实”。
下地干活时指甲缝里面的泥,走路时的步态,连蹲在院子里择菜时手抖的幅度都恰到好处。
台词中带着山东腔的劲儿,一句“俺知不道啊”真实的就像农村里的大娘。
绣绣流产后,大脚娘来安慰她的那段,寥寥数语,令不少观众共情,随之落泪。
有网友说“看到她哭,自己也想哭”。
这种走心的情感表达,是迟蓬入戏后作为一个母亲的的本能反应。
而为了贴合角色形象,她从外形到气质都进行了彻底的“改造”。
为了呈现农村妇女因常年劳作、疏于打理而略显毛糙的发质。
据了解,她在四个月的拍摄期内坚持不用洗发水,只用肥皂简单清洁头发。
“洗发水洗出来的头发太顺太亮,一看就假了”迟蓬在采访中这样解释道。
其实,这早已不是迟蓬第一次为角色“较真”。
从业四十余年,她几乎演遍了各类农村母亲、婆婆的角色。
有人可能会问演了“大半辈子配角,会不会委屈?”
但迟蓬回答是,可能也有一些遗憾,但配角总要有人演,能够体验不同的角色已经够满足了。
正是她认真对待每个角色的态度,让自己走进了更多观众的视野。
也因此,在剧播完之后,迟蓬特意开通社交平台感谢观众们的支持。
因为她知道,是观众的支持让她在演艺道路上走得更远。
如果说剧集播出让观众记住了迟蓬的角色。
那近日,一场《生万物》研讨会直接推动她的口碑迎来“爆发式增长”。
9月10日,《生万物》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本剧导演刘家成、原著作者赵德发、演员杨幂、迟蓬等部分主创人员出席。
听说过庆功会、角色讨论会,还是第一次看到,北京专家为一部剧召开研讨会。
但实际上,研讨会并非简单的媒体见面会。
这是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广播电视局联合主办。
《生万物》这部现象级大爆剧,不仅收获观众喜欢,还引起社会关注和讨论。
这次北京的研讨会也是专门针对这部剧召开的。
可见《生万物》是真的火,火到了专家也要开会研究一下。
同时,对演员来说,这也是一次展现专业态度的机会。
主创们分享创作背后的故事,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这部剧背后的故事。
其中迟蓬的发言最为令人感慨,她表示“一听说是刘家成导演的,连剧本都没看就接下来了”。
因为她觉得这对她来说是一个特别难得的学习的机会。
迟蓬还说,《生万物》剧组的创作氛围非常好。
大家聊的都是表演,拍摄过程特别享受,没事时就想到现场去享受这个氛围。
她的发言没有华丽的辞藻,却用最真诚的话语打动了在场所有人。
事实上,就连导演刘家成也在研讨会上透露,他对迟蓬的帮助是最少的。
“她自己带着词,带着山东的方言,自己做好了形体准备,我只是给她鼓励和支持。”
能让导演做出这样的评价,可以看出来迟蓬真的是一个用心的好演员。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场研讨会,才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到了这个认真且敬业的好演员。
而迟蓬也因此成功实现了“口碑暴涨”。
或许连杨幂也没想到,生万物研讨会的,竟然让“女二号”迟蓬实现了口碑暴涨。
不过,这也让我们知道了,好的演员从不缺被看见的机会。
迟蓬的经历告诉我们,演员的价值不在于戏份多少,而在于对角色的投入与共情。
研讨会的召开,不仅是对《生万物》的认可,更是对所有参演者的奖章。
当越来越多创作者能像迟蓬这般敬畏角色,不再追逐短期流量。
影视行业才能真正告别浮躁,产出更多佳作。
来源:北秋娱事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