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剧集虽说圆满,真相也确实昭雪,可关于童双的结局,看到他最终自刎的下场,那一刻我心里满满都是对这个角色的意难平。
看完《定风波》的结局,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
剧集虽说圆满,真相也确实昭雪,可关于童双的结局,看到他最终自刎的下场,那一刻我心里满满都是对这个角色的意难平。
或,始于他的颜值,他的演技,他对角色的完成度。
最初看完结局的时候,我曾和许多人一样,带着固定的反派视角来看待童双这个角色,觉得他的下场是罪有应得。
是错了,输了,必须承受的因果。
直到,童双临死前的那一场无声的告别,眼眶含泪的倔强,缓缓倒下。
那一刻,我跳出世俗偏见的视角,不带任何标签来看待这个角色。
于是,开始审视一个问题,这36集童双费尽心思的复仇真的错了吗?
从萧北冥推理出来新夜煞就是童双时,前期为报仇不择手段的夜煞形象,也就自然而然和童双绑定在一起。
先入为主去看待这个角色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带着的另一种偏见。
他是错,但也是错在复仇的手段太过于凶狠。
错在把原本能安稳度日的海崖遗孤,卷入到另一场腥风血雨。
除此之外,他为了海崖的复仇有错吗?
重新掀起二十三年前被武烈等人掩盖的真相,这有错吗?
不,这没错。
如果不是因为夜煞的出现,如果不是这场复仇戏码的上演,大亓,甚至是萧北冥都不会知道当初的小孤城发生了什么。
说实话,当我居然萌生为童双这个大反派辩解几句的时候,我一度觉得自己入戏太深了。
站在众生的角度,站在大亓的角度,站在一直缉凶的小分队,童双这36集的复仇之路错得离谱。
可,站在他的角度呢?
好像,我们从未站在反派的角度去体会,去共情那份“感同身受”
只觉得反派就是反派,剧本就是这般定义,命运是这般安排。
而我们,也理所应当地站在世俗的眼光里,去评判角色的黑白,去定义行事的对错。
却从未想过,到底是谁把他逼到这一步,又是谁来判定这对错的标准。
世界于我们而言,是非黑即白,是对错分明。
人也好,事也罢,总有一个结果。
在我们眼中,那些活下来的参风甲们,不管是钟云赤,霍将军,还是童镖师都在弥补当年的错误,积德行善,好事做尽。
在童双的眼里,童家却是除海崖之外的另一个深渊。
作为海崖最不幸的遗孤,童家当年是收养了他,却从未善待过他,动辄辱骂,殴打。
明明是童家的二少爷,过得却不如寻常百姓家,连一个普通下人该有的尊严也从未拥有。
从他抛弃童鹏的身份,以童双的名义活下来的那一刻起。
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想要活着,有尊严的活着罢了。
曾经,也是一个心怀善意的少年郎,面对童家的排挤,依然能在绝境里笑着对待流浪的小狗。
结果,童家大少爷的刁难,童夫人的是非不分,义父以家罚之名的军棍,让他彻底恨上这个家。
后来从苗杰口中得知所谓的真相,他把所有的苦难都归咎于二十三年前。
灭了童家满门,助苗杰除掉了当年的参风甲。
一切的恶,都有迹可循,他的恨由来已久。
世人总爱说因果,那么为何只看见他作下的果,忽略他受的因。
还记得童双与萧北冥相识开始,就一直喊他哥哥。
虽说是别有用心的接近,但他既然能找到萧北冥,知道他身上有北海居密室的钥匙,那么想必知道自己与萧北冥的关系。
明知对方是自己的弟弟,却用“哥哥”这个昵称来称呼他。
当时不以为然,以为是掩盖身份方便。
当亲兄弟的身份被揭开,当童双说出那句“因果论”的假设时,我才读懂那句藏在一声声“哥哥”之下的羡慕和嫉妒。
哪里有什么如果的人生选择,哪里是神捕营和平远镖局的开场,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因为——羡慕。
他羡慕萧北冥有钟云赤这样的师父,有小师妹这样的爱人,更羡慕他所拥有的幸福与才华。
所以这就是他喊萧北冥哥哥的原因,他也想拥有一份被坚定选择的偏爱,也想拥有被人保护的感觉。
我很喜欢那么一段话,如今想来用来解读童双这个角色,是那么的恰到好处:
“我大大方方为我的认知买单,也没什么好自责的。如果重来一次,以我当时的阅历和心智,还是会做出同样的选择。”
以童双当时的处境,没有什么比投靠苗杰有更好的选择。
倘若让童双回到过去再选择一次,我想,他依然还是会走上复仇的不归路。
萧北冥在结局的时候他曾说,如果自己当年去了平远镖局,一定不会成为更恶的北鲲。
他从不否认自己会和童双一般报仇的决心,可处境不同的他们真的有那份“感同身受”吗?
