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鹿城血夜,将军府侍女巧儿被当众斩首,头颅滚到太子脚边,那一刻所有看戏的人脊背发凉。
鹿城血夜,将军府侍女巧儿被当众斩首,头颅滚到太子脚边,那一刻所有看戏的人脊背发凉。
这不是普通的宫廷内斗,是励王苏沐励亲手点燃的导火索。
他以为砍掉一个小丫头就能吓退太子党,结果把四个最不该惹的人彻底逼到对立面。
巧儿死前最后一句话是告诉晋安:别管我,带黎霜走。
这个从小在将军府长大的姑娘,用命换回了晋安和黎霜的突围机会。
现场老兵后来回忆,晋安当时眼睛血红,徒手劈断三把钢刀。
晋安的真实身份比传闻更惊人。
最新查到的旧档显示,他曾是先帝暗卫首领,因拒绝参与毒害太子被灭口未遂。
这次出山本为报恩,巧儿的死让他彻底撕掉伪装,三天内血洗励王三个暗桩。
黎霜的反应更直接。
她连夜联络了边疆十八处烽火台,把原本用于防外敌的狼烟改成了内乱信号。
这些烽火台掌控着太晋七成粮草运输,一旦停摆,鹿城三天就断粮。
最沉默的反击来自太子苏沐扬。
他拖着残腿在勤政殿外跪了整晚,手里攥着巧儿染血的帕子。
天亮时,二十三位老臣集体告病,六部堂官突然集体失忆,连皇帝最信任的御林军统领也崴了脚。
励王这时候才发现,他动的不只是四个人,是整张权力网。
巧儿背后是将军府三代积累的人情债,晋安握着先帝留给太子的最后底牌,黎霜掌控着军队钱粮,而太子本人,是天下读书人心里的正统。
现在鹿城街头开始出现奇怪的童谣,唱的是瘸腿太子和独臂侍卫的故事。
茶馆的说书人添油加醋,把巧儿说成是护国仙女。
更诡异的是,励王派去抓人的官兵,总在半路被百姓用各种理由拦下。
最致命的是粮道。
黎霜的人混在运粮队里,今天丢两袋米,明天坏一辆车。
鹿城米价三天翻了三倍,连励王府的厨子都开始偷偷藏粮食。
有个老兵在酒肆喝醉后说:当年将军府救过他全家的命,现在轮到他报恩了。
苏沐励终于慌了。
他连夜进宫想请皇帝下旨镇压,却发现龙案上摆着十八年前太子坠马的密档。
那份按了血手印的文书,足够让他死十次。
而递折子的人,正是他以为已经吓破胆的残废太子。
现在整个局面像拉满的弓。
晋安在暗处磨刀,黎霜在明处掐粮,太子在宫里下棋,每颗棋子都落在励王的要害。
最讽刺的是,当初他们本可以相安无事,是励王亲手把四个最危险的人绑到了同一条船上。
这场戏才刚开始。巧儿的血已经变成火种,烧掉了励王最后的退路。
来源:海上望归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