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小贵假意投诚川野,趁川野放松警惕时抓住了可能是此生唯一机会,一枪射杀川野,替牺牲的老排长报仇,也为自己正名。
今年后劲最大的一部国剧,当属昨晚大结局的《归队》。
进入收官阶段,该剧连创收视破2的亮眼数据,这是观众在用脚投票。
昨晚大结局的34集,更被许多观众视作封神的一集。
当小贵假意投诚川野,趁川野放松警惕时抓住了可能是此生唯一机会,一枪射杀川野,替牺牲的老排长报仇,也为自己正名。
那一刻,我想无数人一定和我一样,在内心大呼痛快。
而当大阔枝他们带领乡亲们,深夜举着火把,助汤德远他们反击成功,我整个人已经热血澎湃。
可到抗战胜利,汤德远等最后三个活着的小队战士在八颗松三枪祭奠老排长,我的泪水又不争气流了下来。
等到最后一幕的闪回中,已经牺牲的老山东带着小贵、兰花儿他们再度出场,在大雪中发起冲锋,我的泪水再度断了线。
虽然大家心心念念的花儿的孩子还是没出现,可这个结局,值了。
这么大的后劲,来自于剧集一开始就打破了传统抗战剧的“壳”,却塑造出抗联战士的“魂”。
全剧叙事大开大合,抗联小队被打散又重聚,重聚又分散,节奏紧凑、戏剧冲突强,糅合了年代传奇、战争、谍战等多种类型元素,越接近结局,剧情愈加紧张、动人,也让我越发感受到故事内在的力量源自哪里—
人。
整个故事其实从头到尾都在说一件事:东北抗联,到底是怎样一群人。
这么多角色被观众记住,与剧中演员的精彩表演密不可分。
随着全剧大结局,是时候重排全剧演技最好的10位演员。
相比演员个人的演技造化,我更注意的是演员在整部戏里对角色的把控,这决定着他是否深入理解了角色,甚至他的存在是否让剧集的观感整体提升一截。
评选主观,但我敢说每个演员的表演,都配得上赞誉。
我们从第十名说起——
全剧开场老把头王义山出场时,我是真没认出来他是《悬崖》中阴险狡猾的鲁明。
让观众都忘了他在演戏,这也是对一个演员演技最高的褒奖。
在《归队》中,他演的是一个莽莽林海中恪守传统放山规矩的老把头。
找到人参要喊“棒槌!”,全队得立马回“快当”;挖参得先用红绳拴住,再拿工具一点点挑土,最后还不忘把人参籽埋起来。
作为挖参团队的领头者,李洪涛有着丰富的寻参经验,和对大山土地的敬畏。
挖到七品参王时,那种专业采参人的兴奋和虔诚,让人一下子就相信了这个角色。
可惜老把头精通采参,却不懂乱世里残酷的人心。
救下土匪假扮的“小哑巴”,又被参帮兄弟二宝子算计,最后参帮覆没,自己含恨而死。
被二宝子刺死那场戏,李洪涛眉头紧锁,痛苦咆哮,演活了角色内心的痛苦。
临死前他用微弱的声音,把大山的路线图给了老山东,还拜托他把人参卖了,重新买枪组队伍打鬼子。
那一刻,他不再是专注采参的老把头,而是一个真正的义人。
《归队》中许多女性角色都塑造地足够用心和有新意。
她们就像乱世中悬崖边长出的花,各有各的花香,也各有各的刺。
兰花儿长于山野,一手拿药,一手握枪,嫉恶如仇。
作为队伍里的卫生员,她拿的是勇闯土匪窝,凭医术带土匪下山打鬼子的剧本。
被匪头子小白马带她回寨子做压寨夫人。
她不慌不忙,不卑不亢,手起刀落取出了寨中老三腿上的子弹,实力享受三个肉菜的待遇。
虽然这个角色开场不算特别讨好,但越往后角色越可爱。
特别是和小白马的乱世儿女情,袁姗姗演出了人物内心的细致变化。
人物牺牲那场戏,小队下山被日军围剿,小白马先牺牲了,日军追击中,花儿带孩子渡江时被子弹击中,鲜血染红了水面。
她拼尽全力将孩子放在浮板上,自己却永远沉了下去,
孩子到底获救没有,也成了观众的意难平。
多少人和我一样,被大结局老驴子和小驴子团聚看哭了的?
