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长剧现状:古装偶像剧全灭,现代偶像剧难寻,杨幂热度空前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07 22:31 1

摘要:古装偶像剧集集体遇冷,反响都挺一般,现今的偶像剧几乎没啥声音,悬疑剧情比破案还要折腾人。唯一能突围出来的,居然是杨幂在那个土味年代里的年代剧,真是让人意外。

这篇文章是【高能E蓓子】的原创内容,严禁任何方式的转载,若要转载请后台联系我,不过你们可以随意在朋友圈分享。

暑假的尾巴到啦,这也就是说暑期档正式画上句点。以前这个时候可是各大厂商争得头破血流的时候,大片纷纷在大银幕上拼杀,剧集也在小屏幕上激烈角逐。

不过今年长篇剧集的气势没以前那么猛,反而变成了不少“翻车现场”。

古装偶像剧集集体遇冷,反响都挺一般,现今的偶像剧几乎没啥声音,悬疑剧情比破案还要折腾人。唯一能突围出来的,居然是杨幂在那个土味年代里的年代剧,真是让人意外。

这剧情比剧本还精彩,咱们来看看这暑期档那些长篇剧都遇到些什么问题吧。

这些长篇剧都过得挺惨,特别是古装偶像剧表现得最差。

以前的暑假可真是古偶的主战场,现在的那些当红流量明星,一个个都得趁着暑期档推出古装偶像剧,打得不亦乐乎。说到暑期档,江山都几乎被他们抢得差不多了,毫不夸张。还记得2022年那阵“神仙打架”的盛况,《星汉灿烂》《梦华录》《苍兰诀》《沉香如屑》连续四部都拿下了S+级别,排得紧凑热闹。

今年倒是没什么特别大的古装剧,但主演阵容还是挺强的,都是熟面孔。像杨紫、李现这些老牌实力派依旧扛得住,另外还有孟子义、周也、王星越这些新晋的小鲜肉,还有王影璐、李兰迪、丞磊这些被圈中看好的新人。综上所述,演技和颜值都挺有保障的。

不过,这些剧播出来后都没啥反响,或者就这么悄无声息地结束了,要么质量糟得没人提起。

从六月份末正式进入暑期档开始,古装偶像剧差不多播出了十来部,比如《锦绣芳华》《书卷一梦》《朝雪录》《华山论剑》《定风波》《锦月如歌》《献鱼》《子夜归》《与晋长安》啥的。

这些剧挺有趣的,要是不知道它们,光看名字会搞不清楚谁是谁,明明每个字都不一样,可总觉得很像,也猜不到它们讲的啥。

其实呢,质感也差不多,剧情、角色设定、服装造型这些都像粘在一块儿一样,比如下面这三张剧照,要不是提醒,也未必能分得清是三部不同的剧吧?

如今这个市场成色挺雷同,导致今年的古装偶像剧变成了个史诗级灾难片,流量还行,反响平平。靠豆瓣评分来看,表现最不错的反而是刘宇宁和李一桐合作的《书卷一梦》,拿了7.1分。不过和去年播出的张晚意、王楚然主演的《柳舟记》的7.7分相比,还是差了点意思。

按全网热度和播放量来看,暑期档古装偶像剧中表现最出色的是李兰迪和敖瑞鹏主演的《朝雪录》,累计播放量达到了13亿次。

要说古装偶像剧的热度,现在虽然还在持续,但比起两年前那个古偶霸屏、长剧火爆的时期,可就差了不少。同期播出的《长相思第一季》那阵子,播放量高达26.5亿,而现在呢,短短两年,差距已经翻了一倍,可见古偶的热潮确实有点退潮了。

古装剧里,男频的《凡人修仙传》表现挺不错,各方面都算挺平均,特别是在仙侠题材中,特效算是数一数二的了。杨洋的演绎也算是“去油”成功,豆瓣评分达到7.5,跟同类型的剧相比,这个分数还挺高的。

不过,作为一个跨越20多年的热门IP,再加上杨洋、金晨这些全民级的演员撑场,现在的表现只能说是不太达标,没达到大家预期的水平。

古装偶像剧还没有掀起浪潮,如今的现代偶像剧反倒变成了配角铺衬,开播的三部作品就差不多了,分别是《深情眼》《我在顶峰等你》和《樱桃琥珀》。

从数量和质量来看,现偶在暑期档基本上成了平台放弃的类型。《樱桃琥珀》在现偶和年代剧之间反复切换,结果两头不讨好,严格说来也算不上纯粹的现偶。至于另外两部,根本没法拿出手,所谓的S级制作水准甚至都比不上短剧,暑期档陪跑都觉得不够档次。

