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0 年间,华语影视作品中的“教师”组成了一个有趣的形象光谱,其中既有《美丽的大脚》中朴实真诚的乡村教师张美丽(倪萍饰),也有《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色厉内荏的胡老师(冯小刚饰);有《老师·好》中严肃刻板但内心火热的班主任苗宛秋(于谦饰),也有《小欢喜》里置身教育
今天是 9 月 10 日,教师节。
30 年间,华语影视作品中的“教师”组成了一个有趣的形象光谱,其中既有《美丽的大脚》中朴实真诚的乡村教师张美丽(倪萍饰),也有《阳光灿烂的日子》里色厉内荏的胡老师(冯小刚饰);有《老师·好》中严肃刻板但内心火热的班主任苗宛秋(于谦饰),也有《小欢喜》里置身教育焦虑下的高三老师们……
· 电影《美丽的大脚》剧照。
· 电影《老师·好》剧照。
在这一序列中, 2002 年的电视剧《十八岁的天空》不能算佳片,即便在老剧打分通货膨胀的豆瓣,也只有 7.6 。
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一代人的青春回忆。看过几篇“网红”名师的采访稿,其中都提到《十八岁的天空》里“古越涛老师”对他们的深刻影响,而“像从《十八岁的天空》里走出来的”,也已成为对“神仙老师”一种心照不宣的夸赞。
· 由保剑锋饰演的古越涛。
为什么在这样一部“不够现实主义”的偶像剧中,会出现成为一代人理想镜像的老师形象?那些“悬浮”的设定背后折射出哪些现实问题?又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症候和情感结构?
今天我们聊聊这部剧。
“ 90 后”的沈佳宜和江直树
谈到校园青春偶像剧,如果对“ 70 后”来说是《十六岁的花季》,对“ 80 后”来说是《十七岁不哭》,《十八岁的天空》就是“ 90 后”们的独家记忆。
2001 年,制片人韩三平联合导演李济昌,以日剧《麻辣教师》为灵感,创作了这部讲述高三校园生活的青春片。因为主创团队大多为新人,初播时反响平平,直到 2004 年被芒果台瞧中,安排在晚间八点档播出,才风靡全国。
· 日剧《麻辣教师》。
故事的开篇,源于嘉英中学校长(岳跃利饰)的一次教育改革。为推行素质教育,他从高三各班选了一批性格迥异的学生组成三年八班,并请来创造 80% 升学率但作风奇特的名师古越涛(保剑锋饰)做班主任,从此师生之间便在一次次斗智斗勇中,开始了鸡飞狗跳又温馨有趣的校园生活。
当年追剧的少男少女,大多是小学生或初中生。对他们来说,蓝菲琳(金莎饰)是比《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里沈佳宜更早的“白月光”,石延枫(李智楠饰)是比《恶作剧之吻》里江直树更权威的“男神”,和学生打成一片的古越涛老师是理想中的“梦中情师”,他和裴佩老师(倪景阳饰)的恋情是每集结束后百爪挠心的牵挂。
等上了高三及至步入社会,才发现当年真情实感追的剧属实槽点满满。一身日式校服、染头烫发戴耳钉的学生,严重脱离于中国国情;被全班一口一个“ star ”称呼的石延枫,不过是《流星花园》里道明寺的翻版且散发着更浓重的中二气息。一群高三学生,放学后不是忙着打保龄球就是研究美妆;一帮高三老师,把办公室里的 N 角恋谈得千回百转。
这些设置,相比现实世界里的高三生活显得太过梦幻。但多年后重温,却发现它的悬浮里,也超前地预设下很多引人深思的——毕竟“十八岁的天空”下,不只有高考和成绩,还有迈入成年关口后要面对的人生选择。
八班群像
开学初,古越涛让每个学生写下“我的志愿”。
林可喻的志愿是:要吸引更多男孩子。
因为有个漂亮优秀的姐姐,她从小被家人忽视,为了吸引别人注意,开始打扮自己,以“变得更美、更有魅力”为目标。
那些带着“男凝”意味的指点引起古越涛的担忧,他找到林可喻谈心,告诉她女孩子爱美是天性,“但是如果我们吸引到的只是异性的有色的眼光,这不仅会降低我们的价值,也无法体会到人间的真情”。
与林可喻形成对照的是程雅楠,她的志愿是:美丽无用,智慧为最。
从接受教育以来,她就没留过长头发,唯有读书考试才是生活重心。她讨厌班上的女生总是装模作样爱打扮,聊一些没有营养的。
