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红楼梦》这部被视为“不可碰触”的经典,终于又一次被重新提起——郑晓龙执导,迟蓬出演刘姥姥,曹翠芬出演贾母。
《红楼梦》这部被视为“不可碰触”的经典,终于又一次被重新提起——郑晓龙执导,迟蓬出演刘姥姥,曹翠芬出演贾母。
光是这两个名字放在一块儿,就稳得让人不由自主点头,可一句“与流潋紫合作改编”却瞬间让网友警惕值拉满。
但话又说回来,能让迟蓬和曹翠芬两位戏骨同台飙戏,就已胜过一堆靠流量撑场的浮夸阵容。
迟蓬这个名字,过去出现在片头时常常被忽略,如今却成了观众追剧时点名要看的“王牌婆婆”。
从《幸福到万家》里的林桂枝,到《小巷人家》的庄奶奶,再到《生万物》中的大脚娘,她把“婆婆”这个标签贴得既扎实又高级。
年过六十的她却靠一双眼、一身衣、一句土话,把人物演得像是从街头走出来的老邻居。
这些年她的角色一个比一个“接地气”,但却绝不“掉档次”。
拍《生万物》时,她靠在厨房做饭时的一声咕哝、坐在炕上的一抹叹气中,把一个经历了大半生风雨的农村妇女,演得活灵活现。
可这种“熟悉感”,从来不是靠随便装傻卖萌堆出来的,而是她几十年如一日,把自己“泡”在角色里的功夫。
为了一个眼神、一个语气、一个年代感十足的动作,迟蓬会去临沂的村里观察老太太怎么说话,怎么走路。
她也翻老照片,琢磨那个年代的女人是怎么穿衣、打理头发的。
到了和林永健飙戏那一段“咋的,三堆砖呢”,这句随口一出的台词,成了全剧的高光名场面。
就是一股地气冲出屏幕,观众一边笑一边拍桌子:这才是老戏骨该有的份儿。
和迟蓬互为呼应的,是另一位“戏骨级别”的老太太曹翠芬。
说起曹翠芬,很多年轻观众最早是在《知否》中,见识到她一头银发、坐姿端正的盛老太太。
明兰出嫁那场戏,她拉着孙女的手眼泪不掉,只是打转,一脸含忍的慈悲与不舍,堪称古装剧中的情绪顶流。
她演的不是情感泛滥的“苦情奶奶”,而是那种哪怕心碎也不能乱了家中章法的“定海神针”。
曹翠芬不靠外表取胜,她自己都说老太太的戏路不多,但每一个老太太都有不同性格。
所以她演得了温婉的盛老太太,也能演得出《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扭曲阴郁的二姨太。
更厉害的是,她曾为了让角色更完整,自己现场加台词:“老爷,我还想给您生个儿子。”
这不是抢戏,是她对人物命运和心理状态的准确理解。
导演张艺谋向来严格,对改词一向拒绝,听完这句话却破天荒地点头通过。
而如今,《红楼梦》翻拍的大旗落到郑晓龙手中,这两位“戏骨级老太”再度被推到舞台中央——迟蓬演刘姥姥,曹翠芬演贾母。
有了这两位镇场人物,即便林黛玉的人选还有悬念,观众也愿意先给这部剧一次机会。
毕竟,在这个一言不合就“演技拉垮”、一上线就“剧情尴尬”的翻拍时代,能让人看到“演而不演”的状态,已经太难得了。
所以这一次,《红楼梦》能不能拍得好,观众不知道,但光凭迟蓬和曹翠芬的名字,就已经给这部剧多添了一分安心。
但翻拍《红楼梦》这事儿一直有争议,最近的胡玫版本,算是一次不太成功的实验。
真是让人从海报到片尾曲都皱眉头,剧情像是拼凑出来的,台词漂浮得像公众号鸡汤,布景更是“一眼就穿帮”。
完全拍不出红楼梦里那种“讽刺感”,结果是观众集体“止损”,评分成了演艺圈的反面教材。
而这位曾经一手捧红《甄嬛传》的导演,自带“电视剧品质保证”光环。
过去他拍的《金婚》《北京人在纽约》,无不是时代剧中的佼佼者。
