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得不说,周末看剧的心境,总比平日多了几分从容 —— 没有工作邮件的催促,没有会议日程的压迫,能静下心来跟着剧情走,也更容易在角色的故事里,照见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也习惯在周末通过看剧梳理心情,不妨在评论区和茶叔聊聊,你最近又在哪个故事里找到了共鸣?
👆职场人的小茶馆👆关注我,加★星标★
发布 | 职场人的小茶馆(ID: self-see)
作者 |茶叔
各位“职场人的小茶馆”的老朋友们,我是茶叔。
周末本是放松的时光,有人选择外出踏青,有人偏爱在家补觉,而我,却在这样一个悠闲的午后,重刷了许冠文的《一路顺风》。
(PS:昨天的文章没发成功。)
不得不说,周末看剧的心境,总比平日多了几分从容 —— 没有工作邮件的催促,没有会议日程的压迫,能静下心来跟着剧情走,也更容易在角色的故事里,照见自己的生活。如果你也习惯在周末通过看剧梳理心情,不妨在评论区和茶叔聊聊,你最近又在哪个故事里找到了共鸣?
电影里,许冠文饰演的出租车司机阿满,每天握着方向盘穿梭在城市的车流中,那方向盘不仅是他谋生的工具,更像是他对抗生活琐碎的 “武器”。
阿满很懂怎么拉客,看到纳豆站在路边等车,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个老实人,便主动上前搭话。他缠着纳豆说尽好话,一口一个 “老板” 地称呼,生怕对方被旁边的新车抢走。见有新车靠近,他还立刻倒车挡住去路,最后又主动降了点价,用 “聊得来” 的诚意打动了纳豆,让这个老实人坐上了自己的破车。
可当纳豆随口提了句 “这车有点旧”,阿满立刻沉了脸,不许他这么说 —— 这辆车对他来说意义非凡,是他在生活里唯一能牢牢抓住的东西,容不得半点轻视。
纳豆坐上车没多久就喊热,让阿满开空调。阿满却没动,反而絮絮叨叨教育起他:“现在的年轻人一点苦都受不了,我们那时候哪有什么空调?” 末了还反复强调:“年轻人要记住,过日子得有三个重要条件,就是吃苦、吃苦、再吃苦。”
这话听着像长辈的唠叨,可藏着阿满半辈子的心酸 —— 他就是靠这样 “吃苦” 过来的,也只能把这份 “经验” 传给比自己年轻的人。
纳豆的故事,其实也藏着太多普通人的无奈。
他之前一直找不到工作,像样的岗位要么要高学历,要么要大厂经验,可他两样都没有。后来在报纸上看到招送货员的信息,没要求、不用面试,他立刻就去了,这是他的第一份正经工作,也是他能抓住的唯一机会。
看到这里,茶叔心里挺不是滋味 —— 那些家境普通、没什么学历的年轻人,刚踏入社会时往往没什么选择,稍有不慎就可能走偏。就像职场里,有些刚毕业的年轻人为了生存,只能去做没保障的临时工作,很容易在迷茫中踩坑。
这也提醒我们,不管是自己还是身边的年轻人,选工作时一定要多留意风险,别为了急着赚钱忽略了保障。
剧情往后走,阿满和纳豆意外卷入黑帮纠纷,还被坏人塞进了奔驰车的后备箱。
黑暗里,阿满反倒叹了口气:“活了大半辈子,还是第一次坐奔驰,就是太安静了。” 这话里藏着多少自嘲 —— 平日里开着破出租车奔波,连坐一次好车的机会都没有,偏偏是在被胁迫的时候,才体验到 “豪车” 的滋味。这种荒诞的巧合,像极了我们在职场中遇到的意外:有时候拼尽全力想争取的机会没得到,反倒在不经意的困境里,撞见了不一样的境遇。
后来纳豆受了伤,阿满带着他去看病,最后找到一家叫 “二殡诊所” 的地方。
这家诊所并非正规医院,更像是为社会边缘人群或有特殊情况(比如不愿暴露身份的人)提供简易治疗的场所,环境简陋、医疗条件有限,和那些装修精致、服务高端的 “一等诊所” 没法比。
可即便这样,这里的药费也不便宜。当纳豆忍不住说 “太贵了”,兽医出身的医生却冷冷回了句:“人家一条狗的医药费都比这贵,你这算什么?” 这句话像根刺,扎得人心里发疼 —— 在现实里,多少普通人怕生病,不是怕疼,是怕付不起医药费;多少职场中年人不敢请假,不是不累,是怕少赚一天钱,就扛不住家里的开销。
电影里最扎心的,还是阿满的生日。
原本一家人说好去吃小笼包,阿满先把家人送到店门口,自己又开车绕了好远找免费车位。等他气喘吁吁跑回来,远远看见家人还在排队,心里还偷偷庆幸 “幸好没等太久”,可走近了才听见妻子不耐烦地说:“我们都吃完了,等你半天也不来,总不能饿着孩子。”
没有人生日快乐,没有给他留的小笼包,甚至没人问一句 “你累不累”。更让他寒心的是,妻子接着说:“不用,我们叫计程车就好了” 。他天天开着计程车赚辛苦钱,撑起这个家,可在妻子眼里,他的职业却像个 “麻烦”,连生日这天,都没人愿意等他一起吃顿饭。
不过,电影的结局还是给了人一点温暖。
纳豆没有走,他晚上悄悄“找”了辆车,把要送的货送到地方,又带着钱和排队新买的小笼包,骑着摩托车找到阿满。两个疲惫的人坐在路边,就着小笼包,纳豆轻声说了句 “生日快乐”。那一刻,阿满眼里的失落好像少了点,多了点被惦记的暖意。
一路顺风是一个祝福,也是一种期待。但是一条长长的人生路,哪有可能顺风到底,常常转个弯,风向就变了。这支片子是希望在人生短短的一条路上,能重拾我们遗忘的风景,或是拾回一点点,我们身为人曾经拥有的情感。
