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柳板胡把同志的行踪递给森田三郎那一刻,弹幕里骂疯了:叛徒、狗汉奸、良心让狗吃了。
“告密”两个字,一出口就脏。
可要是脏水里藏着救命药,喝不喝?
柳板胡把同志的行踪递给森田三郎那一刻,弹幕里骂疯了:叛徒、狗汉奸、良心让狗吃了。
骂得没错,换谁站在屏幕外,都想掏枪。
可镜头一转,他把另一张纸条塞进鞋底,那上面是伪军炮楼真正的布防图。
这张纸,三天后救了三十七个游击队员的命。
情报战不是电视剧里“好人永远不死”的童话。
它更像下象棋,得先送卒,才能将军。
柳板胡就是那个被送出去的卒,只不过他得自己签字同意。
最难受的是,他连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伪警局要的是“诚意”,他得亲手把同志送进审讯室,才能换来下一次靠近机要室的机会。
脸上得笑,手不能抖,心跳声还得压住。
后来身份彻底暴露,他只剩一条路:把自己也变成“情报”。
死法很丑——被当成双面间谍活埋,连名字都没留下。
但埋之前,他咬破手指在衣领内侧写了三个字:信已传。
这三个字让晋察冀总部及时撤掉了三条交通线,保住了整个冀东电台。
没人知道是他干的。
档案里只记了一句:内线某,牺牲。
剧里没拍他哭,也没拍他喊口号。
就给了个特写:临刑前,他往嘴里塞了块土,怕忍不住喊出同志的代号。
这才是隐秘战线最疼的地方——
英雄不是站在光里,而是蹲在粪坑里,还得把光递出去。
观众看完骂他,恰恰说明角色演活了。
要是人人都理解,那才叫假。
历史比剧更冷。
原型档案里,那位真“柳板胡”牺牲时三十二岁,留下的遗物只有半包发霉的烟丝和一张被血浸透的布防图。
烟丝里裹着一张小纸条:
“别告诉我娘我是怎么死的,就说我想吃她包的韭菜盒子了。
”
来源:盐田惬意赏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