悬疑题材倒是挺热闹的,各种花样都开了呢,《以法之名》、《扫毒风暴》、《利剑·玫瑰》还有《暗潮缉凶》,这四部内容都不一样,从打黑到扫毒,从破案拐卖到凶杀案件,各有一番特色。

前面那三部都挺不错的,质量也挺狠,但要想一下子火起来,还是挺难的事啊。

《以法之名》原本播放得挺顺利的,可惜最后收尾烂掉了,《扫毒》一直在追求那种风格化的效果,感觉有点过头,《利剑·玫瑰》讲打拐找孩子的剧情,让不少人觉得挺累赘的。结果呢,这几部剧都没能再现去年《边水往事》那样火遍大屏幕的辉煌呀。

暑期档的最大亮点,毫无疑问就是《生万物》了。它在8月中旬仓促上线,又很快就收官,播出时间短得令人咋舌,明显显示出一开始就没人抱太大希望。

但偏偏它表现得最出色,带来了暑期档最长剧集的最高播放量、最火的热度和最扎实的内容,成了杨幂在《二八定律》《狐妖小红娘》《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之后的翻身之作。

讲到剧情嘛,整个暑假档都比不过《生万物》,而且在同类型剧里,《生万物》也不算最顶尖的那几个。如果用豆瓣7.5的平均水平来衡量《生万物》,那同期能超它的剧都几乎没有了。

场外的热闹比剧里的戏还精彩,八卦和宣传各路精彩纷呈,真是让人看的放不开。

虽然说长篇剧的水平和成绩都平平,但戏外那些琐事倒是比剧情还辣眼,随意看看就知道为什么长剧的走向越来越疲软了。

一般来说,要是某部剧火了一阵子,但播放过程挺平淡,那说明别的地方一定挺热闹——要不就是营销做得挺狠,要不就是有料可挖。前几天刚收官的《子夜归》,从开播到结束,最热闹的事儿就是男主许凯被人喷了个底朝天。

只要剧情靠谱,演员这块的八卦就没那么基础。许凯的前女友许荔莎,是个特别会玩微博的奇女子,算得上个很有网络感觉的嫂子。虽然她在微博上暗暗秀恩爱,结果粉丝们纷纷出手锤她,想借机黑许凯。不过,后来她倒没太钻这个坑,反倒巧妙地借机撕起了于正,拿“于正有难,八方点赞”这种吃瓜群众都喜欢看的套路,打得挺巧妙。

她在开撕的同时,还不忘对悄悄播出的《子夜归》表达歉意,把这部身处扑街古偶大军的剧推上了热搜。于是,这部剧的热度也逐渐回升起来。女主田曦薇每次播出都碰到男主被曝出恋情的事儿,也因此上了热搜,被粉丝疼得心疼。

不过,这事儿也难以扭转整体的颓势,主要还是因为剧本的质量本身就不够硬核,最后令人记住的也就只有剧情平平无奇罢了。而演员曝出的料反倒能让人一页页的塞进内娱700页的PPT里。

虽然也有人遇到好事,虽说嘴上不提,但心里总觉得像敲锣打鼓,喜事连连。

《生万物》这部剧能让大幂幂毫不犹豫地扮土扮老,肯定是有点料的。它的原著曾荣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和山东省第四届精品工程奖,还入围了第五届茅盾文学奖,是真正的乡土文学代表作。

这剧我一路追下来,说实话,比起原著那种阴郁、平静得让人喘不过气的感觉,改成现在这样人间真情流露的样子,还真不容易做到。不过呢,这剧的宣传和内容有点对不上——

剧中蓝盈莹饰演的银子,由于家里穷得叮当响,不得已嫁给了倪大红饰演的地主,也就是杨幂扮演的绣绣的爸爸。

原著里这一段写得蛮惨无人道的,剧里也拍得保留了犹如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些许压抑感,可是转到营销这边,就还蛮下沉娇妻风格的:

在各种社交软件上,这部剧的评价两极分化得挺明显。有些观众觉得,乡土题材结合流量明星,能拍出这么特别的效果,还是挺难得的;而也有人觉得,宣传方面有点偏离本意,似乎把地主的形象美化了。

就这部剧的水准来说,光是低调宣传也许效果不会比现在差,反倒是这次搞得太用劲儿了。有必要的话,还是建议直接看看正片,光靠那些片段的介绍容易让人误会剧情。

《凡人修仙传》放开播,里面塞了26个广告,特别是从5到7集,广告总数超过140多条,平均每集都得有十几条广告,变成了真正的“广告修仙传”。广告的确给平台和制作方带来直接的收益,但你有没有想过,对那些关注剧情、期待剧情发展的观众们来说,这种植入式广告会不会让他们感觉很烦人?