这世间,又何尝有什么感同身受,境遇不同,心性不同,阅历不同,又谈何“感同”,怎么去体会那“身受”。
所有人都只看见夜煞的凶狠,冷血无情,看见他利用海崖遗孤复仇的不择手段。
可,谁又能看见他面对那些信任自己的伙伴,一个个在面前赴死却义无反顾保守他身份的秘密。
谁又能看见,童双次次挡在萧北冥他们身上,护佑安危的真情实意。
谁又能看见,他招招致命的算计里,处处留情的心软。
他要是真的想为海崖报仇,在拿到疾风丹的时候完全可以把一行人埋在地宫之下,完全可以用炸药让他们死在水渠的密道里。
掺加疾风丹的水,哪里需要等三天时间才能看见毒发的效果。
从始至终,他都只是一个心软的孩子。
在看结局的时候,我一直很奇怪,他为什么要等三天去看大亓的百姓有没有毒发?
直到,我看见他在结局的最后,对萧北冥喊出那声“弟弟”,说出那句“如有来生不再相见”的决绝时。
那一刻,我分析着他这一生,看到他结局最后那一场无声的告别,我好像也明白了这其中暗藏的深意。
他拿出藏在袖子的匕首,在萧北冥转身之后自刎了此残生。
他要做的,都做了,他要看的,都看了,跟兄弟的相认,也在最后的一声“弟弟”里圆满。
缓缓倒地的最后,他目送着萧北冥离开,那一场无声的告别里满满都是遗憾,满满是回不到最初的意难平,以及命运多舛的无奈。
还记得,萧北冥说水渠的附近的陷阱里早就被埋好了炸药。
如果当时童双没有困住他们,而是选择炸药,那么也不会后面凝血寒的解药出现,也不会有决定最终胜负的结局。
我在想,这一切会不会是童双早就设计好的。
引导萧北冥一步步识破自己的阴谋,让他破了这必死的局。
而且,老臭虫早就发现凝血寒的秘密,会不会童双也知道。
让机关老人带路去密室,也就说明了他早知道萧北冥会破了最后的玄武局,也知道他们会走到这一步。
如果,先前的一切都是他布下的局,那么最后等3天束手就擒,会不会也是他精心设计的一环。
倘若如此,那么童双就是在赴自己亲手埋下的一个必死的局。
是啊,一个如此聪明的夜煞,次次都能让萧北冥碰壁的他,怎么会等了三天才去验收自己的成果,怎么会一路设计最后却收了手。
临死前的那一眼,那笑着无声的告别,是他这一生最圆满的圆满。
童双是世俗意义上的反派,可这样的反派却让人很难恨起来。
他是伤害了很多人,可他从未逃避过自己的错。
在最后,他依然坚定地赴死,才让我明白当初萧北冥劝他还来得及回头时,他的自嘲是为什么。
因为他早就做好了赎罪的准备,才会步步为营,设计这一局,这一次他真的离开了!
如果有来世,只愿他能做回自己,不是夜煞,不是谁的义子,愿他能拥有被爱的温暖,成为别人的光,也成为自己的光。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下方留下你的看法。
来源:干水木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