今年的《藏海传》也顺利帮肖战洗掉“流量男顶”的帽子,证明了郑导的“复活”能力依旧在线。
照理说,这样一位导演接手《红楼梦》,应当是“民心所向”,结果他才刚刚说出合作编剧的名字,网络评论区立刻炸开了锅。
“流潋紫”三个字一出,围观群众瞬间脑中浮现出一片紫檀香味混着宫斗对白的气息。
这位编剧当年靠《甄嬛传》打下一片江山,擅长描写女人之间的权谋心机和大宅门里的“潜规则”。
她的戏节奏紧凑、情绪浓烈,三言两语之间便能将一场风波推至高潮。
放在宫斗剧里,这种写法当然有看头。
可问题是,《红楼梦》不是靠阴谋推动剧情,而是靠一个个细腻的情感转折和性格的碰撞慢慢酝酿张力。
每一章的背后,都是作者对人生百态、官场虚伪、家庭兴衰的隐喻。
是“落笔成灰”的沉重,不是“翻脸如书”的爽感。
更麻烦的是,《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衔接部分,是几代红学大家反复考证、逐字推敲才逐渐拼出的一条线索。
如今让一位风格迥异的编剧来重新构建框架,无论她资历多高,笔力多强,恐怕都难以令原著粉放心。
三《红楼梦》这种书,从一开始就不只是小说,它是一部文化图腾。
曹雪芹写这本书,是在穷困潦倒中,用自己家族的兴衰经历咬牙刻出来的。
他写宝黛之情,不是恋爱脑写暧昧,是借两人的悲剧埋葬一段王朝的梦。
而现在的快节奏市场需要的是剧情快进、情绪输出、三分钟抓眼球。
如果把《红楼梦》改成“宅门夺权大戏”,或“爱情穿越文套路”,那就不是改编,而是“换皮”。
观众并不是不能接受新版本,他们怕的是老骨头穿上了不合身的新衣,连骨血都被抽空了。
郑晓龙也不是第一次接触古典,从《甄嬛传》到《芈月传》,他的叙事能力和场面调度都有口皆碑。
但就像他拍《藏海传》救了肖战,也未必代表能用流潋紫“救活”《红楼梦》。
真正的难点不是特效、场景搭建,而是如何让一个已经深入人心的故事,在不违背原意的基础上焕发新生。
其实不止《红楼梦》,这些年来另外三部名著都被反复重拍,可越拍越“偶像恋爱化”,或者是在应付任务。
经典一次次被“消费”,最后被观众打上“翻拍等于毁”的标签。
真正值得被翻拍的经典,不是因为它旧了,而是因为它还有说不完的“现在性”。
如果只是为了把“红楼”这个IP再次推向热搜,不如重新写一部属于当代的“世情小说”。
眼下,全网都在猜女主林黛玉的扮演者。
从杨紫到宋祖儿,从周也到陈都灵,提名名单里不乏流量、演技甚至古装美貌俱佳者。
但陈晓旭版的林黛玉至今无人能超越,不是她演得最悲,而是她的气质和原著高度契合——瘦弱、清灵、聪慧,却自带一丝宿命感。
那种“人间不容我”的孤高感,不是靠化妆和滤镜能堆出来的。
试问如今这些女演员,有几个可以做到“说笑中带泪,风轻云淡里藏命数”?
比起林黛玉的不确定性,曹翠芬与迟蓬这两人气场互补、刚柔并济,哪怕主角有短板,她俩的戏都能撑得起《红楼梦》的骨架。
只希望这一次,不要辜负“迟蓬”这姓氏里慢火熬汤的韧劲,也别让曹翠芬那一身戏骨,变成只为配戏的陪衬。
“大脚娘”迟蓬:悟透了“迟”的内涵·齐鲁壹点·2025-09-03
专访|一年演两个“婆婆”的迟蓬聊爆款剧《生万物》·澎湃新闻·2025-09-04
申音|曹翠芬:这个奶奶,承包你所有泪点.新民晚报 [引用日期2021-05-07]
独家|赵丽颖张若昀关晓彤戏里的奶奶 曹翠芬:现在的年轻人都很优秀,尤其是那些扛大梁的.红星新闻 [引用日期2021-05-07]
来源:小东美食坊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