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胡歌唐嫣的排骨年糕到肖战的焖猪蹄,热剧流量如何成“留量”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2 17:22 1

摘要:《谍报上不封顶》最先“不封顶”的竟是这道上海美食。正午阳光新剧《谍报上不封顶》近日发布首支预告片,青年演员肖战饰演的男主角任少白的一句台词“回南京之前,给我打包一份德兴馆的焖猪蹄”意外带火焖蹄销售。

《谍报上不封顶》最先“不封顶”的竟是这道上海美食。正午阳光新剧《谍报上不封顶》近日发布首支预告片,青年演员肖战饰演的男主角任少白的一句台词“回南京之前,给我打包一份德兴馆的焖猪蹄”意外带火焖蹄销售。

自从这支不到1分钟的预告片发布,上海两家老字号——德兴馆、上海德兴馆的焖蹄销量都节节攀升,翻了好几倍。任少白说的“德兴馆”到底是哪家德兴馆,也成为网友们探索上海文化饶有趣味的入口。

肖战饰演的任少白在《谍报上不封顶》的一句台词带火“德兴馆的焖猪蹄”。(预告片截图)

任少白带火焖猪蹄,与前两年热剧《繁花》宝总、汪小姐让黄河路排骨年糕一夜成为“顶流”,几乎如出一辙。

《谍报上不封顶》还未正式播出,“焖猪蹄”在剧中到底是过客还是情报关键信息之一尚未可知,但热门影视剧的周边带动能力已经显现。对小小焖猪蹄和单个商户来说,接好眼前这波流量是当务之急。从文旅大视野来看,从排骨年糕到焖猪蹄,把热剧流量更好转化为文旅消费和城市形象的“留量”,是更长远的命题。

任少白的焖蹄和汪小姐的排骨年糕

谍战剧《谍报上不封顶》改编自桑栀栀同名小说,以1948年的南京为舞台、地下党员任少白的传奇经历为主线,书写特殊时局下的故事与信仰。肖战饰演的地下党员任少白因单线联系人牺牲而隐匿多年,从预告片来看,被人评价为“天生就是少爷命,一门心思就想着吃喝”的任少白周旋于灯红酒绿之间,实则承担了重要的谍报使命。从任少白的台词“回南京之前,给我打包一份德兴馆的焖猪蹄”可见,故事将在南京与上海这两座城市之间发生。

9月8日,《谍报上不封顶》预告片上线,“焖猪蹄”迅速从线上火到线下。上海有“德兴馆”和“上海德兴馆”两家老字号,前者是面馆,后者是菜馆,两家德兴馆都“吃”到了这一波红利。在德兴馆广东路总店,焖蹄销量平日每天两三百斤,9月8日当天就翻倍达到500多斤,现在备货量已经达到每日1500多斤,外卖量也翻了一番。上海德兴馆不提供焖蹄切片,但有整只蹄髈卖,同样销量飙升。在外卖平台,上海德兴馆打出焖猪蹄海报,宣传语为“欢迎亲自品鉴这份‘谍报’真伪”,被不少网友认为很懂生意经。

外卖平台点“同款”焖猪蹄的网友评价。(网络截图)

上海美食被热播剧带火不只是焖猪蹄,让人记忆犹新的还有改编自金宇澄同名小说的电视剧《繁花》播出时,进贤路的“宝总泡饭”和黄河路的排骨年糕,都火了一把。不同于《谍报上不封顶》“德兴馆”的指名道姓,《繁花》里进贤路上玲子开的夜东京和黄河路的排骨年糕,都没有指向某一家现实中的店,但泡饭和排骨年糕无疑都是上海人熟悉的平民美食。《繁花》播出后,黄河路一夜之间开出五六家排骨年糕店,一些老字号里的排骨年糕也成为“网红单品”。

《繁花》里“宝总”和“汪小姐”吃排骨年糕。(影视剧截图)

虽然《繁花》播出已有时日,但剧集的影响力还在持续。有观众说,看到胡歌、唐嫣,就想到宝总和汪小姐,又会自然而然联想到排骨年糕,甚至是上海这座城市的氛围。而任少白同款焖蹄的热度还在发酵,可以预见,《谍报上不封顶》正式播出后,德兴馆、焖蹄,甚至更多城市元素,将搭着“同款”便车,火上一把。

让热剧热片成为城市IP的“共创者”

“人不在上海,急得团团转,好想吃!”外地网友这样说。

“吃上了!好吃!”让焖肉和德兴馆包装袋同框合影,本地网友这样秀。

“有外地的打电话过来问能不能寄,有粉丝说要买代表肖战生日的数字105个。”消费者的需求,让老字号吃了一惊。

围绕焖猪蹄发生的故事,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从新一代人的消费潮流来看,又显得十分合理。吃“同款”,品美食,得到的除了舌尖上的满足,还有情绪价值的共鸣,这就让食物不仅仅是食物这么简单。

无论是焖蹄还是排骨年糕,都是平易近人的小吃,深究起来,还能讲出很多城市文化的故事。黄河路如何在改革开放初期崛起、兴旺,这是上海当代的开放与拼搏故事;两家德兴馆如何从老城厢发迹,一步步传承发展至今,蕴含着上海近现代的文化记忆和商业基因。正如有专家所说,美食文化有公共性、普遍性和商业性,能够激发传播中的共情效应,值得传播的不仅是食物本身,更是食物背后的城市精神。

1980年8月16日解放日报对“排骨年糕”的介绍

任少白同款焖蹄走红后,各地文旅纷纷以这段预告片为模板向网友推介本地资源,“今日接头暗号”接上了各地美食——扬州狮子头、福州鱼丸肉燕、温州灯盏糕、黑龙江锅包肉、南昌拌粉、黔西牛肉粉……线上线下互导已然成为当下文旅的普遍模式,更有可能使得原本“酒香巷子深”的本地“宝藏”突破地域限制,成为“一部剧带火一条街、一座城”的入口。

多地文旅以《谍报上不封顶》做宣传。(网络截图)

年轻人正在创造属于自己的旅游与消费,无论是明星效应还是同款热潮,都可能是流量的一个引爆点。不仅要“接”流量,更要“引”流量,如何将年轻人的创造热情引入对城市文化深处的感知和欣赏,对拥有丰富影视文化资源的“电影之城”上海来说,是值得捕捉的机遇。

据了解,《谍报上不封顶》的主要外景地就在上海影视乐园。从《爱情神话》《繁花》到《好东西》《酱园弄》,通过热门影视剧感知上海城市文化魅力,也已被一次次验证为可行的通路。

如果没有人带来的创造活力,城市的美食与风景,就没有鲜活的生命力。让热剧热片成为城市文化IP的“共创者”,或许从创意阶段就可以开始设计,形成多赢局面。无论是排骨年糕还是焖猪蹄,可以做的文章还有很多。

来源:新浪财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