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往日的小团体,五个人,多少年同窗同事的情谊,一夜之间被他搅了个天翻地覆。他不再是那个仰头看着厂房烟囱、向着生活发狠钻营的小伙子了。上一次走出沉重的铁门时,他只想着自己还有什么可图、还有什么能报——不是对别人,是对这世道。
郭启东要是有一句话,可能会说:“你们谁都别想好过。”
往日的小团体,五个人,多少年同窗同事的情谊,一夜之间被他搅了个天翻地覆。他不再是那个仰头看着厂房烟囱、向着生活发狠钻营的小伙子了。上一次走出沉重的铁门时,他只想着自己还有什么可图、还有什么能报——不是对别人,是对这世道。
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拨了个举报电话,把裘毕正拉下了马。老东家,这个曾经说“有事跟我来”的人——缴了税又如何?明面上规规矩矩的人,终归也有不能见光的账。那通电话像扔进油锅里的水珠,噼啦炸裂一下,全宇宙钢厂,都炸开锅了。什么上市、什么美梦,一夜毁于一旦。随之而来的调查、官司,像冬天的河面下突然鼓起的暗流,把他们一个个都拖到了冰窟窿边上,等着谁先撑不住、“扑通”一声掉下去。
其实你仔细想想,郭启东这一局,绑的不止是四条人命,而是整个钢厂几千号人的饭碗,还有成百上千的家。可这一切早就与他无关。人被打断了脊梁骨,再粘起来,就再也不是那个直挺挺的——他只想让谁都不得安生。
说实话,郭启东并不缺本事。监狱里的那些年,给别人干两倍的活儿换读书时间,每本手记都密密麻麻记满了细节、公司内幕、国内外商道的点子。他憋着一股劲儿出来,可惜,这世界不是比“拼爹”,就是比“交情”,谁还认你的纸上谈兵?本事他是有的,人缘,已经臭了。所谓“山重水复”,走出来了,但没有“柳暗花明”。新生的路刚看到一点苗头,又被人连根拔起。也没人关心他心里的咒骂与绝望,就像没人真问问,一个犯过错的人究竟该怎么活。
他其实属于那种商场拼杀型选手——不是西西弗斯,他们那种人哪有力气做无用功,推不上山顶就宁愿砸烂石头。他憋着一股说不出的气:凭什么别人呼朋唤友、赚得盘满钵满,自己却得坐几年冷板凳?哪怕裘毕正给他送了大包的钞票,他都不理,神情里一半是倔强,一半是恶毒:要毁,就一起毁。
有的人,给点颜色就能蹦出四溅的火花;有的人,被憋憋屈屈地踩进泥里,干脆一头扎进烂泥巴,都不想回头。郭启东,就是后面这种。他没想要再搏一次、求一个机会,他要的是让大家“同归于尽”。
说多少次也没用,心早烂了。愤怒成了他唯一的燃料,说简单点,谁都别想过得好。与其说是仇恨,不如说是一种报复生活的变态自救。他心里那个自己早就死了。
有个场景挺怪的。那天他碰见裘毕正,老裘还是那个派头十足的大老板,气势汹汹质问偷税的事是不是郭启东捅的。实际上,他买着包子回来时背挺得笔直,和人对话,像是在力证清白,但半路上再没人,身子一下子就松了下来,微微佝偻。监狱的年头教人谨慎,也教人把忠诚和恐惧裹进一身。他不是怕,是本能地想避开。
裘毕正咄咄逼人,郭启东倒死不承认,把事说得堂而皇之,嘴里还带着点藐视:我要是真想搞你,绝不至于这么小儿科。气氛一下子变了,话里没明说,但明摆着是骂你傻。老裘哑口无言,估计心里憋闷得紧。
有些信任,其实是自己骗自己。裘毕正打算欠郭启东的感情债补一补,于是和秦方平搞合作,小恩小惠,总想多给点回报。不成想,这点“面子工程”人家根本不鸟你,一门心思玩狠的。
商场上最怕这一点——你觉得自己有情义,人家背后早打好算盘。郭启东和裘毕正,一个自恃机灵,一个假装讲义气,最后都摔了跟头。算计碰上情义,永远是“两败俱伤”。至于牵扯出来那帮兄弟,冯遇本来只想做缩头乌龟,也被拖下水;武建设火爆脾气,除了生气不会别的;许半夏那个临时“大哥”,最后不得不自己低头来劝。
许半夏是个冷面的人,打从最早和郭启东接触,就没几分好感,后来更是敬而远之。表面上大家都是过命的交情,实际上各怀鬼胎。郭启东嘴上不饶人,明里暗里拒绝和解,和半夏那点东西,不过是敌意加蔑视。
人常说“人心隔肚皮”,场上叫阵,台下算账,分分钟变脸。许半夏虽说愿意和郭启东坐下聊,也从不许什么承诺。她话里没留情面,说开始查账时就瞧不上他,哪来的感情债可还?工人出身的人有自己的傲骨,对那种坐不住、又升不了的主儿,天生就防着。特别是郭启东回头来求“借贷”,还敢要那么高的利息,看着废钢快赔了,就趁火打劫,想高价吃进来,一算账人品全写脸上了。
这里其实有点讽刺:别人都变成了大老板,他还在监狱里蹲过两次,还想趁机插一脚,分杯羹。
既然做不成朋友,郭启东干脆一把推翻台面,把这条大船连根掀掉。别人得不到的,他也不留给别人,全都玩完才痛快。许半夏跟他说:“你毁了大家,又能得到什么?裘毕正哪怕有错,也是待你不薄。”可郭启东心里,谁都不欠他,谁都欠他。人到了这份上,能有多少理呢?
人和人聚在牌桌上,能笑到最后的,从没几个是全然信义或全然算计的。裘毕正利用、抛弃、补偿过他,都有真心假意。可郭启东只认自己的委屈,谁帮过他、谁害过他,到了最后,全沦为可算计的筹码。
其实说到底,有关五个人的那一桩桩罪名,很多都在模糊地带里。政策变来变去,现在回头拉清单,不见得谁能彻底洗白。那会儿国家搞改革,企业怎么活命?注册空壳、挪帐、钻空子,没拖欠税就是万幸。往后重查,浪花全不干净,但也不是全都污了。每个人都在追赶着浪头走,等回头一查,谁敢说自己没湿鞋?
可郭启东这点厉害就在于,只看开头不要结尾。别人不让他上桌,他就砸了桌子。他把别人对他的拒绝,当成了全世界的恶意,把监狱生涯当作交易,忘了自己进得去也是自找的。
有句话讲“哀莫大于心死”,但心死之前,没人能保证不先做一次恶。郭启东回到社会后,也并非没有别的路,不是非要搭裘毕正这条船。可愿景破碎太快,他宁可一事无成,也不允许别人好过。
风水轮流转,谁都不会一直站在太阳底下。最新的消息,高会长也洗脱了嫌疑,案子还没结,或许结局又要变天。郭启东不管再怎么拼命,到头来极有可能两手空空。人生的事,就是这样——一步错,之后全在泥里打滚,谁也拉不出来。
你说,最终到底是谁的错?算计、薄情,还有那个说不清的命。厂房的烟囱早没了烟,家家户户还等着发工资。谁对谁错,到底该报应谁?没人比郭启东更明白,他毁掉的不止是朋友,也是自己。再多的仇恨和精明,终归换不了一个好梦。或许,这才是最叫人唏嘘的地方。
来源:综艺大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