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句话,褚韶华把自己押给了陈家药铺。1916年的北平,女人连上桌吃饭都费劲,她却得先救亲人,再救一家子生意。
“嫁进去,是为了把哥哥捞出来。
”一句话,褚韶华把自己押给了陈家药铺。1916年的北平,女人连上桌吃饭都费劲,她却得先救亲人,再救一家子生意。
陈家老爷子原本只把她当冲喜的摆设,结果算盘珠子还没拨完,褚韶华已经能把药材进价砍到骨头里。
公公把账本往她面前一甩:“能看明白,就管。
”她真管了,三个月把亏空的流水拉回正数。
可惜好运像纸糊的灯笼。
陈父病逝,长子大顺跟着撒手,二少爷二顺只会抽大烟,把药铺败得连药柜都拿去当铺。
褚韶华没哭,把嫁妆首饰全翻出来,兑了三百大洋,挂出“华顺药铺”的新招牌——名字里留一个“顺”,算是给亡夫最后的体面。
情字这边更扎手。
初恋夏初留洋回来,西装革履,张嘴就是“自由恋爱”,可夏家嫌她“再醮之身”,连门都不让进。
土匪下山那晚,夏初隔着火海喊她名字,她怀里只剩女儿冰冷的小身体。
上海码头,人潮比海浪还凶。
褚韶华兜里只剩十二块大洋,租了亭子间,白天在永新百货擦柜台,晚上把药铺的方子默写在小本子上。
三个月后,她靠一张“止血粉”配方,让百货经理点头给了她三尺柜台。
闻知秋就是这时候出现的。
做西药起家的他,原本看不起“土中药”,却被她一句“能治洋枪打出来的洞”噎住。
两人从互相试探到合伙开公司,中间隔着一场洋行联合压价——西药跌价三成,中药被扣“伪科学”。
褚韶华直接包下四马路整条广告栏,大字写着“中国人用中国药”,当天销售额翻五倍。
三角关系没那么多狗血。
夏初后来成了政府医药顾问,见面递名片,她笑着收下,转头扔进黄浦江。
闻知秋问她:“还恨吗?
”她答:“恨不值钱,我得先让华顺的牌子活下去。
”
剧组在横店拍土匪劫村那场戏,热依扎穿着棉袄在38℃的棚里跑,晕倒前还在背台词。
导演余丁没喊停,镜头里她踉跄那一下,成了预告片里点赞最高的镜头。
原著党最担心商战拍成过家家,结果第一集就是药材市场“抢青”——天没亮,褚韶华带着伙计蹲守在安国市场,用一筐“闷汗法”陈皮骗过老行家,低价拿下三年陈的川芎。
弹幕飘过:“姐姐连算盘声都在演戏。
”
主题曲《野心家》张靓颖唱到“野火吹又生”时,画面切到褚韶华站在华顺药铺二楼,背后是1930年代的南京路霓虹。
那一刻,民国不只是滤镜,是真实的风,真实的疼。
央视排片表流出,9月11日黄金档,接档的是谍战剧。
优酷把《灼灼韶华》塞进“生花剧场”,首页slogan写着:“她要做的不止是活下去。
”评论区最高赞:“终于不是大女主靠男人开挂,是她自己把挂撕了重缝。
”
褚韶华最后有没有再嫁?
小说里没写。
剧透说结局停在1937年,她往闸北送最后一车药材,镜头拉远,上海的天空飘着纸钱一样的传单。
观众问:“那她后来呢?
”编剧苏晓苑只回一句:“活下来的人,才有资格写后来。
”
来源:小圆追剧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