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重刷知否,又看到孔嬷嬷教导三姐妹这一段,虽然看了很多遍,还是会觉得很惊艳,真正的爽感十足。
文丨木易娱 排版丨木易娱
图片来源:相关截图,特别致谢,侵删
今天是日更第 300 / 300天
你好,我是木木。
最近重刷知否,又看到孔嬷嬷教导三姐妹这一段,虽然看了很多遍,还是会觉得很惊艳,真正的爽感十足。
孔嬷嬷慈眉善目,说话和颜悦色,但却轻松拿捏盛纮和林小娘,墨兰和如兰敢怒不敢言,明兰对她却敬佩不已。
但这一次回看,木木有了一点新的感悟。
孔嬷嬷确实厉害,但人却是祖母请来的,这样的局面对祖母而言,也是早已预见的。
教导这些规矩,她做得并不逊于孔嬷嬷,为什么还要费尽心思,请孔嬷嬷来做呢?
祖母这一招,被王大娘子誉为「围魏救赵」,其实暗藏了两个人性真相。
1
三姐妹请私教的起因,是吴大娘子带着梁六郎来访,几个姑娘躲在屏风后偷看,却集体摔了出去,让人看了笑话。
盛弘觉得有失体面,所以才要惩戒一番。
但在他的不公对待下,始作俑者墨兰得到了肯定,还全身而退,如兰被打手板,还连累明兰一起跪了祠堂,很明显的避重就轻。
盛弘想要的目的,就是让外人看来,盛家治家甚严,儿女也都是懂礼数,有教养的。
所以,即便如兰受了委屈,大娘子也只能委曲求全,除了向盛弘央求服软别无他法。奈何道行不够,学不会狐媚模样,只好求助祖母。
祖母知道明兰是陪绑的,为什么不管不问?
一是清楚盛弘宠妾灭妻的本性;
二是也想借机教导几个孙女。
毕竟有华兰被嘲笑的例子在前,她早就清楚姑娘们缺了世家规矩这一课。
你看,在姐妹被罚这件事上,不论是王大娘子,还是祖母,都没有做出十分过激的行为,前者是能力不足,后者则是看清事情本质了。
但还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家丑不可外扬。
家族名声很重要,自家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就算再委屈,也不会往外捅,这也是盛弘宠妾灭妻、敢于任性妄为的原因和底气所在。
但祖母请来的孔嬷嬷,却不一定。
她只是一个第三者,更确切地说,她是一个可攻可守的第三者。
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只是和祖母交好,不好好尊着、敬着,几句话就能让几个姑娘声誉受损(明兰当然没有这个顾虑);但若相处得宜,就能获得不错的宣传效果。
孔嬷嬷最后离开时,盛弘和王大娘子感激万分,也都透露出希望她多多美言的想法。
老太太曾经责怪盛弘宠妾灭妻没规矩,盛弘就回怼:这个家终究还是得母亲来管。
可见,越是有共同利益的人,说话的分量越有限,因为你的价值被关系束缚,别人根本不会重视,反而徒生怨怼。
2
大娘子向祖母求助时,刚一听到宫里的孔嬷嬷,就知道是谁了,还惊喜不已,可见孔嬷嬷的资历和能力都是上佳。
如兰抱怨不上庄学究的课,又来了个嬷嬷,大娘子立马打断如兰,还解释了一番:
“这位嬷嬷可是在宫里伺候过好几位嫔妃贵人的,那见识比多少豪门世家的娘子们都要高得多,鸟随鸾凤飞腾远,你就跟着人家学些宫里的规矩做派,将来出了嫁,你丈夫婆婆自然是要高看你的。”
即便是大娘子这么蠢笨的人,也知道祖母这一次,是借机给家里几个姑娘,长长见识,镀镀金来的。
剧中有个小细节:明兰从祠堂受罚回来,丹橘还在抱怨:墨兰惹出事不要紧,被害的如兰和明兰却要学规矩。
明兰一听,立马蛐蛐了一句:四姐去不去学堂,还未必呢!
明兰是个明白人,祖母如果只是要给她们立规矩,不必非等到现在,这就是为了林小娘母女下的套,墨兰必然会来!
果然,得知孔嬷嬷要来,林小娘立马坐不住了,找盛弘央求。之前还咬定墨兰无辜的盛弘,在祖母那儿碰了软钉子,不得不向大娘子服软。
自己偏心袒护墨兰,惩罚如兰和明兰,现在却因为墨兰不用学规矩,反而指责大娘子偏心,这逻辑也是绝了。
孔嬷嬷听见两人的争执,开口同意了墨兰一起学规矩,盛弘更是千恩万谢。
即便后来被罚名场面,林小娘和墨兰被怼的哑口无言,母女俩也不曾怨恨过孔嬷嬷,谁叫你有求于人家呢?!
三姐妹一起受罚,真正的一碗水端平,任谁也挑不出错处。
孔嬷嬷的见识、资历和人脉,造就了她【上达天听】、【下通世家】的独特优势,众人自然对她敬重有加。
林小娘不怪祖母偏心,大娘子不怪祖母心狠,盛弘事后还特地为此事,感谢祖母一番苦心。
不费唇舌,就将宠妾灭妻的不正家风点明了,更让自己最疼爱的明兰,学到了人生宝贵的一课,祖母才是真的用人高手。
3 写在最后
祖母选择请孔嬷嬷破局,一是足够信任孔嬷嬷这个关键人物的实力,能镇得住这群妖魔鬼怪。
二是避开利益中心,与其徒惹一身骚,不如抽身出局,把评判权让给更有说服力的人。
明兰其实后来也成功复刻了祖母这一招。
和顾廷烨新婚后,被小秦氏用舆论围剿,名声尽毁,明兰就选择了不知实情,和她吵了一架的张大娘子。
不但和她处成了闺蜜,还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护她安全生产。有了国公夫人的加持,明兰才盘活了贵妇圈人际,打破了小秦氏一边倒的舆论碾压。
我们虽然不用面对明兰那么危机四伏的人生,但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顺应人性,借鉴祖母和明兰的做法:
一,越是亲近的人,越不要说教,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办。
比如教育孩子,就把更多的权利交给老师,对方一句能顶你一百句;
二,想要解决问题,突围破局,一定要找准关键的第三人,才能事半功倍。
就像祖母【围魏救赵】请孔嬷嬷,帮助华兰,请的是贺老太太。
生活不易,但多了解人性,用对的方法解决问题,降低难度,才是更优的选择。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来源:木易娱Doris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