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剧一出来就火得不像话,焦恩俊顶着那个现在看有点夸张的泡面头,一出场就直接把“李寻欢”这个名字刻在了一代人的记忆里。可这事儿远比一个帅哥角色成功要复杂得多。它背后是台湾制作团队用他们最擅长的琼瑶式情感放大手法,去改造古龙笔下那个冷峻浪子的最后一次豪赌。赌赢了,
二十五年了,一部道具看着都有点糙的古装剧,怎么就成了大伙心里头那道过不去的坎?
这剧一出来就火得不像话,焦恩俊顶着那个现在看有点夸张的泡面头,一出场就直接把“李寻欢”这个名字刻在了一代人的记忆里。可这事儿远比一个帅哥角色成功要复杂得多。它背后是台湾制作团队用他们最擅长的琼瑶式情感放大手法,去改造古龙笔下那个冷峻浪子的最后一次豪赌。赌赢了,但也无意中成了那个制作模式在大陆的绝唱。剧里头的故事精彩,剧外头,这群演员各自跑出的人生轨迹,比剧情本身还要让人唏嘘。
很多人没注意到,这部剧真正厉害的地方,是它意外地成了一个时代的十字路口。俞飞鸿演的那个“惊鸿仙子”,其实是个原著里没有的角色,可她的人气硬是高过了女主角。为什么?因为她太超前了,一个有自己的事业、感情上清醒独立、不围着男人转的女人,这不就是现在大家拼命想看的大女主吗?二十多年前的观众,就已经用遥控器投票,表达了对传统苦情戏女主的审美疲劳。而当时还是个功夫小子的吴京,在里头演那个愣头青阿飞,完全被焦恩俊的光芒盖住了。可二十多年过去,一个通过硬汉电影开创了自己的时代,另一个却被永远定格在了那个“小李飞刀”的古典美男形象里。他们俩的路,就像两条岔开的线,活生生演示了演员在这个行业里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存法则。
网上吵来吵去,无非两个问题。一是这剧到底成就了演员还是毁了演员,二是它到底是古龙的武侠还是琼瑶的言情。
我倒觉得,这些问题都问偏了。大家争论焦恩俊是不是被李寻欢这个角色困住了一辈子,其实忽略了更大的背景,那就是整个行业的乾坤大挪移。他不是被一个角色困住的,他是被那个台湾偶像剧黄金时代落幕的浪潮给拍在了沙滩上。后来内地影视圈的玩法全变了,资本的逻辑、审美的方向都换了人间,他们那一代台湾明星的“过时”几乎是注定的。至于说这剧姓“古”还是姓“琼”,也根本不重要。它的成功在于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美学配方”,把古龙的悲情、琼瑶的眼泪、惊艳的颜值、还有传唱度极高的主题曲,全都打包在了一起,给你一个沉浸式的视听轰炸。这种“剧歌合一”,现在几乎绝迹了。
我判断,关于这部剧的怀旧情绪只会越来越浓。因为我们怀念的,根本不是那个有点塑料感的扇子道具,也不是那个今天看来有点拖沓的剧情。我们怀念的是那个打光还很实在,能看清演员脸上真实纹路的年代。怀念那个演员用眼神就能演出心碎,而不是靠瞪眼和嘶吼的年代。更是怀念那个大家对“美”的定义还很多元,能欣赏李寻欢这种破碎感帅哥的时代。焦恩俊本人现在也想通了,在社交媒体上发发自己拍的照片,自嘲老了胖了,这种坦然的姿态,反而是对他那个经典形象最好的告别。他没有硬撑着,所以反而赢得了尊重。这部剧,就像一把尺子,时不时被人拿出来,量一量现在的剧差口气在哪,也量一量我们自己逝去的那些年。
来源:梦城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