重刷完这部电影,茶叔想结合职场和中年生活,跟大家聊几句实在的。
先说风险提示。
对职场人来说,别像纳豆当初找工作那样 “病急乱投医”,没要求、不面试的工作往往藏着坑,要么没社保,要么有法律风险,选工作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别为了眼前的安稳忽略长远保障;对中年人来说,别像阿满那样 “硬扛”,身体是本钱,长期熬夜、省吃俭用,看似 “省钱”,实则是在透支健康,真病倒了,不仅自己遭罪,还会拖垮整个家。
再说说建议。
第一,身体要顾好。
不管工作多忙,每天抽半小时运动,按时吃饭、少熬夜。职场里拼到最后,比的不是谁加班多,而是谁能长期稳定地输出;生活里过到最后,比的不是谁赚得多,而是谁能陪着家人走得更远。
第二,心态别绷太松,也别太紧。
像阿满那样 “能吃苦” 是好事,但也别把 “吃苦” 当全部,偶尔也给自己放个假,周末看看剧、和朋友聊聊天,别让压力把自己压垮;职场中遇到挫折别钻牛角尖,有时候换个角度想,“没做成的项目” 或许是在提醒你 “能力还需要提升”,“被误解的沟通” 或许是在教你 “要更懂表达”。
第三,家庭要多沟通。
阿满的委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 “不说”,他没告诉家人 “找免费车位有多累”,家人也没告诉他 “等他的时候有多急”。中年夫妻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别总想着 “他应该懂”,多说说自己的想法,多问问对方的感受,别让 “爱” 变成 “理所当然的忽略”。
第四,别丢了自己的 “小坚持”。
阿满把破车当宝贝,是因为那是他的 “精神支柱”;我们在职场和生活里,也该有个 “小坚持”—— 可能是每天读半小时书,可能是周末去公园散散步,哪怕只是偶尔和老朋友喝杯茶。这些看似 “无用” 的小事,能帮我们在忙碌里守住自己,不至于弄丢初心。
许冠文的《一路顺风》充满了对市井人生的细腻观察与黑色幽默,茶叔从电影中再次梳理出更多值得回味的台词,与老朋友们分享:
▎路是弯的,理是直的。再绕的路,直着开也能到家。— 阿满(许冠文 饰)
哪怕人生绕远路,只要心里清楚,总能走到你要去的地方。
▎别人看你开什么车,我看你怎样开车。— 黑帮大佬
表面光鲜不如实在靠谱。人怎么活,比活成什么样更重要。
▎人嘛,睡一张床吃一碗饭,何必计较那么多?—— 阿满
话简单,理不简单。中年之后,越发懂得“放下”二字有多难,也多可贵。
▎日子再难,笑一笑也就过去了。— 纳豆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豁达。有时候苦笑也是一种勇气。
▎我不是要你谢我,我要你记得:人帮人,不是生意。— 阿满
他在车上帮人,从没算计回报。善良不是交易,而是一种选择。
▎你看那些开新车的,笑得大声;我开旧车,也不代表我过得小声。— 阿满
有没有钱,和有没有尊严,是两回事。
▎白天我躲太阳,晚上太阳躲我——这个世界,总有一个地方让我跑。— 阿满
再边缘的人,也总有属于自己的角落和时间。
▎他们叫我大佬,我却连沙发塑料膜都舍不得拆。— 黑帮大佬
外表再凶悍,内里也不过是个会过日子、怕弄脏沙发的普通人。
▎你送的不是货,你送的是别人的盼望。— 阿满对纳豆说
再小的事,认真做,就是在承担一份责任。
▎车破,灯还亮;人累,心还要明。— 阿满
外在可以旧,可以累,但心里那盏灯不能灭。
▎我开车二十几年,没撞过人,也没被人撞——你说这是运气,还是技术?— 阿满
人生很多事,说不清是侥幸还是努力。但能平安走下去,就值得感恩。
▎生日快乐不重要,重要的是,谁还记得你不快乐。— 纳豆最后对阿满说
真正打动人的,从来不是仪式,而是被看见的脆弱。
▎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可活着的时候,没它又不行。
▎年轻人要记住,过日子得有三个重要条件,就是吃苦、吃苦、再吃苦。
▎在台湾,我有一个家,有老婆有孩子,不知道为什么,我觉得我拥有的东西就越来越少了,我现在唯一肯定拥有的,就只有这部车,虽然旧了一点,老了一点,白天人家不会招手的,但没关系,我可以晚上开,他们看不到什么,只看到两个车头灯,看不到是破车来的,等到他们招手以后,就没问题咯,他们一定上来的,因为不好意思嘛,其实人生下来本来就没有带什么东西来的,我觉得现在我能拥有这部车,已经算是很幸福的咯。
▎我还年轻,有一个想法,不如到外面的世界看看咯,后来跑了几个地方,最后到了台湾,糊里糊涂的就待下来了,后来一年一年的过去了,碰到现在的老婆,也结婚,也生了孩子,莫名其妙的已经过了那么多年,不知道怎么过的,现在真的没有什么想法,可以开一年就一年,可以开一天就一天。
这些台词之所以值得回味,不是因为它们多优美,而是太真实。
许冠文把一个普通司机的苦与乐、卑微与尊严、失望与盼望,都融进了这些看似随口而出的对白里。
如果你也曾被某句台词打动,或者哪一句让你想起自己生活中的某个片段——
欢迎来 “职场人的小茶馆” 留言区
喝杯茶,说说话。
来源:乍记