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队》大结局:汤德远报仇成功,田小贵自尽背后让人泪崩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9-09 12:57 2

摘要:从嘎伢子被川野残忍杀害的那一刻起,汤德远的心就死了一半。他从一个只想守着妻儿的小人物,彻底被推上了抗日的最前线。

在《归队》收官的剧情里,最让观众提气的,就是汤德远终于报仇了。

从嘎伢子被川野残忍杀害的那一刻起,汤德远的心就死了一半。他从一个只想守着妻儿的小人物,彻底被推上了抗日的最前线。

彩凤的悲痛,老山东的托付,鲁长山的断后,接连的血债让他再也没有退路。

很多人以为他会被仇恨冲昏头脑,拿枪就冲向敌人,可汤德远比谁都清楚,仇要报,但更要讲究方式。死不难,难的是带着兄弟的使命活着。

于是我们看到大结局里,他忍辱潜伏在肖铁林身边,表面是心腹下属,实则等待时机。川野算计别人算惯了,却没想到汤德远沉得住气。最终他利用情报和机会,活捉肖铁林,炸毁军火库,把川野推入必死之境。

那一刻,他终于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牺牲的兄弟:这场血债,报了。

可就在观众为汤德远大快人心的复仇热血沸腾的时候,另一幕却狠狠揪住了心窝——田小贵的自尽。

说到田小贵,整部剧看下来,那真是一个让人心疼到极点的人物。年纪小,曾是小队的王牌枪手,结果因为被俘,生生被日寇折磨成了一个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残躯。

手被废,腿被打断,精神被药物反复侵蚀。他不是没有挣扎过,可每当毒瘾发作,他就痛不欲生。更可怕的是,敌人让他成为间谍,逼着他出卖兄弟。

明明心里还有抗联小队,可身体却不受自己控制,这种煎熬,比死更痛。

所以在大结局最后,田小贵并没有选择活着。他清楚,就算浴火成功反杀川野,他也无法回到正常人的轨迹。对他来说,只有死,才是解脱,也是对兄弟唯一的交代。

很多观众看得揪心:小贵为什么要自尽?他既然已经成功反杀川野,难道不能好好活下去,跟队伍重建新生吗?

真相其实很残酷。

第一,他的身体已经彻底毁掉,残疾加药物后遗症,让他几乎不可能在和平年代过上正常生活。

第二,他曾被敌人控制、出卖过兄弟,这是他心底永远的伤,他没有办法原谅自己。

第三,他知道,一旦自己继续活下去,可能会成为队伍的累赘,甚至有人依然会怀疑他。

所以,他选择自尽,是为了在最后一次站到兄弟们身边。不是拖累,不是负担,而是一个和川野同归于尽的抗联战士。

他的死,才是他最大的归队。

这一幕形成了强烈的对照:同样经历至惨之事,汤德远选择活下去,背负兄弟的使命,靠复仇赢回尊严;田小贵选择死,干干净净地把自己焚烧在最后一次的反击里。

一个活,一个死。一个选择忍辱负重,一个选择解脱自尽。

可这两种方式,本质上没有高下之分。因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了队伍,为了归队。

老山东希望的是全员归队,现实中不可能每个人都活着走到终点,那就只能有人带着使命去活,另一些人用生命把尊严保留下来。

汤德远和田小贵,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宿命,正好补全了《归队》这部剧最后的厚重。

田小贵自尽的那一刻,无数观众眼泪止不住往下掉。因为我们知道,这个孩子用尽了一生的力气在和命运抗争。

他不是英雄式的完美,他有过摇摆、有过背叛、有过崩溃。但正因为如此,他的牺牲才显得格外真实。

观众哭,不仅是为他而哭,也是为这支小队而哭。

兰花儿抱着孩子投江,老山东中弹赴死,鲁长山断后殉职,田小贵自尽解脱。活下来的高云虎、汤德远、万福庆,不是因为他们更伟大,而是因为有人用死,为他们铺好了活下去的路。

汤德远最终报仇成功,也带着小队打下了辉煌战果。可这场胜利,背后是多少人的血?

嘎伢子死去,彩凤被痛失孩子的伤痕折磨;兰花儿冰冷的背影刻在河水里;鲁长山的最后一声嘶吼在战火中回荡;老山东流着血喊着“带队归队”;田小贵扣下扳机后,选择了自尽。

剧终时,我们确实看到了胜利,但这是三死三生后的残酷换取。

这也是编剧要传递的现实:抗战年代的胜利,不可能是整齐欢腾的大团圆,而是真真实实的血换来的。

《归队》大结局,给了观众一个极其沉重的收尾。

汤德远用计谋和冷静,完成了报仇与潜伏任务,把自己的身份彻底和队伍绑在一起——他的归队,是为了让未来有人看得见胜利。

而田小贵,用血和生命,选择了自尽,把自己最后的尊严牢牢守住。他的归队,是为了不拖累兄弟,与敌人同归于尽。

一个活,一个死,但他们都没让老山东的叮嘱白费,都让归队这两个字,刻在了寒风和热血里。

观众泪崩的不是复仇的痛快,而是明白:胜利背后,每一个倒下的人,都是英雄。

来源:影探阿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