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万物》:绣绣流产!原来这才是宁学祥把遗产留给宁可玉的真相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8-21 03:26 1

摘要:一个吃不饱肚子的年代,一点点的风雨,就有可能压垮一个家庭,更何况还是好吃懒做的费大肚子一家。

作者:温纾言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为了给娘买药,养活费大肚子和弟弟妹妹们,银子决定嫁给宁学祥。

面对现实的苟且,铁头那虚无缥缈的饼就算画的再好,也不能填饱肚子。

一个吃不饱肚子的年代,一点点的风雨,就有可能压垮一个家庭,更何况还是好吃懒做的费大肚子一家。

亲娘重病,费大肚子这个爹闯关东失败,一路讨饭回来,欠了一屁股债不说,底下一群弟弟妹妹嗷嗷待哺,铁头还被传言搞大了傻挑的肚子,银子对现实心灰意冷,选择嫁给宁学祥,是因为从她现在的环境中,看不到一点希望。

费大肚子一家能吃上饭,靠的全是吃女儿的肉,喝女儿卖身的血换来的。

银子答应嫁给宁学祥的条件是:

“俺要够全家人吃半个月的红薯干子和玉米面,还要二十个大洋给俺娘抓药。”

嫁给宁学祥,至少母亲能吃上药,家里人能吃饱,自己还能吃上饭,毕竟生存高于一切。

可如果选择嫁给铁头,只会得到一堆他画的饼和空话,还有铁头娘的羞辱。

铁头娘在发现铁头又一次拿家里的粮食给银子的时候,曾不顾一切地破口大骂:

有本事你勾搭一个能让你们全家吃饱饭的男人呐!

任谁都没想到的是,居然一语成谶。

原著里,银子嫁给宁学祥后,生下了一个儿子,取名宁可玉。

但此后银子三次怀孕,宁学祥都让银子打掉。

原因就在于他怕银子生多了孩子,宁家的家产就不是村里最多的那一个了。

宁可玉出生后,就连一向被嫌弃的费大肚子一家,都在满月宴那天上了桌,分到了三百斤糁子,三百斤秫秫,宁学祥甚至难得大方的说让他们一家吃到来年接新粮。

有了可玉,宁学祥老爷十分开心,对银子也时常表现出恩爱,因而银子娘家的口粮基本上能够接续。银子想:还是生孩子好呀,俺就再生一个吧。第二年,她果然又怀上了。待她兴冲冲向老爷报告,老爷却给了她一个大长脸。说:快叫花二媒婆给打掉!银子不明白这是为何,宁学祥告诉她:两个儿就够了,再多,以后这个家分成那么多份,在天牛庙还能拔尖?

宁学祥有多疼爱这个小儿子?

甚至到了最后,宁学祥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留给了宁可玉这个小儿子。

其实,书里宁学祥把家产留给小儿子,其实就是因为宁家有个秘密:

宁家的长子辈辈不发家。

不知老风水先生另外做没做手脚,宁家还有这么一个怪事:辈辈不发长子。哪一辈上分家也是长子分得多,但过着过着老大就赶不上他的弟弟,不是早亡就是穷下去。所以,长子这一支就像漏水的管子,不知不觉就让宁家的家产减了下去。到了宣统二年,宁家的长房又一次分家时,身为长子的宁学祥虽比他的弟弟多分三成的家产,但也就只有地五顷、牛五犋了。

宁学祥为了打破这个传说,更为了分散风险,也为了延续血脉,宁学祥这才同意银子生下了宁可玉。

后期把家产都留给宁可玉,也是因为他见形势不妙,宁可金逃走不在身边没有依靠,他唯一能相信的,就是血缘,为了宁家有个传承,这才把财产都留给了小儿子。

而这个秘密,就连银子都没告诉。

宁绣绣和封大脚为了开鳖顶子上那块地,因为劳累过度流产了。

嫁给封大脚后,宁绣绣的生活明显降级。

虽然能吃上饭,但跟她在宁家生活肯定是不能比的。

在被迫还回铁头家的永佃田后,封二几次买地都买不上,无奈之下,封大脚为了安家人的心,决定重新开荒,一定要补足二十亩地的数量。

虽然开完了,但鳖顶子上都是山石,土地稀薄,绣绣想了个主意,把山上的土用框子往下背,以此来填补地里的缺失的土壤。

岂料,因为长期的营养不良,加上过度劳累,绣绣流产了。

绣绣年老的时候,甚至还因为长期吃不到油水,导致看不清东西了。

封大脚与绣绣成亲将近二十年,除了早产的头一胎,后来生下了四男两女,可是两个病死,一个落水淹死,另一个跑鬼子时跌在石头上叩死,最后剩下了一男一女。

而宁学祥被腻味和封铁头带领的佃户们砸死后,宁可金逃走参加国民党回来进行大反扑,又离开后,村里再一次兴起一场腥风血雨,又一次的大清扫在血腥和哭喊中进行。

而银子则在大反扑后,因为没有答应铁头要娶她的要求,被默许虐杀。

银子死后,是宁绣绣收养了宁可玉。

等到改革开放,宁可玉长大后,摘掉贫富帽之后,宁可玉第一个盖起了村里的好房子。

众人都在奇怪宁可玉一个寄人篱下,一没有地二没有门路是哪里来的钱时,只有腻味和铁头的明白:

那是宁学祥当年藏起来没有被搜到的财产。

三十多年了,这钱藏在哪里?就藏在村中央的那口大井里。因为有人回想起在正月底的一天半夜,曾看见宁可玉从那井里爬出来,那人问他干啥他则说是捞水筲。然而捞水筲怎能在半夜里捞呢?

为了验证这一说法,有人还亲自下到井里去看。这一看果然发现了秘密:在那贴近水面的地方,有一块石头被人动过,抽下来一瞧,里边竟然是个能藏一只猪崽的暗洞,在洞角里还遗留下两块有着袁世凯头像的银元。

书里,宁绣绣把那句“不蒸馒头争口气”这句话贯彻到底,将其带到了棺材里,一生都没有用过宁家人的一分钱。

就连宁可玉要分给她两千元的时候,绣绣都不愿意接受。

因为,当初收养宁可玉和羊丫并不是她想图什么,而是源自内心的善良和对亲人遗孤的关爱,无关利益,只为心安。

绣绣苦了一辈子,可这辈子,她从来都没有违背过自己的良心,反倒是一直用余生来还宁学祥欠下的孽债。

书里,宁可玉虽然是村里最早富起来的那批人,可有句话叫做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一个人在自己尚且未能真正掌握财富的年纪得到一笔巨款,很容易迷失心智。

最后的最后,宁可玉娶了腻味的女儿小米,却选择和腻味同归于尽了。

既荒唐,又可悲。

来源:月影星辰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