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但当时的宁可玉住在封大脚家,养一个孩子已经是捉襟见肘,更何况还要养他和羊丫这个外人,以及儿子儿媳还有孙子这一大家子?
《生万物》的原著里,银子死后,宁绣绣收养了的宁可玉这个弟弟。
自此,宁可玉在封大脚家生活了将近三十多年的时间。
但也正是这三十多年间所遭遇的不公与鄙视,让宁可玉原本就并不宽阔的人生,彻底走向了的毁灭。
原著里,宁可玉甚至娶了杀害父母的仇人腻味的女儿,最后与腻味投井,同归于尽。
原本有条件的话,宁可玉是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的。
读书的时候,他的成绩很好,如果继续读书,是很有可能考出去依靠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的。
但当时的宁可玉住在封大脚家,养一个孩子已经是捉襟见肘,更何况还要养他和羊丫这个外人,以及儿子儿媳还有孙子这一大家子?
宁可玉想继续读下去,但封大脚却不愿意再供他了,不仅仅因为他是个“外人,”还因为那时候无论是生产力还是实际条件,想要活着都难,更何况是一块煎饼掰成四瓣的时候?
当时的绣绣,甚至因为缺少油水导致双目失明,遇上自然灾害收成不好的时候,连吃的都需要紧着家里的孩子,可想而知当时的生存环境有多恶劣。
人在连吃的都挣不上的时候,对于村里人来说,又哪有什么闲心去读书?
宁可玉叶也正是因为如此,而选择了下学种地。
原本,宁学祥偷偷给他留了一笔遗产,但因为当时宁可玉的年纪小,几次下水根本找不到那笔财产,又加上时机不对,他几次想要开口,都被堵了回去,又因为特殊时期的扣帽子,让他彻底绝了读书的指望。
而也正是因为这几次的巧合,他没有办法说出真相,阴差阳错之下,他就这么待在村里一辈子。
长到青春期的时候,宁可玉就因为生理原因而屡次压抑自己的欲望。
原本宁可玉是可以在正常的年纪娶媳妇分地的。
但因为处在特殊时期,宁可玉因为原本的地主阶级身份遭受了批斗,几十年如一日地扫大街拾大粪,导致他到了二十几岁的时候,都没有娶上媳妇,还是一直住在封大脚家里。
宁可玉扫街的时候,原本打算强迫腻味的大女儿小面,对他起过歹心。
对方因为是腻味的孩子,加上原本他们就有新仇旧恨,是腻味杀害了他的父母,所以宁可玉一直都在暗暗留意当时每天都来打水的小面,准备暗暗下手。
但当时尚存良知的宁可玉,在关键时刻想起了老姐姐宁绣绣这辈子所受的苦难,于心不忍,怕自己如果做错事情会连累对方。
为了压抑自己的欲望,宁可玉甚至狠心挥刀,砍掉了自己的半根老二,再不能人道。
可是,宁可玉这时却从窗子里看见了他的老姐姐。他忽然想,老姐姐这辈子身上背的耻辱已经够重够多了,如果我再弄出大事,岂不跟杀了她无异?不行不行。我必须活下去,再到生产队里挣工分以报答她的救命之恩。他摇摇头,又取消了他的罪恶计划。
就这样,宁可玉一直忍耐,早晨起来被指派扫大街,之后去地里干活挣工分,压抑自己的欲望,就这么到了中年。
蓄意勾引的背后时间一转眼来到了接近改革开放的年代。
宁可玉摘掉帽子,用宁学祥藏在村子里井中的遗产,盖起了村里第一座二层小楼,更是村里第一个买电视机吃上螃蟹的人。
当初宁学祥的家产并没有被全部抄没干净,而是藏起了一部分,临死前他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宁可玉,宁可玉更是将这个消息一藏就是三十多年,连自己的母亲银子都没告诉。
只是任谁都没有想到的是:
腻味的女儿居然嫁给了宁可玉这个当年有着血海深仇的人,而宁可玉这个老光棍居然敢老牛吃嫩草,就这样把耳光打到了腻味的脸上。
而腻味的小女儿,正是为了看电视这样放到今天的环境下不值一提的事情,稀里糊涂地就把自己交给了对方,轻易将自己的一生托付。
波伏娃曾在《第二性》中提到:
“男人的幸运——在成年时和小时候——就在于别人迫使他踏上最艰苦但也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就在于她受到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一切都促使她走上容易走的斜坡:人们非但不鼓励她奋斗,反而对她说,她只要听之任之滑下去,就会到达极乐的天堂:当她发觉受到海市蜃楼的欺骗时,为时已晚:她的力量在这种冒险中已经消耗殆尽。”
当时物质条件并不丰厚的情况,促使许多人向往外面的美好生活,而当时没有网络的时代,消息闭塞,电视正是劳动人民探知外来消息,知晓外面的世界,解决自身娱乐需求的工具,而整个村子就宁可玉家那么一台,就他能买得起,所以显得弥足珍贵。