丞磊接连出演了《与晋长安》和《锦月如歌》,但都没能拿下理想的成绩。今天又有新剧上线,三部剧几乎同时开播,对于一个还算是新手的非科班男演员来说,这到底算是好消息,还是压力山大呢?

所以,长剧变得越来越差,专业的人都没在做自己擅长的事,想要拼出点成绩也都难上加难了。

长剧在暑期档的表现真是不尽如人意,接下来该怎么走,是个学问。

长剧的冷淡不是一下子形成的,现在市场面临三个主要难题:一个是内容同质化,无论是古装偶像、现代偶像,还是悬疑题材,基本都在沿用相似的套路;二是制作方面显得太过急功近利,从剧本到拍摄都赶得太紧,缺乏打磨;三是宣传策略偏离了重点,更多关注制造话题而不是打磨内容的质量。

这些麻烦一堆堆,加上短剧越来越讲究品质,挤占、瓜分了长剧的市场份额,一起让长剧市场的表现变得越来越低迷。

暑期档倒是给行业上了一次鲜明的教训,曾经屡试不爽的“流量明星+大IP+热搜营销”套路,现在开始走下坡路,效果越发不灵了。观众用脚投票,反应得淋漓尽致,这种集体的市场反应,其实就是观众审美水准提升的表现。

当套路满满的创作碰上越来越挑剔的观众,翻车几乎成为必然。古装偶像剧的同质化、现代偶像剧的疲软,以及悬疑题材带来的审美疲劳,都在传达一个共同的信息:人们已经厌烦了那种机械化、批量生产的“工业品”,反而更期待创作者用心、真诚的创作回归。

《生万物》虽然在同类作品中算不上拔尖,但却能弯道超车,证明了好故事始终有市场。它不算十全十美,可至少展现了创作者的用心。杨幂愿意展现“土里土气”的一面,剧组也肯花心思琢磨剧本,观众自然会用播放量和评价来回馈。

不过,危机和机遇其实是伴随的,我觉得短暂的低迷反而说明整个行业正处在转型的阵痛期。那些未来会持续推出的长篇剧集,面对这些挑战,难免要经历彻底的变化。

题材越来越偏向扎根于现实,反映生活的现实主义转型。从《以法之名》到《生万物》,都证明观众已经不再喜欢那些漂浮空中、不接地气的作品,而更偏爱那些能够引起共鸣的现实题材,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受到关注。

内容方面,回归到创作的根本。流量和热搜的作用逐渐减弱,为了吸引观众,创作者得把更多心思放在故事脚本的打磨和整体制作水平上。就像杨幂在努力实现转型,演员们也需要摆脱固定的角色和滤镜,用真实的实力来证明自己。

短剧的火起来,不可避免地会推动长剧做出改变。要想吸引观众,长剧得提高讲故事的效率,杜绝拖沓和填充,把节奏紧凑、内容精炼的作品带出来,有点像向短剧的节奏学习。

归根结底,影视创作一直是在跟观众沟通。与其花那么多心思琢磨营销花招,不如专注于内容的本质,静下心来打磨一个精彩的故事。

E姐结语:

暑期档的战火虽然暂时平息,但给行业带来的思考才刚刚拉开序幕。眼下的难题很明显,就是片方还在沿用十年前的想法拍剧,而观众们的审美水平早已升级不少,这一点已经非常清楚了。

我倒觉得今年暑期档的惨败倒是挺有趣的,之前那些套路现在都失灵了,流量明星也撑不住,大IP改编都翻车了,热搜营销也骗不了人了。

所以啊,没好看就是没好看,不管你请了多少流量明星、搞了多少热搜。咱们观众是挺精的,追剧这么多年,套路都看腻了。拍拍电视剧嘛,可能不行,但论起看剧的水平,咱国产观众那可是经历了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绝对是最懂的。那些一味搞改动、糊弄注水的,全靠营销,真正好看的,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骗不了人的。

《生万物》即使没有杨幂、欧豪,也依旧能火起来,说到底,这就是实打实讲好故事的底气。在这短视频铺天盖地的年代里,能吸引观众愿意花时间追看的长篇剧,都是靠真本事打拼出来的。

希望制作方们都能早点琢磨透,这年头,做事跟做人一样,最重要的还是得坦诚相待。

打造一场深刻的心灵放松体验,以及讲述富有格调的故事!喜欢的话,不妨转发一波哦!么么哒!

E姐换上了新LOGO啦!各位姐妹们,记得认准正版哦↓↓↓

城市里的男女们,来一次心灵的放松之旅吧!

以学术的角度审视娱乐圈的运作与现象

未经过授权,谢绝转载。

来源:霏霏推热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