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格格重回巅峰!与何健麒二搭《一见钟情》可预约,这剧要火?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09 14:30 1

摘要:《一见钟情》预约量20.6万,王格格和何健麒的二搭,到底是“复刻爆款”还是“收割情怀”?

《一见钟情》预约量20.6万,王格格和何健麒的二搭,到底是“复刻爆款”还是“收割情怀”?

20.6万预约,这不是一个小数字。

短剧市场平均单部首日预约量在3万到5万之间,超过10万的,基本已经锁定了平台S级资源。

王格格这次回归,带着《一见钟情》冲进来,预约量直接翻倍,靠的不仅是她和何健麒的“老粉”,而是平台在背后用数据算出来的“CP复购率”。

平台为什么要押注这对组合?

因为《深情诱引》的完播率是78%,弹幕互动率是全站平均的2.3倍,粉丝在二创剪辑上的投入量也远高于其他短剧。

换句话说,他们不是“演得好”,是“观众愿意为他们花时间”。

所以这一次的《一见钟情》,平台在官宣前就已经把剧本递到了王格格手里,不是“她来试镜”,是“剧在等她点头”。

王格格这几年剧少,不是没人找,是她挑得太狠。

她上一部主演的短剧还是2023年初的《她不会回头》,那部剧因为剧本问题中途换人,王格格直接停工。

她不缺流量,缺的是“能让她站稳的角色”。

这次接《一见钟情》,是因为剧本里女主人公有一段“婚姻冷静期”的设定,正好和她当年在《深情诱引》里没演完的“情感断层”呼应上了。

她不是在演新剧,是在补旧债。

何健麒这边,数据更直接。

他2024年主演的三部短剧,两部冲上热搜,一部因题材问题被下架,但下架前的播放量已经超过8000万。

他不是“流量小生”,是“平台保底”。

平台给他定的标准是:只要他不塌房,就能带剧。

所以他这次和王格格二搭,其实是平台在用他“稳”的性格,去托住王格格“锋利”的表演。

剧还没播,平台已经把预告片剪了三个版本,分别投放给“CP党”“现实题材党”和“婚姻焦虑党”。

这不是普通宣传,是精准投喂。

因为短剧市场的观众越来越像“被算法养大的孩子”,你不投其所好,他们就划走。

平台不怕剧烂,怕的是观众不看。

所以《一见钟情》现在的高预约量,本质上是“平台用过去的数据,买了一个未来的观众”。

但这也是风险所在。

观众不是2022年的观众了。

那时候短剧刚起势,大家看什么都是新鲜的。

现在一部剧如果还在用“甜宠+误会+和好”的三段式,观众会直接点退出。

王格格和何健麒的“默契”如果不能在剧情里升级,就会变成“套路”。

平台现在押的是他们“还能再戳一次人心”,但如果戳错了位置,观众不会骂,只会沉默地取消预约。

更关键的是,这部剧的编剧是第一次写短剧,之前是写网文的,节奏控制靠的是“章章留钩子”,不是“场场有细节”。

王格格在片场已经改了三场戏的台词,理由是“太像段子,不像人说的话”。

这不是她挑剔,是她知道观众现在已经能分辨“剧情服务人设”还是“人设服从流量”。

所以《一见钟情》能不能火,不在于它是不是“二搭”,而在于它敢不敢让这对CP“吵一次真的架”。

不是靠误会升级,而是靠价值观碰撞。

不是靠“我爱你”收场,而是靠“我还能不能爱你”留下悬念。

观众不是要看他们再谈一次恋爱,是要看他们在婚姻里还能不能继续走下去。

这部剧的成败,其实不在王格格,也不在何健麒,而在平台敢不敢让“甜宠”两个字流血。

如果它不敢,那20.6万预约就只是“情怀税”。

如果它敢,那这部剧就是短剧市场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成人童话”。

你觉得他们是真的想讲好一个故事,还是只想再赚一次CP钱?

来源:小流看电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