这背后,离不开倪大红精准的表演。
很多人说倪大红表演变化太少,可好的演员无需夸张的调动面部表情以示炸裂,只是一个眼神,就让你坠入当时的情境。
比如人物出场,就把老山东绑了。
下一秒带着谄媚笑容,去向喝酒的日军“举报”,看得观众心里一惊。
结果画风忽然一转,老驴子带着三个儿子手起刀落,把一屋子的日军和伪军全放倒了。
这时候的老驴子动作干脆利落,没有一丝犹豫。
等到他转头给老山东松绑,观众才跟看呆了的老山东一样松口气。
等到人物再出场,已经是大结局。
虽然就一场戏,可倪大红演得丝丝入扣。
从一个人坐在地里的寂寥,到第一眼看到儿子的不敢相信,再到小心翼翼确认后搂着家中独苗落泪,情绪层层推进,流露出的都是最自然的状态。
化有形于无形,足以见其能力和功力。
相比抗联小队其他角色,云虎其实最不好演。
因为这个角色的特点就是沉稳、内敛,任彬的表演,始终是压着的,不容易出彩。
但任彬找准了几个演技发力的点。
比如他和愣愣的福庆的对手戏,基本上是全剧的笑点运输机。
每次看云虎数落福庆,福庆明白过来承认错误再贫两句,我就想笑。
抗联小队太苦了,难得来点乐。
除了乐,这个角色还带给观众一点甜。
云虎是全剧开场运气最差的人物,没咋地就被送运尸车了。
可也是全剧运气最好的人物,因为运尸车上的他,遇到了大阔枝。
云虎与大阔枝,飒爽老板娘x憨傻土直男的CP是真好嗑,比那些没CP感硬发糖的现偶古偶可是甜多了。蒋欣一路狂攻,对面却是铁憨憨。反倒让观众甜到心里。
云虎明明可以留在夜来好酒馆,与大阔枝你侬我侬,而如果归队,两人可能此生再难相见。但他回去了,等他重回松林镇,和大阔枝上演“再见爱人”,简直就是年代爱情名场面。
任彬的表演看着存在感不强,但总能恰到好处地发出角色应有的光芒。
刚在《生万物》中,因为出演恶毒反派“讨骂”,结果宋家腾无缝衔接,直接在《归队》中“口碑翻身”。
福庆这个角色,就像他自己对老山东说的,“有点缺心眼”,要不是他贪吃小女孩递过来的饼子,他和高云虎也不至于被抓进老金沟淘金。
但面对大义时,福庆也是个靠得住的真汉子。
这个有反差感的人物,和云虎构成了逗闷子打趣的搞笑担当,也让观众迅速喜欢上这个人物。
宋家腾表演最打动我的地方,一是吃,二是眼泪。
饿得浑身发飘时,看到东北大地随处生长的婆婆丁,福庆拔了就往嘴里塞,吃得那个香啊。
一口一口地,吃出了人在极度饥饿时的生理性反应,也吃出了东北人的顽强与幽默。
后来看到老山东带回来的核桃酥,喜出望外还不忘念叨一句老伙计云虎,“云虎不在可太好了。”
除了吃戏,宋家腾的哭戏也极好。
比如和老山东的重逢戏,看哭不少人。
最后老山东牺牲,福庆哭的稀里哗啦,被汤德远点名,他打着哭嗝答“到”,一瞬间就让观众投入到人物的情境里去。
田小贵是全剧最具悲情色彩的角色,他的“悲”贯穿始终,被敌人折磨,被命运捉弄,有身体的创痛,有内心的挣扎,直到牺牲才获得自我救赎,令人揪心又动容。
很难演。
因为演员没办法完全依靠台词去表达这样的丰富和复杂,一个人是不是真的值得观众同情,是不是足够痛,不能靠嘴说,演员必须通过大量的表演去完成。
也就是陈靖可的表演,必须让观众信服。
结果这位年轻演员,交出了令人惊艳的答卷。
田小贵刚出场,是老山东手下的神枪手。
带着年轻人的冲动和稚嫩,又有神枪手的沉着和精准。
日常眼神清澈像个憨憨,杀敌丝毫不拖泥带水,时间给够,全给你突突了。
在老排长身边,又像是老排长的傻儿子。
这段戏回头看,极其重要,直到大结局,我还忘不了人物开场那亮晶晶的眼神。
到鲁长山第一次来到小贵家,看着炭火烧的旺旺的房间,吃着丰盛的食物,他问小贵:“怎么舍得这样的好日子?”
