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剧,谁的转型登云梯?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10 18:41 2

摘要:对演员而言,转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简单地换个角色类型,而是要从根本上重塑业界和观众对其演技与戏路认知。兼具时间纵深与故事质感的年代剧,显然是演员升维进阶过程中的有效炼金炉。

对演员而言,转型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简单地换个角色类型,而是要从根本上重塑业界和观众对其演技与戏路认知。兼具时间纵深与故事质感的年代剧,显然是演员升维进阶过程中的有效炼金炉。

《生万物》杨幂饰演绣绣

从业内认可度来看,主流权威奖项通常更青睐那些承载时代精神、反映社会变迁、具有历史厚重感和积极导向的作品,年代剧在这一方面恰好拥有天然优势——制作精良、主题严肃、演员表演空间大。出演一部高品质年代爆剧,是演员叩开金鸡、白玉兰、飞天等奖项大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将奖杯收入囊中,意味着“演员”身份得到了专业领域的最高背书,其意义并不止于转型成功。

蒋欣凭借电视剧《小巷人家》宋莹一角,荣获第3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最佳女配角

从影响力辐射范围来看,年代剧的受众基本盘是跨代际的,可以精准触发不同年龄段观众的情感共鸣。与历史正剧相比,年代剧满足了观众对“宏大”和“细微”的双重需求,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叙事,将个人的命运与时代变迁紧密交织,却又在细节刻画里盈满了鲜活的生活质感。落地于烟火气里的史诗感,让年代剧厚重却不沉重,与其他正剧相比有着更广泛的观众缘。

《山海情》剧照

《小巷人家》剧照

处于转型期的演员选择年代剧,并非一场毫无依托的试探,而是被反复验证过的有效晋升路径。

在各类热门题材中,年代剧是少见的可以打破年龄、地域乃至审美壁垒的剧集,“雅俗共赏”的特质,使其为不同背景的观众提供了不同的情感出口。

《乔家的儿女》白宇饰演乔一成

对亲历者而言,年代剧从拍摄布景到故事背景都是一场集体怀旧,无异于自己的成长历程被看见。对年轻观众而言,则满足了他们的溯源心理,在戏剧表达中体悟父辈乃至祖辈的来时路。覆盖全年龄段的受众,在流媒体细分类别的圈层化时代,依旧能打破代际壁垒促成家庭集体观看。

《人世间》剧照

年代剧往往聚焦于时代的巨大变迁与个人的命运浮沉,以小见大的叙事里不只有时代浪潮的磅礴,还有细致入微的鲜活。落地的真实感更能激起受众的共鸣,从而引发众多社会性话题讨论,进一步扩大剧集传播范围。

《风吹半夏》剧照

强大的包容性和共鸣能力,构成了年代剧无可比拟的受众优势,让爆剧可以真正打造“全民追剧”的现象级景观。

一部时间跨度长、人物众多、线索复杂的年代剧,不仅考验导演的叙事功力和编剧的结构能力,也对演员的演技有着极高水平的要求。

《乔家的儿女》宋祖儿饰演乔四美

年代剧中的角色往往历经漫长的岁月洗礼和巨大的命运转折,演员需要诠释人物数十间的外貌、气质、心态的巨大变化,这不是妆造到位和口音转变就能让观众完全代入的,而是需要充分解构挖掘角色的内心世界,从细微的表情、眼神和肢体动作去表达置身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成长。

《山海情》热依扎饰演水花

以大时代的发展为背景,年代剧为角色提供了复杂的情感层次,给演员提供了极致的演技锤炼和提升空间。从小人物的命运为切入点,年代剧里的人物最大程度脱离了明星光环,烟火气里是对日常生活的极致还原,这就需要演员彻底融入时代,用生活化表达来构建表演的真实感。

《风吹半夏》赵丽颖饰演许半夏

参演年代剧,对演员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它可以在神仙打架的同行竞技里探测出表演的真实功底,也能在高层次人物的演绎中淬炼和提升演员的综合素养。

触达全年龄段观众的年代剧,有着极其稳固的收视基本盘,其背后隐藏的商业价值自然也是巨大的。流量明星渴望通过年代剧证明演技撕掉偶像标签,而实力派演员则希望借助年代剧巩固专业声誉,在各年龄段演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中,年代剧显然都是一个重要支点。

王安宇在《小巷人家》中饰演的林栋哲备受好评

年代剧的播出平台往往不止于爱优腾芒,常常伴随着央视和一线卫视的上星播出,剧播期覆盖范围极广,收视群体也相当庞大,其中出圈的角色可以让演员本人快速提升国民认知度,甚至有着极其可观的长尾效应。