所以,在我们眼中小米这种看起来眼皮子浅的行为,实际上却是她在极度信息匮乏的情况下,做出的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小米所处的年代,正是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和资源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才使得她因为了看电视节目,显得“没有见识,”就这么把自己轻易交给了宁可玉。
宁可玉想报复腻味其实很久了。
之前准备接近小面不成,没想到却让他等到了小米这个机遇。
一个将近四十岁的老光棍,用看电视引诱一个妙龄少女,任谁都看得清楚,他为的其实就是满足自己的私欲。
这种压抑的算计,宁可玉已经隐忍了三十多年。
宁可玉的室外“小电影”一直放了三个晚上,每天晚上都放到播音员说声“再见”屏幕上雪花飞舞。这时候夜已经深了但还有一些年轻人恋恋不舍,腻味的闺女小米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个二十出头像她已出嫁的姐姐小面一样俊俏的姑娘每天晚上都是最后一个离开这院子,而且在离开时都是一步三回头,两只秀目里流露出无尽的留恋。
接下去是到屋里看了。这回只有两个人在一起。小米对比一下刚刚经历的嘈杂与拥挤,感到极其幸福极其熨贴。她一边看一边说:“真好!这样看电视真好!”宁可玉瞅瞅她,再瞅秋她,开口说道:“小米,你要想这样看,往后咱就天天这样看。”小米问:“就咱两个人,别人都不叫来?“宁可玉说:“嗯,就这样。小米想想说:“不行吧,两口子才能这样呀。
宁可玉提出做夫妻的时候,小米原本不同意。
她嫌弃宁可玉的原因,不光是因为他已经四十多岁了,还因为他当年挥刀自宫的事情传遍全村,担心对方不能人道。
但就在宁可玉花言巧语的哄骗之下,小米被看电视的欲望冲昏了头脑,就这么稀里糊涂的答应了对方的请求。
宁可玉和小米结婚登记的时候,甚至是先斩后奏,隐瞒了腻味。
毕竟姜还是老的辣。
宁可玉深知,如果腻味真的知道了这件事,是一定会阻拦小米的行为的。
但好景不长的是,宁可玉和小米的婚姻,终究还是走到了尽头。
因为,时间一场,小米才发现一个大问题:
宁可玉根本不能生育。
原本来宁可玉家看电视是要收费的,但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上升,村里其他人也买上电视之后,宁可玉这里原本热闹非凡的地方,显得越发清冷。
尤其是回娘家的时候,她看到两个姐姐都带着孩子回来,热闹非凡的景象,回家后自家却显得那么地冷清的时候,小米后悔了。
长夜漫漫,小米回想从前的时候,这才发现自己年轻的时候轻易做出的选择是多么地遥不可及。
在最年轻无知的时候,关于人生大事的节点上,人总是容易做出最荒唐的选择。
从此以后“二人帮”出现了分裂迹象。小米再也没有了前两年嘻嘻哈哈的幸福样子,变得少言寡语萎靡不振。晚上电视还是要打开的,可是看着看着她却忽然上前把它一拍凄切地道:“我怎么那么傻?就叫你给哄来了呢?”说着把电视一关就登床睡觉。睡也睡不着,老是长嘘短叹。宁可玉在一边大气不敢出一口,像受刑一样熬那漫漫长夜。
而时间久了,小米居然出轨了,为的就是要释放自己的欲望,想要一个属于自己的孩子。
为此,宁可玉用了残忍的手段虐待对方不说,甚至还极尽扭曲(感兴趣的读者们可以去阅读原著)。
而腻味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为了给女儿报仇撑腰,这才在撕扯的过程中,与其同归于尽。
大结局,宁可玉和腻味最终一起滚到了井里,当人们将这两个人冤孽从水中捞上来的时候,这才发现:
二人还紧抱在一起,硬班也掰不开……
宁可玉就这样和腻味同归于尽了。
银子当年死于腻味和铁头的合谋之下,如今的宁可玉,选择和腻味同归于尽,其实多少也是有些许宿命感的意思。
当年宁绣绣费劲心思把宁可玉救了下来,如今却终究还是死在了腻味的手上。
何其荒唐,何其可悲。
《生万物》的原著里,每个人都在压抑自己的欲望,痛苦,疯狂。
只是有的人在恰逢时代的时候,在其中依仗着环境尽情释放,有的人却对自己极尽压榨,痛苦一生。
每个人都在其中恩怨缠绕,几近原始,几近疯狂。
直至死亡,才能终止。
作者:云舒意,自由撰稿人,剧评人,专注于影视剧评和女性个人成长方面的写作。
来源:花语迟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