这个答案,其实到结尾小贵才用行动给出。
小贵出身优越,本可以享受富裕安稳的生活。但为了抗日,他放弃一切投身抗联。
可命运却对他格外残忍,被鬼子抓捕后,遭受非人的折磨,双手残了,还被精神药物控制。
陈靖可很会捕捉田小贵的情绪细节,毒瘾发作时颤抖的肢体、充血的眼神和压抑的嘶吼,到清醒后的痛苦眼神,都让人跟着角色情绪走。
看到曾经的神枪手却再也拿不起枪。那个永远会习惯性给排长点烟的战士,却再也点不了烟。观众就内心一阵阵痛。
到了结局的闪回段落,观众才知道小贵曾想了结自己,却被老汤救下,还告诉他真正的计划,从满心自责地大喊着:“我早该死了”到决心为老山东报仇,演员的表演始终牵着观众的情绪。
而大结局最大快人心的一幕,就是小贵抓住唯一开枪的机会,亲手击毙川野,自己却也中枪倒下。
这一刻,他终于大仇得报、彻底解脱。小贵从来不是叛徒,他的心始终是红的,也始终是那个神枪手。
老排长,真是没白在牺牲前,还在念叨小贵。
他是真把小贵当自己儿子了,这么好的战士,怎么可能叛变。
人物牺牲前,汤德远抓紧时间告诉他计划成功了,但弥留之际的小贵已说不出话——所有的东西他都懂,只不过被封在了心里。
从《生万物》里让人一眼看到头的纯朴农民封二,到《归队》成了身份难辨的肖铁林,带着“二叔宁学瑞”学坏的林永健,再次贡献了不会错的演技。
刚出场时,他已经让人捉摸不透,投靠日本人,表面上毕恭毕敬,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精明的算计。还暗中帮汤德远脱身。
让人不由猜测他的真实身份,是不是另有玄机。
这个谜底,直接接近结局才揭开。
从重庆广播中听到德国投降那一幕,林永健一个沉默的肢体语言,已经演活了人物内心的彻骨绝望。
明白自己末日将至的肖铁林,最后一段表演,也不断趋近人性晦暗难明之处。
笑得有多和善,心里就打了多少算盘。
直到对着养的鹦鹉,他才敢说出心里话。
后来被赵庆田和肖铁林挟持那段也很精彩,从老汤端起枪对准肖铁林,嘴上说着“对不住了”,枪口却反转击杀赵庆田。到随后抗联小队现身,顺利将肖铁林活捉,反转来得猝不及防。
肖铁林像个提线木偶似的看着针对自己的这出连环大戏,林永健的表情堪称精准。
到大结局,肖铁林终于主动交代了一切,把日军大秃子岭秘密机场的防御工事信息说了出来,但他还有一句话,“我现在在意的是,我能不能活。”
最后和汤德远的眼神对视后,人物之前的紧张、提防和懵逼都没有了,只剩下空无一物的解脱。
李乃文饰演的二班长汤德远,是小队里的中坚力量,也是剧中脑子最好、归队最曲折的人物。
一开始,强大的智力配上机智的应变,汤德远走到哪都能把局势盘活。
暗夜斗狼跳崖落水,还能逃脱日军的追捕;路遇重伤的战友,拖着个人山地越野整整三天。
他的沉默里憋着一股淡淡的狠劲,最艰难的环境也保持着冷静,被关进日军劳工营,还盘算炸日本人的汽油库。
后来他摇身一变成为“汤二爷”,护住自己的小家,一度不愿回归,但从没想过背叛抗联,内心始终在拉扯。
这样永远不显山不露水的人物,唯一的三次袒露真性情才会格外动人。
一次是儿子被川野杀害后,他满眼泪水,回忆与儿子相处的点滴过往,内心悲痛难忍。彩凤告诉他,和他在一起很知足,可儿子的仇绝不能放下。
听到这里李乃文一个回头,眼中流露出一丝决绝,那一刻汤德远下决心重回抗联,那种心痛到笃定的无声表演,张力十足,很感染人。
第二次,是他和小贵摊牌的时候,当小贵痛苦发泄,我本以为会迎来汤德远的责备,没想到接下来汤德远的话却那么让人动容。
他说看到小贵手的时候,就知道他吃了多少苦,李乃文把台词说的那么轻,那么淡,却演出了一种痛入骨髓的痛苦和理解。
观众瞬间想起汤德远也被关了一年,小贵的痛,他当然懂。
这就是好的表演,两句台词,就把汤德远为什么再度接纳小贵归队,并且丝毫不怪他,说明白了。
最后一次,就是带云虎福庆来到八颗松告慰老排长。
报到、开枪、致敬,几句话而已,却又似万语千言。
不得不说,李乃文的演技永远值得信任。
蒋欣饰演的大阔枝,是近年国剧中少见的女性角色。
