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
请允许我用杨靖宇将军的一句话作为开头:
“革命就像火一样,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明和温暖。”
幼时不懂这句话的深层次含义,仅仅以为有了火,将士们就不用惧怕寒冷了。
可现在长大,看了《归队》,才明白这把“火”,指的不仅仅是“火种”,更是“革命的希望和信念”!
跟随抗联战士老山东、汤德远、田小贵、福庆…等人的视角,我们更全面的看到了东北抗联的历史,感受到前辈们的坚韧之心。
寒冬之下,是血肉铺盖出的光明之路,一直通向今晚大结局,等到了春暖花开。
所有事情都尘埃落定,留给我们的“情感”却久久无法消退。
我敢说,这绝对是今年我看过最震撼、最催泪的大结局!
在最新的31、32集剧情里,我们得知了田小贵被送进731部队经历折磨,然后还有了毒瘾,被日本人利用寻找抗联部队的位置。
但在关键时刻居然是他清醒着提醒了老山东等人及时从酒楼离开。
虽然福庆、云虎、汤德远最后确实活了下来,可老山东却死于鬼子枪下,他的死再次激发了汤德远“归队”的想法。
加上之后汤德远又得知了当年是肖铁林故意关他一年,最后那份私情已然消失,让他彻底决心“归队”。
而肖铁林那边感觉到日本人逐渐大势已去,他答应准备大批金条换取去日本生活的机会。
可汤德远怎么会让这个汉奸跑了?他决定瓮中捉鳖萧铁林。
因为行动不够,所以让小贵暂时加入。他再次举起了狙击枪,那一刻真的挺感动的。
但没想到关键时刻田小贵毒瘾发作,居然泄露了汤德远的计划。
看着日本人欣喜的夸赞毒品,屏幕前的观众也要被田小贵气疯了。
这边日本人下达命令,如果情况不对,钱拿不到,一定要先杀了肖铁林,以防泄露日军计划。
而另一边,汤德远正在进行着计划,诱骗肖铁林带着金条去别处藏匿。
而肖铁林也是个人精,他发现了汤德远的不对劲,一边用枪控制汤德远,一边向林子里呼喊“出来吧,我看见你了”。
但是最后走出来的并不是抗联战士,而是庆田,上演了一出螳螂捕蝉,庆田在后。
原来这也是汤德远计划的一部分,利用了庆田和肖铁林,一下全端了。
正当山野开心时,汤德远直接给他一枪爆头,来的漂亮,肖铁林最终还是被我方人员控制。
正准备把他押走,田小贵又闹出了幺蛾子, 他居然开枪射杀了蒙面的肖铁林,还跟自家人形成了对立面。
本以为他真的是叛变了,可谁知这死的肖铁林居然是假的,田小贵是配合战友当卧底,然后演了一出戏。
在此之前,战友们曾经拿了一把枪测试田小贵,他居然拿起枪就以死明志,直到按动扳机,才发现里面没子弹。
战友们一直知道他吃了很多苦,一直心疼他相信他,所以鼓励他站起来为自己报仇。
田小贵最后也用生命守护了战友,还趁机杀了日本头子。
骗过日本人后,汤德远众人带着肖铁林去看了祖国的大好河山,肖铁林自知逃走无望,只能选择说出日本人的计划求取保命。
在他的口中,抗联战士们知道了大秃子岭的防御配置情况,还找到了日军隐藏的机场。
他们翻山越岭带着科技装置向大部队提供情况,紧接着就是我方轰鸣的飞机声和战士们激烈的号角声。
天上炸出剧烈的火花,地上战士们扛着红旗举枪前行。
危难时刻,还有大批大批的中国百姓挺身而出,他们举着火把,万众一心。祝抗联战士赢得最后的胜利。
真就应了老山东当时说的那句话:
“我们总有一天会打回去,到时候啊,天上飞机跟着,地上红旗打着举着火把,咱所有的战士,会在小鬼子意想不到的地方全都出来”。
最终抗战胜利了,小鬼子终于投降,而这时候传来了个更令人兴奋的消息。
排长的儿子回来了,他没有牺牲,而是选择参加抗战,并与福庆、云虎、汤德远等人相遇。
看着他们开心的拥抱,热泪盈眶,这也算是老排长另一种归队了,他的血脉替他回来了。
所有事情安定后,福庆、云虎、汤德远三人一起去了八棵松。