年代剧《父母爱情》至今仍被奉为经典

高国民度则意味着路人盘的有效拓展,年代剧塑造的可靠形象增强了观众的信任感,受众群体的画像从年轻粉丝延伸到消费能力更强的中产阶级及中老年观众,从高端品牌到大众快消品,各类商务合作都会找上门来。

雷佳音凭借电视剧《人世间》中周秉昆一角,斩获第34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男演员奖”

大爆的年代剧角色甚至可以成为演员的“养老保险”,剧集带来的角色红利甚至可以吃上几十年。哪怕是剧集播出多年之后,演员依旧可以凭借经典形象受邀参加各类综艺、晚会及商业活动,角色资产在情怀价值中持续“变现”。

尤弋

不知名年代剧爱好者

如何看待演员在转型路上选择年代剧?

必经之路,如果要在演员这条路上深耕,如果对表演有更高的追求,年代剧是早晚要接触的,厚重的时代底色、丰富的人物弧光和深刻的文化内涵,都是给演员赋魅的利器,演这类型的剧也更有机会摸到奖杯。但也不是说你抓一部年代剧演演就实现华丽转身了,首先爆剧也是讲究天时地利人和,神仙打架的阵容也得自身实力过硬才能出彩。其次年代剧不是重点,只是一个事业上的突破口,翻过这座山以后,是另一条路上的漫长挑战。

哪位演员在你眼中算是通过年代剧转型成功了?

赵丽颖,《风吹半夏》这部播得挺好的,从各项成绩来看完全可以说是爆剧了,这剧让赵姐拿到了飞天奖,彻底跻身主流圈子,确实是next level了,把转型之路夯实了。从最开始古偶剧里爆出来的小白花,到现在年代剧里飙戏的大姐大,这条转型路上其实铺了很多作品,她一步一步走了很多年了,其实《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我眼里都是一部能让演员当养老保险的剧,但年代剧的含金量是在另一个维度,有年代爆剧在手,在同期85花里也算是上了一个新台阶。

什么类型的年代剧更容易吸引你?

按类型喜欢家长里短的那类,按时段我比较爱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这个时代背景,因为给人一种日子越过越好的感觉哈哈哈,人是往高处走的,日子是朝前看的,大家都很有奔头,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洋溢着一种“经济上行的美”,尽管物质条件可能没那么好,但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抓住机遇努力奋斗就会有回报,社会整体呈现欣欣向荣的态势。

沉沉

国产烂剧受害人

如何看待演员在转型路上选择年代剧?

早晚的事,但也别太着急。水到渠成是好事,揠苗助长未必能有好结果。因为年代剧并不是你换上那个年代的衣服或者模仿一下口音就可以了,如果演员功力不足的话,会有一种割裂感,没办法真正融进那个时代背景,很多表达都会显得矫揉造作。年龄和资历到了确实可以寻求这方便的转型机会,毕竟年代剧铺展了更广阔的叙事,提供了大量丰富、复杂、有层次的角色,能帮助一部分中年演员尤其是中年女演员,实现年龄危机的破局。但也要避免一个代表性角色成功后,被定型为“年代剧专业户”,陷入另一种形式的戏路限制。

会希望自己喜欢的演员去演年代剧吗?

我喜欢的演员还年轻,我心里有数,他暂时还没资格去年代剧里挑大梁哈哈哈,但如果有机会去演一下小角色也是好的啊,毕竟大制作年代剧那个神仙打架的阵容,谁看了都会眼馋吧,哪怕是进去感受一下专业氛围也是好的。过些年他年纪上来终究要去年代剧里闯一闯,当兵、下乡、挖煤……流量转型不都是这个流程吗,但还是建议累积够了准备好了再去,别在戏骨堆里拖后腿,那些国民度高的爆剧,观众可没有粉丝那么宽容。

在你眼中,近几年哪部年代剧是实现了大爆的?

《乔家的儿女》,我从头到尾看完了,当时播得还挺好的,我记得各方面数据也不错,搜了一下是浙江卫视联播年度冠军。年代家庭群像剧很戳我的点,这类题材的受众面也很广,是我和我妈都可以一起看一起讨论剧情的那种,所以它成了爆剧完全在意料之内情理之中。这剧也让我对宋祖儿的演技有了很大的改观,虽然四美和戚成钢这条线看得人恨铁不成钢,但她真的把恋爱脑的心路历程演得很出彩。

编辑-JL

图片-来自网络

来源:风度mensuno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