她是乱世里依然盛开的野花。
一个女人,撑起“夜来好”酒馆,八面玲珑、消息灵通,“松林镇没有我大阔枝不知道的事”。
表面泼辣市侩,实则心怀家国大义。
从救抗联战士,到祭奠杨靖宇将军,再到结局带着乡亲们提火把给抗联助阵,大阔枝不带怕的。
作为松林镇嘴强王者,她的怼人技能满分,面对想进屋搜人的庞四海她从容不迫,阴阳怪气反击金句频出,不好惹的劲头扑面而来,怼得庞四爷毫无招架之力。
作为东北话小达人,蒋欣怼人都自带喜剧效果,东北话算被她玩明白了。
但在庞四爷解围后,她又迅速递上好处。
一个貌美女子在乱世里开客栈,人人都误解她背靠警察队长庞爷出卖皮相,大阔枝凭的却是清晰头脑与敏锐嗅觉。
乱世中,利益才是合作最坚实的根基。
但她再长袖善舞,也有难掩真情的时候,面对云虎,她的眼睛直接拉丝,已经不是暗送秋波,是明送。
后来云虎担心庞爷找麻烦连累大阔枝,想连夜离开,她却说,“今天松林镇只有这个炕容得下你。”
这话说的,既有女性的妩媚,又有侠女的风骨,加上蒋欣直勾勾的眼神加持,绝了。
胡军这次的表演做出了某种示范,一个好演员的表演如何给剧集直观地增添有益影响,以及如何赋予这样一个人物充沛魅力。
排长老山东是全剧灵魂人物,也是战士们在风雪中的灯塔。
整部剧中,他又当爹,又当妈,救人要操心,打仗要操心,德远不归队操心,小贵归队了不对劲更操心。
他牺牲了福庆哭着说:排长我们怎么办啊?这也是观众的心里话,所有人都无法想象没有老排长的归队。
但为角色减重37斤的胡军的厉害之处,在于并没有把这个重要人物,演出过往角色的霸气,正好相反,在角色的有勇有谋,有情有义,有凝聚力之外,老山东首先是个逗逼。
开场福庆垂头丧气掏出最后一块饼,他立刻兴高采烈宣布福庆还藏了一块饼。
战士们一听,眼睛发绿,如饿虎扑食扑向福庆。不用生死离别制造泪点,一场笑闹就把小队情谊演明白了。
后来去土匪窝救兰花儿,拿起大棒骨奏乐,随口生成一段贯口,逗得满堂大笑。
嘻嘻哈哈外表下,透出来的是人物极度的乐观,更是大智慧。
唯一能让这个逗逼难过到落泪的,除了战友们的牺牲,就是回家又离家那段,听到儿子喊自己,老山东硬扭过头去,那股子憋在胸腔里的疼,比嚎啕大哭更戳人。
但最精彩的,还是人物落幕的一场戏,我认为是可以放入北影教材中的表演段落。
我从未见过,也从未想过,可以这么演牺牲戏。
已经中弹连路都走不动了的老山东,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做任务计划,他让福庆和云虎先走,让汤德远引敌人过来,打算用自己的尸身作为汤德远换取鬼子信任的筹码。
交代完了,生命最后,他颤抖着手想点燃火柴,可怎么都点不着,汤德远给他点着了,他嘴里唠叨着小贵在就好了。
然后入神盯着火苗,上一秒还在笑,下一秒就倒下汤德远怀里。
胡军这段演技处理,太狠了。
没有任何铺垫,也没有常见的最后独白去衬托悲壮,观众和剧里的角色都不知道他中弹了,直到他突然倒下。
但那种悲伤的感觉却那么浓烈而绵长。
最后那点火苗是他的执念,也是老排长最后点燃的希望。
到死他还在惦记着小贵,不是想让小贵帮他点烟,而是怀念起小贵还能给他点烟的日子。
观众这时候又想到开场他那句话,“只要俺老山东还有一口气,就一定带你们全部归队!”
老排长没能真正做到,但没有一个人会怪他。
这次,胡军又用他的演技,演活了一个英雄。
以上就是《归队》中,人物塑造最好的10位演员。
这群实力派的演技,不仅用精彩的表演立住了角色,还让整部剧后劲十足。
全剧没有塑造完美英雄,也不喊宏大口号。就让观众看到一群被打散的抗联战士,如何从东北零下几十度的环境走出来,再归队。
全剧最后一幕,所有人都回来的那一幕,我才真正明白,归队的不仅汤德远他们三人,而是整个小队的所有人。
白山黑水不会忘记,当年有群战士从马粪里抠出来玉米粒,就着雪搓干净,扔进嘴里就算一顿。
他们叫东北抗联。
他们是这个民族,真正的英雄。
来源:肥罗大电影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