他们在这里鸣枪三声,既是纪念胜利,也是敬为大义牺牲的花儿、小贵、老山东。
说句实话,一开始真不怎么喜欢看抗战剧,原因是因为太过壮烈悲惨。
但是今年这个日子很特殊,抗战胜利80周年,不论如何也要感受下先辈的精神,所以我打开了《归队》。
高满堂导演也是足够细腻,用抗联小队人员走散,然后想法儿归队这个叙事线,从而展开一系列的冒险故事,还挺有趣。
有女战士花儿掉进土匪窝,却改变土匪思想一起抗日。
还有福庆、汤德远被日本人抓走,却救出一批一批的难民。
我们的中国战士就是这样,无论到哪儿都能学着适应环境,带领众人保卫国家,保卫百姓。
以及被酒馆老板娘所救,安心调养等待大部队的云虎,展现了中国百姓的热血。
云虎、老山东和田小贵,三人脱离危险后都曾找到了温暖的港湾,他们背后有恋人的哭泣声、妻儿的呼唤、父亲不舍的埋怨。
但他们都没有沉浸这份幸福之中,而是义无反顾转身投入战场,理想抱负很是伟大。
可当他们选择踏上这条危险的道路,就注定要失去许多。
花儿与小白马互诉心意,俩人还有了孩子,最后为了国家抛弃小家,一同奔赴战场,却在林间遭遇埋伏。
兰花儿被枪射杀,她在最后时刻将襁褓中的孩子放到浮冰上,用尽全力推开,这份母爱深深打动了我。
而最后这个孩子编剧也没有交代去处,会的,就是给我们充足的想象力,有可能被收养,也有可能死掉。
一份是那个年代的希望,一份是那个时代的残酷。
汤德远被抓后,又是被编的就是被泼冷水。然后丢到牢里自生自灭,最后患上肺痨,几近死亡。
可哪怕这样他也没有暴露抗联的身份,腰杆子依然挺拔。
虽然中间暂时离队,但是为了报孩子之仇,他义无反顾的继续抗日。
足以说明他并非软弱之人,而是缺少一个信念。
最让人难受的莫过于田小贵,年纪轻轻的一个孩子,而且还是富家少爷,却没有享福而乐的观念,而是一心报效国家。
这和如今的富家子弟放到一起看,形成多么强烈的对比啊。
只可惜他被日本人用毒品操控,不惜伤害自己解除控制令人心疼,但还是泄露了抗联的信息。
但那真的没办法,毒品的成瘾性几乎无人能抵抗,田小贵经历严刑拷打都没背叛,最后败给这个,他也一定很惭愧。
这段戏份让更多观众看到了毒品的危害,不禁想起了现在的缉毒警。
他们奔赴在一线与那些恶魔争斗,才获得现在安稳平静的社会,对他们是衷心感激。
而看到老山东最后的死亡,真的直接让人头皮发麻,编剧设计他这个排长牺牲也是有很大用意的。
他作为抗联队伍的顶梁柱,若是去世,给观众的冲击力绝对最大,更能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就像杨靖宇将军,每每想起都那么的惋惜、悲愤。
而且胡军把排长诠释的太好了,像对子女的关心,对媳妇的托付,对战友的守护,最难得的就是他和小贵战友情更似父子情。
尤其是他去世后,嘱托战友交给了小贵一把狙击枪,这份信守的承诺直接让人瞬间泪目。
老排长去世后,队伍中的其他人更加坚定,他们跟日军迎来了最后一战。
危难时刻是中国百姓挺身而出。
那耀眼的火把,就像杨靖宇将军所说的“带来了光明和温暖”。
抗联战士的坚持终于等来了中国的胜利,孩子们可以在学堂里用中国话朗诵中国古诗,先生教导他们:
“文脉不断,民族不灭,火种不熄,中华不倒。”
这也是如今学生们该明白的道理,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记自己是个中国人!
那么,屏幕前的你看完《归队》了吗?令你印象最深的剧情是哪部分呢?
快在评论区和我畅聊一番吧。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归队》
来源:古木之的草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