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来是地主家的少爷,吃穿不愁的好日子等着他,可他偏不,非要跟着抗联往山沟里钻,跟着队伍打鬼子、受大罪。后来被日本人抓了去,不管怎么打、怎么逼,他一开始都硬扛着,死活不叛变。直到日本人用药物控制他,他实在扛不住了,才被迫成了鬼子的眼线。
刚追完《归队》34集大结局,我这眼睛到现在还红着,眼泪就没停过。
为啥这么激动?因为这结局里,有太多让人心里堵得慌的遗憾,也有太多没料到的温暖和感动。今天就跟大伙儿好好唠唠,剧里那些让我揪着心、忍不住掉眼泪的情节!
头一个要说的就是小贵,全剧里我最疼的就是这孩子,他的命太苦了。
本来是地主家的少爷,吃穿不愁的好日子等着他,可他偏不,非要跟着抗联往山沟里钻,跟着队伍打鬼子、受大罪。后来被日本人抓了去,不管怎么打、怎么逼,他一开始都硬扛着,死活不叛变。直到日本人用药物控制他,他实在扛不住了,才被迫成了鬼子的眼线。
可谁能想到,小贵最后能做出那样的选择?等他清醒过来,知道自己可能拖累战友,竟想自己了断。还好汤德远赶得及时,不仅把他救了下来,还劝他当内应,一起设圈套收拾日本人。
最后小贵亲手把鬼子干掉的时候,我又惊又佩服。谁能想到他都被折磨成那样了,还能在最后关头反杀?从养尊处优的少爷,到被折腾得人不人鬼不鬼,再到最后牺牲的英雄,小贵这一路太难了。他守住了自己的承诺,没给抗联丢脸,真是个该被敬重的好战士!
再说说老排长的结局,胡军演的这个主角,31集就下线了,当时真让不少人意外。
不过好在导演最后把这个“遗憾”补上了——老排长虽然为抗战丢了命,但他的儿子、他的后人找来了。日本宣布投降那天,云虎和汤德远正高兴呢,来了个瘸着腿的少年给他们送水。云虎一开始没当回事,直到少年说“我爹以前也在队伍里,他叫鲁长山”,云虎当时眼睛就红了,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
后来云虎赶紧把少年带到病房,给汤德远、福庆看。这些活着的抗联战士一听说这孩子是老排长的儿子铁梁,全都忍不住哭了。我看到这儿也没绷住,尤其是老排长的笑容在镜头里一闪而过的时候,眼泪根本控制不住。老排长没等到胜利,可他的儿子看到了,还能堂堂正正地活着,革命有了传人,这就是给老排长最好的交代啊!
接着聊聊云虎、福庆、汤德远这三人,他们是抗联剩下的硬骨头,当初被日本人团团围住,差点就没了命。
毕竟日本人不管是人多还是武器好,都比他们强太多了。可就在最危险的时候,有人来救他们了——一边是指导员带着大部队赶过来,另一边是大阔枝领着松林镇的老百姓,举着一把把火把跑过来。
看到老百姓举着火把赶来的那一幕,我哭得稀里哗啦。这就是老百姓的力量啊!咱们中国当初能把日本人打跑,靠的不就是千千万万这样的老百姓,靠的不就是一群群敢拼命的热血汉子嘛!云虎、福庆、汤德远,还有老山东、小驴子他们,都是老百姓的代表。正是因为有他们前赴后继地往前冲,不怕死,才把鬼子赶出中国,才换来最后的胜利。
最后说说小驴子的结局,这一段也让人心里不好受。
当初老山东去野马滩招人,找到了老驴子一家。老驴子是个明事理的人,二话不说就让三个儿子都参了军,跟着队伍打鬼子。可这三个儿子的结局太揪心了:老大渡江的时候没了,老二执行任务时牺牲了,只有老三小驴子,在排长、福庆和云虎的保护下,活到了日本投降那天。
日本宣布投降后,小驴子背着包一个人回了家,对着坐在野马滩上的父亲喊了一声“爹”。倪大红演的老驴子,当时身子一踉跄,那模样看得人心里疼。这么多年没收到儿子们的消息,老驴子恐怕早就猜到孩子们可能不在了。可当最后一个儿子突然出现在眼前,听到那声“爹”,这位父亲再也忍不住,哭得像个孩子。三个儿子去参军,最后只回来一个,虽然不是完美结局,但就像老排长的儿子出现一样,让人看到了希望——革命的火种还在,没断!
说到底,看完《归队》这部剧,我心里好长时间都没法平静。它跟那些常见的抗战剧不一样,没只捧个别英雄,而是讲了一群普通老百姓的抗战故事,更真实、更接地气,也更能打动人心。就像老话说的“人心齐,泰山移”,正是因为有无数普通人的付出和牺牲,才撑起了咱们国家的未来。这样的好剧,值得大伙儿好好看看!
声明:信息和图片来源于百度
来源:博学蓝天2D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