早熟的女性意识,让她敢于和老师叫板,当古越涛列举从白居易到白先勇对美丽女子的描写时,她愤慨地反驳:“这根本就是封建社会对女孩子的迫害,把吟诗作对的乐趣建筑在对女孩子的评价上。”但过强的自尊和偏激的认知,也让她不敢直视镜中的自己,甚至刻薄地讽刺林可喻“用美色勾引老师”。
古越涛请同样“不化妆不打扮”的裴佩老师与程雅楠谈心,同时送上一份礼物——照片中不苟言笑的她,被 P 成了微笑的模样。
这场“维纳斯”与“雅典娜”的战斗,折射出很多我们仍在讨论的女性议题。相比网络上沸反盈天的辩论掐架,电视剧并未给出明确的价值判断,而是肯定每种选择的合理性。最终,林可喻没有放弃对“美”的追逐,却在志愿上加了几个字:我要吸引更多男孩子尊重的眼光;
程雅楠也还保持着学霸的骄矜,却把照片放在可爱的相框里,志愿也改为:短期目标:美丽无用,智慧为最;长远目标:美貌也行,智慧仍为最。
在这些志愿里,有人想成为“掌握第一手消息”的新闻记者,有人要当“和平使者”,有人希望能“到处流浪”,有人立志“吃遍天下山珍海味”,有人要做鲍比约克一样的歌手,拍电影、出自传,成为旷世巨星……
古越涛尊重每个人的志愿,三年八班的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 killing part ”,同时也就衍生出各种丰富的人物组合,各有各的嗑法。
石延枫和蓝菲琳,校草×班花,他们彼此萌生的好感,并没有走向青春片一贯对纯爱的渲染,而是在交流中互补互助一同成长——一个从傲慢变得坦率,一个由怯懦变得勇敢。
唐宋和汪晨,一个是成绩好总跳级而没有朋友、所以养成讨好型人格的小班长,一个是温柔娴静、因为家教严格而产生逆反心理的乖乖女。为提高全班语文成绩,两人合作整理笔记,却被家长认为是“早恋”而严禁来往。古越涛为此“大放厥词”:“限制学生早恋就是变相残害!如果一味地去禁止、去限制,可能抹杀同学之间真正的友情。”最后,两人坦荡的态度证明了“人类高质量情感”的多样性,正如汪晨娟秀字迹写下的心声:“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
还有石延枫和武历平,阔少爷×穷小子的双强 CP ,一个因对方抢了自己的校草风头而心生不满,一个讨厌对方“把优越感建筑在践踏别人的自尊上”。当石延枫被小混混围攻时,武历平挺身而出,二人一笑泯恩仇,才发现彼此是同类——都讨厌不公平的事,也看不惯有人别欺负。
职场剧里的成人世界
嘉英中学的老师们,也各有各的可爱。“刀子嘴豆腐心”的凌主任、外表高大内心柔软的高老师、通透机敏、全程吃瓜的夏老师……尽管集齐了单相思、回头草、欢喜冤家等各种戏码,还有学生组团助攻“师师恋”这种逆天情节,但总体来说演得不油腻不扭捏不狗血,也算难得。
对我们这代人来说,第一次对“我的志愿”有点想法,大多来自影视作品的启蒙。就像有人因为喜欢古越涛而立志成为老师,有人看了《鉴证实录》里的聂宝言对法医情有独钟,被《重案六组》里的季洁吸引而想成为人民警察——这些 1990 年代末至 2000 年代初的职场剧,给了那一代孩子窥探成人世界的窗口。
还记得《十八岁的天空》里,老师们常在味千拉面吃饭。 30 元一碗的拉面,彼时是中产的象征,令电视儿童望眼欲穿,渴望长大后也能享受这精致的日式料理。他们畅想未来的自己,和男女主人公一样,在一间大别墅里租一个自己的房间,白天认真工作,晚上和同事们在酒吧吹水谈心,职场爱情双丰收。
也是没想到,多年后,“味千拉面”正面临倒闭潮,没成为都市精英但当上了职场牛马;家长、老师、学生都卷生卷死的校园里不存在“麻辣教师”,只有钟美美模仿秀里“全国统一生产”的班主任。
《十八岁的天空》让人想起那些还不是“毒妇”的日子,略显浮夸的表演里传递出略显老套的心灵鸡汤——困难总有办法,真心换来真心,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努力奋斗就有光明的未来……其中褒煮的,是一种沸腾昂然的时代情绪。
就像剧里,每天早上起床,古越涛都会用一套花式手法,把一块钱硬币投进那些名为“希望”的瓶子里,然后说一句:“又是美好的一天!”
实在是尬,但莫名的,也挺酷。
来源:涂涂的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